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是什麼時候種植的?種植茶葉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農友君


我是世界上第一大產茶國,在全國20多個省份,1000多個縣市都有種植。因為氣候溫度光照水分土壤以及地形環境等要素的不同,種植的時間有一定的差別。



茶葉種植的時間

茶葉種植分為無性繁殖扦插和種子繁殖兩種,另外還有嫁接栽種的方法。其中種子繁殖又分為種子直播和種子育苗。

在茶葉種植時間上,根據我國四大茶區的氣候特徵與地形地貌,水分,溫度,土壤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別。

一般來說在長江中下游區,尤其是江南茶區,大多選擇在秋天10月份到11月份和早春2~3月份栽種。


江北茶區稍微推遲,因為天氣比較寒冷,一般在3~4月份或5月份都可以。

西南茶區中的四川,貴州一帶種植時間要早一點。在雲南部分地區種植要推遲到6~7月份。

華南地區天氣比較炎熱,水分充足,在種植時間上可選擇的範圍比較大。在海南島等茶區要到7~8月份種植比較好。

茶葉種植技術要點

第一,地形地勢選擇要適合。茶葉儘量在緩坡地帶或高山向陽坡以及平地窪地種植。坡度太陡的話,大於15度以上,要修建梯級,如果超過25度以上,儘量不要種植,以免造成水土流失。

第二,茶園基礎建設要做好。在種植之前要進行茶園的深耕,除草,清理雜石雜草等。施用足量的有機肥底肥。如果是水田改植的話,還要提前進行翻土晾曬,排除多餘水分。同時要加強水利道路防護林等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茶苗扦插時要及時。除了種子直播以外,對於育苗扦插的茶園,在茶苗移栽時,一定要及時,如果時間長,要儘量裹泥漿保活。時間在當天進行最好,一般不超過2天為宜。

第四,扦插移栽有技巧。要根據茶苗的根系深度來開挖種植溝。一般在10~15釐米左右。栽種時要保證根系舒展自然,儘量不要傷及主根。在壓土的時候要壓緊。

第五,種植後要加強管理。首先是水分管理,栽種之後要及時澆水。頭一個月每隔三天左右要澆一次水。如果天氣特別炎熱,還要適當增加澆水次數。茶苗成活後要施肥,修剪和除草。只有做好栽種後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茶苗的成活率。

總之,茶樹的栽種時間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區別對待,栽種前,栽種時和栽種後分別要運用多種農業管理措施,才能提高茶苗的成活率。


止茶


茶葉是什麼時候種植的?種植茶葉的技術要點有哪些?這個問題是茶鄉種茶人最有發言權了。我是茶鄉人,曾經種過茶葉,至今家裡仍然靠種茶葉為生。下面我來分享一下茶鄉人種植茶葉的經驗和心得。


茶葉是什麼時候種植的?茶葉是多年生不落葉常綠灌木植物。一年播種,能生長100年以上,有很多地方出現過百多年以上的老茶樹。茶葉繁殖有多種途徑,在茶鄉,茶農都是採取種子繁殖方法,最簡單方便快捷,產茶早,產量高。茶種子是秋天過白露節後可以採摘,堆放在家裡,翌年清明節前後,下地播種。一般是2米寬的畦地中間雙行播種,行距約50㎝,蔸距約30㎝,每蔸3~4粒飽滿種子。大約30天出苗。出苗後20~30天,中耕除草,追施催苗肥,使用稀薄人尿糞或稀薄尿素水澆施。入秋後追一次秋苗肥,以氮肥為主,如人糞尿或尿素,以水肥為好。到翌年開春就可以間苗,留大去小,留壯去弱,留健壯去病殘,每蔸留苗2~3株。播種後第二年就可以開始採摘茶葉。


種植茶葉的技術要點有哪些?茶葉種植主要是施肥、除草、修剪三個重要環節,病害不常見,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灰飛蝨、茶毛蟲等害蟲最常見。

第一,茶葉的施肥。茶葉施肥一年3次,即春芽肥,夏茶肥,秋茶肥。茶葉肥料以氮肥為宜,春芽肥是最關鍵的肥料,一般在立春至發芽前均可。茶葉產量高,芽頭大,嫩度好,品質優,關鍵就在肥料的用量上。一般春芽肥,每畝施尿素50~70千克,或者碳酸氫銨100~140千克。茶葉不象其它農作物那樣,非常耐氮肥,不怕徒長,越徒長產量越高。夏季追肥一般在夏至節前後進行,肥料用量是春季的一半,秋季追肥用量和夏季相同。施肥方法是,碳酸氫銨在茶葉行間挖溝條施覆土,尿素可以雨後在行間撒灑。


