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

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朱家生

原宿遷學院文理學院院長

  曾主持完成了“古代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數學與天文曆法研究”“清史·樸學志·天算篇”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參加了十餘項各級科研課題的研究。發表《李銳方程理論初探》《現代國際課程發展的趨勢與我國數學課程改革的對策》等學術論文二十餘篇,出版《數學,它的起源與方法》等著作3部,《數學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高校教材8部,主編了《數學史選講》等中學數學教材及教學參考書3部。擔任碩士研究生的“數學課程論”“數學思想史”等課程的教學工作。

(以下文字節選自原宿遷學院文理學院院長朱家生先生為《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撰寫的序言)。


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高等數學課程作為高等學校的公共基礎課,為學生的專業課程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了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及常用的數學方法,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除了把初等數學中一些未解決好的問題(如函數的性質、增減性等)重新認識並徹底解決外,還要通過學習其他的知識(如極限、微分、積分等),為學習專業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對於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2008年,受揚州大學委派,我來到蘇北一座新興的城市——宿遷,參與宿遷學院的援建工作。作為一名長期在高校數學專業從教的教師,第一次有針對性地接觸到一些無數學專業背景的教師和非數學專業的學生,有機會親耳聆聽他們對於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訴求與建議,感觸頗深。宿遷學院是江蘇省新創辦的一所本科院校,辦學之初就定位於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如何適應不同專業和不同學業水平學生的需求,成為我與從事數學教學的同事們常常討論的話題。圍繞普通高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我們先後開展了多個課題的研究,並在不同的專業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 

  為了能把我們這幾年來教學改革的體會和感悟總結出來,與同行交流與分享,我們歷經2年,編寫了這套“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本系列教材共有三個分冊:《微積分(上/下冊)》《線性代數》和《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為了保證本系列教材的教學適用性,在編寫過程中,我們對國內外近年來出版的同類教材的特點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從教材體系、內容安排和例題配置等方面充分吸取優點,尤其是在內容的安排上,根據大多數本科院校教學時數設置的情況,進行了適當取捨,儘可能避免偏多、偏難、偏深的弊端,同時也為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給教師補充、發揮留有一定的空間。此外,我們還參考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數學考試大綱》,力求教材體系、內容在適應高等院校各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對數學知識需求的同時,又能兼顧報考研究生的需求。


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微積分(上冊)


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微積分(下冊)


為應用型本科量身定製 《普通高等院校高等數學系列規劃教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