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亡明朝天下的是左良玉?

豫有得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可以視為扯淡話題。當然,如果通過細節歷史來看,也可以視為有那麼一點原因。

為啥這樣說呢,接下來宋安之具體來說說。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兵臨北京之際,崇禎帝號召天下勤王,點名了幾位將領,其中就有左良玉。

病急亂投醫的崇禎帝為了使左良玉及時出兵,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伯,並且還給了他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大印,最關鍵的是許諾勤王之後,他們父子可以世代鎮守武昌。

結果是擁兵自重的左良玉並沒有及時勤王,磨磨蹭蹭的擬定了一份出兵計劃交了上去,結果奏疏交上還沒有得到朝廷的回覆,北京就被李自成攻破了,明朝因此就亡了。

從這點來說左良玉是見死不救,不過就事論事來說,就算左良玉老老實實的發兵,距離太遠,一時半會也過不去啊,依舊是那個結局。

而左良玉第二次影響的是南明弘光政權。

弘光政權建立以後,左良玉以清君側的名義東去要進攻弘光政權,結果死在半路上,雖然這樣避免了內亂。

但左良玉這麼一死,兒子左夢庚還小,壓根主不了什麼事,幾十萬大軍沒有主心骨,清軍南下以後,乾脆降清了。

這幾十萬大軍一降清,帶來的反應可是很恐怖的,使南明人心渙散,開了望風而降的先例,也是南明弘光政權被如此之快擊破的原因之一。

所以說以左良玉這兩次表現來看,的確跟明朝亡天下有那麼點關係。當然宋安之並非認為這個觀點是對的,而是分析完這個觀點以後,再說說這個觀點的錯誤之處。

首先明朝的滅亡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並非是一個人乃至一群人的原因,而是一個龐大王朝歷經二百多年發展之下的必然結果,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氣數已盡了,所以這個觀點是錯誤,不能都怪到左良玉頭上的。


宋安之


為明朝滅亡背鍋的人很多,明朝皇帝當中背鍋的就有萬曆帝天啟帝等,甚至有人怪到朱元璋朱棣那裡,其實導致明朝滅亡的直接責任人就是崇禎帝朱由檢。

崇禎帝雖然個人品德不錯,兢兢業業節儉自律不好女色,但崇禎帝剛愎自用多疑殘暴,自毀長城冤殺了抗金頭號名將民族英雄袁崇煥,讓明朝將領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投降後金暨滿清的明朝將領層出不窮,另外,崇禎帝除掉魏忠賢以後,劫貧濟富導致農民起義也是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可以說崇禎帝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還有人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歸咎於民族英雄袁崇煥,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事實上,毛文龍被殺以後皮島仍然在明朝手中,仍然對滿清有牽制作用,一直到1637年滿清才殺害明朝將領沈世魁攻佔皮島 。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投降後金是在1633年,而袁崇煥被冤殺在1630年,顯而易見與毛文龍被殺無關。

還有人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歸咎於李自成。這真是匪夷所思,李自成作為大順義軍領袖造反明朝,他推翻明朝不是理所當然嗎?這些人為什麼不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歸咎於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難道是寧與友邦不與家奴嗎?努爾哈赤當初不也是明朝的家奴嗎?

至於把明朝滅亡的責任歸咎於左良玉也是奇談怪論,左良玉雖然號稱擁有八十萬大軍,但左良玉是李自成的手下敗將,朱仙鎮大戰遇到李自成不戰而逃,左良玉就是救援北京也不是李自成的對手只能去送死,何況袁崇煥救援北京打退後金卻被崇禎帝恩將仇報千刀萬剮傳首九邊的前車之鑑,誰敢去救北京救崇禎帝?

當然,對南明弘光政權滅亡,左良玉是有一定責任的,作為擁有八十萬大軍的明朝將領,左良玉不去抗擊滿清,反而以清君側的名義打內戰,導致弘光政權四分五裂,被滿清軍隊長驅直入趁虛而入。

綜上所述,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應該是自毀長城的崇禎帝朱由檢,其次是引狼入室為虎作倀的大漢奸吳三桂洪承疇等,吳三桂親自殺害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永曆帝全家幾百人,是滅亡南明的罪魁禍首。


厚德載物49847


學過唯物辯證法的人都知道,任何事情的結果主要原因在事物內部,外因只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用現在的話來說,明亡在崇禎及其之前的幾代皇帝身上,不要推卸自己的責任。如果他們幾代勵精圖治,李自成和張獻忠根本沒有機會冒險,皇太極也沒可能進關。

再說,如果崇禎有雄才大略,憑藉十幾年的時間,舉國之力,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扭轉局面,可結果證明他沒這個實力,先後錯殺棟樑,責不清,權不受,功不賞,表面勤政,實際上顛三倒四,昏頭昏腦亂作為,還不如學萬曆去吃喝玩樂讓首輔大臣做事,也不至於搞得人心渙散。

所以,如果怪左良玉,還不如怪李自成和張獻忠等人的起義,與及滿清幾代的侵略,這樣看顯然有失合理!


zejin360com


這個說法不成立,也很可笑。左良玉為明未一大將,以鎮壓農民起義為主要任務,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勝多敗少。把李自成打得進了深山躲藏,打的張獻忠招了安。

後來李自成乘著亂勁,又從深山老林殺出來。張獻忠也殺了當地官員又造起了反來。結果東林黨人胡鼓譟,說左良玉為擁兵自重,為顯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故意不消滅李自成、張獻忠,而是在後面哄鴨子了事。

此說法很惡毒,大明武將一直地位低,朝庭不信任,文官也可隨時隨地的欺負。打仗時隨時有欽差大臣監視。借他個膽也不敢在養虎為患的同時,也養自己,以避免自己被兔死狗烹的悲劇。

我告訴你這個沒有,真的沒有。左良玉打仗很厲害,但他要聽命於崇禎皇帝,要受制於地方督撫的節制,還要受朝庭欽差的監視。他真的是左右為難,在戰場上放不開。打了勝仗受猜忌,打了敗仗受懲罰。把大明滅亡的屎盆子住左良玉的頭上扣,不地道,也太抬舉左大將軍了。讓左良玉為大明滅亡當背禍俠,豈不是生意不好怪櫃檯


書華36


明亡於三個人:李闖王、洪承疇、吳三桂


民族之捍衛者


明朝亡於社會精英,這些士大夫階層的社會精英挖垮了明朝的牆角。社會精英們的貪得無厭,沒有愛國之心卻把持著社會主導地位,明朝的罪人就是士大夫階層。


進門邁左腳


這個問題不成立。


冰峰2018018


當你知道內外因辯證法,又熟知明末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明亡於左良玉多麼可笑!明亡於路上的乞丐,會不會比這個問題更好玩!


暮雨城1


明亡於崇禎,感覺明朝就好象是崇禎想盡辦法挖空心思送給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