第二,茶葉的除草。茶葉除草在茶鄉一般為了綠色環保,實行人工除草,每3個月除草一次,每年除草3次。除草結合中耕鬆土,有利於茶葉的生長。有些種植戶,由於缺少人力,除草使用除草劑,通常是使用草甘膦滅生性除草劑,分夏秋兩次定向莖葉處理。

第三,茶葉的修剪。茶葉修剪具體看採茶檔次而定,若是機械採摘大葉綠茶,就可以全年免修剪,因為每次採收就是一次修剪。若是採摘名優高檔次的茶葉,每年分三次修剪,即春末、夏末、秋末三次。修剪要求,茶冠面整齊平整,便於採摘。



第四,茶葉的蟲害。茶葉目前在茶鄉還沒有發現病害,只有蟲害較為常見。蟲害在夏季有茶蚜、茶蟎、紅蜘蛛、灰飛蝨最為常見,秋季以茶毛蟲為常見。使用藥劑必須要求無公害化農藥,如茶葉專用藥茶蟲清、吡蟲啉、噻蟲嗪、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等。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旭日東昇付先


茶葉起源於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源源流傳。它不僅是一種大眾化的普通飲料,而且還極具醫用價值和商品價值。因此,我們國家很多地方已規模化種植,成為支柱產業,併產生了很高的經濟效益。

茶葉一般都是在春季播種種植或者扦插種植,它適應性強,比較耐旱,不耐澇。可以在平地種植,也可以在坡地,半坡坡,丘陵地種植。凡是土地上生長有馬尾松,杉木,楊梅,毛竹等植物生長的地方都可以發展茶葉產業。但是鹽鹼地帶或者地裡鈣沉澱過多地塊不宜種植。

俗話說得好“三分種,七分管”,茶葉種植也不例外,今天我和大家說一下高產茶葉種植管理技術。

一,施肥

茶葉幼苗期主要以清淡糞水澆施,注意輕潑,以免傷到幼苗。一年以上的茶葉樹主要以施稀薄農家肥和有機肥為主,輔施少量磷鉀肥和微量元素。少用慎用含氮量高的化肥,否則將嚴重影響茶葉品質。施肥的多少和次數應根據茶樹的長勢和採摘次數來進行,有些地方一年四季都可以採摘茶葉,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施肥。

二,修剪

修剪應在茶樹地上部分冬季休眠期結束,春季剛進入萌芽狀態進行最好(正常氣候下也就是驚蟄到春分這一時間段)。幼苗長到30釐米高時從離地20釐米處修剪,使其定型。第二次修剪在第一年的剪口上提高20釐米修剪。第三次修剪在第二年的剪口處再提高15釐米,此後第四次,第五次均在原剪口處提高10釐米,使其形成棚面,高度保持在1米以下。

這樣修剪的目的:①促進側芽生長②增加有效分枝層次和數量③培養骨幹,形成寬闊骨架,達到棚面快速成型。這樣修剪茶樹不僅嫩芽長的快,長的多,而且達到用雙手採茶的目的,很大程度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

三,病蟲害防治

茶葉的病蟲害主要是炭疽病,茶餅病,葉枯病,蚜蟲,蚧殼蟲,葉蟬,葉蟎,紅蜘蛛等。由於茶葉芽嫩且加工後是人們直接泡水作飲料的原材料,食用要求較高。我們在茶葉病蟲害防治上既要考慮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又不能傷害茶樹的自身機理。所以一定不能使用高毒,高殘農藥。我們可以採用勤施有機肥和適量使用茶樹壯芽劑和生長調節劑來提高茶樹的抵抗病蟲害能力,也可以在茶園裡培養天敵和掛粘蟲板來防治蟲害。對於比較頑強的的害蟲可以少量使用低毒農藥噴殺,但一定要注意用量。

總之,春季是茶葉種植的好季節。合理施肥,科學修剪,提前預防病蟲害是茶葉種植的關鍵技術要點。只有做到科學合理的茶園管理,才能種出高品質,高產量的茶葉。


鄖陽老五


關於問題:茶葉是什麼時候種植的?種植茶葉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今天我以我家鄉種植的“福鼎白茶”為例,將茶葉種植過程進行大概介紹:

注:我的家鄉氣候溫和,夏天溫度最高大概35度,冬天最低溫度基本上在10度,偶爾可能有幾天降到3-4度,屬於冬暖夏涼的氣候;雨水充沛,地處高山區。

問題一:茶葉是什麼種植的?

