你為什麼喜歡《冰與火之歌》?

liu_uil


其實國內很多人知道《冰與火之歌》還是從其改編電視劇《權力的遊戲》開始的,估計這段時間買會員追劇的人不少吧?《冰與火之歌》是美國作家喬治.馬丁所著的一部奇幻小說,虛構和描述了在中世紀世界裡發生的一系列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那麼,為什麼這部小說能夠被大家喜愛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四點:

1.作者的精雕細琢。這部小說的首卷是在1996年出版的,距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了。據說作者的更新速度還不如電視劇製作速度,在一度被“催更”的情況下,作者喬治.馬丁仍然堅持“慢工出細活”,不肯為了趕進度而犧牲作品質量。這種文學“工匠精神”值得欽佩。

2.宏大的歷史背景。小說共涉及9大家族、7大王國和異鬼、野人、無垢者、守夜人等多種種族和職業,描繪了一個各方勢力合縱連橫不斷爭鬥的中世紀世界。我們看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儘管製作已經十分精良的,仍然難以將此完美的呈現出來。這方面跟《魔戒》三部曲有異曲同工之處,雖然表現的也很好了,但總給人以意猶未盡之感。

3.鮮活的人物設定。小說裡塑造的人物之多也堪稱一絕,但是卻沒有把各個人物簡單的臉譜化處理,而是充分體現了人性的複雜與掙扎,給讀者或者觀眾以更多的思考。比如提利昂.蘭尼斯特素有“小惡魔”之稱,但他卻擅長謀略且同情弱者;席恩.葛雷喬伊雖然一度背叛了史塔克家族卻最終逐漸找回了自己;一向只為金錢服務的波隆爵士在種種經歷之後變得有了一絲俠義之氣。這些性格糾結而又豐富的角色,不僅讓讀者和觀眾又愛又恨,也契合人性複雜這一現實。

4.跌宕的劇情發展。這是一部幾乎沒有主角光環的作品,今天這個角色眼看就要走上人生巔峰卻很有可能在下一秒就被幹脆利落一刀掛掉,而昨天還蹲在犄角旮旯的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又突然會成為一方重要勢力影響故事走向。就像那句話一樣,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下一顆巧克力是什麼味道的,詭異莫測的情節發展和無法預測的故事結局,這也是吸引讀者和觀眾的重要原因之一。

哦,還有,我喜歡小惡魔和彌桑黛,大家呢?






圍觀經濟學


我喜歡冰與火之歌,完全是因為其世界觀。

我是個設定控,十分喜歡龐大的設定。

一個作家,像神一樣構築了一個豐滿的世界,在我眼裡簡直是最輝煌的創作!美極了。

納尼亞傳奇和哈利波特的世界觀有些略小,魔獸世界的世界觀因為遊戲的限制不停地吃劇本導致嚴謹性下降。



克蘇魯世界觀沒有一個統一的主線故事真正串聯起來,SCP和九州這樣的共創共享的虛擬世界觀因為創作者的不同也會發生衝突。


相比之下我覺得冰與火之歌和時光之輪的世界觀十分宏大,雖然我覺得最偉大的架空世界是托爾金的精靈寶鑽到魔戒霍比特人等。


可惜托爾金寫的具體故事並不多,他是個設定控,忙於構築中土世界的歷史,留下的草稿多是設定,出版後又加上了他兒子的一些主觀想法,很難讓這個偉大的中土世界盡善盡美。


而冰與火之歌取材於英國故事,整個維斯特洛大陸就是英國地圖的倒影,還融合了古歐洲的各種文化,五王之戰取材於玫瑰戰爭,龍石島親王像是威爾士親王,哈德良長城類比於絕境長城,在東方的大陸甚至有草原人和中國人,再加上是一個有魔法和龍的世界,設定細膩,在情節設置上也十分合理,在故事性中加載了許多歷史的突然性和沉重感,這是很多年輕人寫的奇幻世界所沒有的。

雖然脫離了原著,還是很期待明年第八季的大結局,還很期待HBO準備製作的五部冰與火之歌衍生劇。


歷史區的哈士奇


本週,喬治R.R.馬丁終於在個人網站上為讀者們帶來了關於《冰與火之歌》第六卷--《凜冬的寒風》的消息。不過看起來也不是個什麼好消息,據其披露,《寒風》將起碼要等到關於塔格利安家族歷史的書--《血火同源(Fire & Blood)》首卷出版之後才會到來。

那麼《血火同源》什麼時候來呢?馬丁僅回應稱--“第一卷很快就能完成。但第二卷還沒有開始。”

還有一位粉絲非常大膽地提問,該系列對《寒風》有什麼意義。令人意外的是,馬丁真的回答了--“《血火同源》將有兩卷,第一卷在(《凜冬的寒風》)前面,第二卷在(《凜冬的寒風》)後面。”不過他並沒有透露更多的細節。

當第一卷問世之後,維斯特洛的忠實粉絲將會從中找到許多熟悉的內容,因為裡邊大部分內容是馬丁當初為《冰與火世界(The World of Ice & Fire)》創作的內容。《冰與火世界》是馬丁在2014年出版的一本關於維斯特洛大陸歷史的書。

另外,馬丁還指出,《血火同源》還將帶來一些對現有內容的擴充以及新的內容。

馬丁一直對《凜冬的寒風》的進展守口如瓶,但他駁回了《春曉的夢想》(《凜冬的寒風》的下一卷,即該系列的終結篇)後邊還將會有第八卷的傳聞。

由《冰與火之歌》改編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最後一季則將在明年迴歸。


teikaei2cnBeta


個人是一個極其“男權”主義者,對於塑造了經典角色的影視劇十分喜愛,喜歡上《冰與火之歌》也是這個原因。

整個七季,出現了很多經典的角色,且每一個都很獨特。他們性格各異,嗜好不同,信仰不同,命運多舛。《冰與火之歌》更像是喬治馬丁手下的無常書,角色不停的死去,且是毫無徵兆的死去,這樣“草菅人命”其實更加重了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醜惡。

一、雪諾。

正如國內的宮鬥戲中常會有庶出受到鄙視的情節。《冰與火之歌》的主角就是一位“庶出”,姓雪諾。同時也有另外一位也是私生子,但是兩人卻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據很多文章分析,雪諾身上有著“美國夢”,當時來到美洲大陸的人,美國人的始祖都是一些清教徒、貧困的人他們沒有英倫的高貴血統,卻通過自身的努力迎來了美國的輝煌。

二、史達克。

英雄的史詩往往一開始是描寫英雄美好的日常,《冰與火之歌》也是如此,史塔克家族遠離權利中心,屈居北鏡,一家人享受著幸福。“有一天 ”昔日戰友當今的國王來訪,為了曾經的友誼和職責他隻身前往君臨,他本以為即將到來的是正義、人民的頌歌,沒曾想也就此拉開了這個家族悲劇的一幕。臨近死刑,他還被誆騙使得自己聲名狼籍,如此現實的敘事方式更增加了 故事的悲情色彩。

三、詹姆。

想必很多人在第七季被詹姆的這張照片轉路為粉了。

弒君者詹姆出身高貴,視為凱巖城的繼承者,但他卻被瘋王招致身邊,最後為了家族殺死瘋王自己成了天下人唾棄的“弒君者”。他英俊瀟灑受眾人仰慕,卻和自己的姐姐糾纏不清,作為騎士他失去了手臂,作為父親他失去了子女。


電影記憶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