答:茶葉一般選擇年初3-4月份種植,但是過程較漫長,具體種植要求如下:

1、準備茶苗:在中秋過後,將原有的老茶樹中長出的帶有鮮葉的茶樹枝砍下一段(長度大概10㎝左右)。按照這種方法,需要多少茶苗,就砍多少根同樣尺寸的茶樹枝來。

2、開墾土地:要求未種植過植被的新土地(因新土地,不容易長草,茶苗容易存活),最好選擇山坡開墾(因茶葉根不能有積水,否則茶葉生長的不好。山坡雨後通水較好,平地則容易積水)。(或者在原有土地上面蓋一層新土,在插茶樹枝也可以)

3、將第1步的茶樹枝準備好後,最好是在1-2天內,栽種到新開墾的土地上。要求:茶樹枝插到泥土大概2-3cm,不用插的很深,只需淺淺的插著,然後用腳輕輕的踩踩新插的茶樹枝旁邊的泥土,讓茶樹枝固定即可;然後找一些蘆葦枯草繞新插的茶樹枝周圍蓋住(因為馬上要入冬了,這是茶樹枝培育茶苗的第一個冬天,特別脆弱,沒蓋好,容易被凍死了)。還有一點,茶苗與茶苗之間的間距保持在5㎝即可。

4、來年春天4-5月份,小茶苗就都存活了,這個時候需要給用複合肥給施肥下,抓一把在茶苗一側撒開。

5、在等到第二個春天3-4月份時給茶苗在施肥一次,等到5-6月份時就可以將茶苗拔起來了,這時可以栽種到開墾好的山坡去了。種植茶苗,這時間距要保持在50㎝左右,對於土壤也沒有特殊要求,就是施肥量也可以增加到一年2次了。

問題二:種植茶葉的技術要點有哪些?

答:以福鼎白茶舉例:

1、溫度事宜,不能太低溫度,否則會凍死;

2、培育茶苗時需要新土壤,最好是黃土;

3、最好選擇山坡地段,不能選擇田地,因為茶葉怕積水,山坡地段排水較好,比較適合;

4、茶園地都是一排一排的開墾,排與排之間記得要留一條小溝,便於排水。開始茶葉地比水溝高,到後期慢慢的施肥後,則可將水溝逐漸填平,便於採摘茶葉;

5、茶樹枝孕育茶苗時,注意用蘆葦防護,防止被凍;

6、施肥度把控:茶苗孕育時施肥不能過多,長成茶樹後施肥可多一些。

ps:茶樹種植是一個漫長而精心的過程,有感興趣的,歡迎到我的家鄉現場參觀下,會更直觀。另外茶樹與氣候、水量、土壤都相關,我家鄉雨水充沛,所以種植茶樹都無需澆水。






閩茶女


關於茶葉什麼時候種植的也許地理位置的不同,時間也有可能不一樣,不過作為一個種植茶葉近二十年的我,說說我們這的時間與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老鄭家鄉在福建閩東與浙江交界。

我們這茶苗都是扦插苗,當年留老茶樹的茶枝,到了農曆七月以後就可以剪來扦插了,每條苗剪取一張葉子,葉下留1.5到2釐米的枝就夠了,平整土地,表面鋪上2釐米黃泥巴拍實,把剪好的茶枝扦插上去,上面注意遮陰就可以了。開始的一個月勤洗水,一般成活率在80%以上。時間上農曆七月起至來年的二月都可以扦插。還有茶籽苗我們這沒人種,第一品種會變異,第二產量比扦插苗少很多,第三齣茶的時間比扦插苗晚。不過做種苗比扦插苗簡單。扦插苗發芽後適當施放些有機肥料,芽長到十公芽左右要摘心,讓它分枝。這時候可適當適放化肥。

正常管理的茶苗扦插後一年時間,就可以移植茶園去了。一年的茶苗最易成活,二年以上的成活率就很低了。土地起壟,茶苗種植壟上。茶樹耐旱怕澇,所以排水一定要搞好。種植過程穴窩打好,種的時候根部壓實,然後把土回填滿。不遇到長期乾旱天氣都不需要澆水的。行距株距看品種,你可實地考察下人家的該品種成年茶樹。種植時間為農曆九月到次年二月。

移植三個月後第一次施肥,還是氮磷鉀的有機肥為好,以後就可以施放化肥了。施肥應少量多次,注意茶園除草,如有積水也要及時排澇。最後就是成活後嫩芽長到2葉或者3葉摘心,有利於分枝。還有注意蟲害。

圖1是我去年十月扦插的茶苗。

圖2是去年十二月移植的茶苗。

圖3是17年十月移植的茶苗。

文中所有時間都為農曆,所有種植方法都是老鄭親自經歷過,謹供參考,具體還要結合你們當地的實際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