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人永不能忘却的飞地——江北管理区,需要你的关注转发!

有一个地方,老黄石人都知道,作为黄石的飞地,孤悬江北数十年。过去作为黄石的菜篮子为城区提供粮食蔬菜,现在摇身一变作为江北工业园区为黄石港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黄石港工业园建成了计划打造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体、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支撑的长江中游先进制造业聚集区。

然而这里的人们也迫切需要得到关注,

江北渴望得到发展,

渴望得到金融配套、医疗资源等!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东楚传媒的脚步了解

这块被忽视的黄石飞地!

在各种行政区划地图上,黄冈市浠水县域内有一个“爱心”形状的地域图形。

这颗“爱心”叫江北管理区(江北农场),面积约4平方公里,被浠水包裹。通过几条纤细的公路,“爱心”与长江连接,牵往长江之南。其行政区划,地图上标示为“黄石港区”

黄石人永不能忘却的飞地——江北管理区,需要你的关注转发!


就地理概念而言,这是浠水境内的一片黄石“飞地”。

“飞”来的地

极少有地方会像黄石港区一样,城区处处是边界。

比如说,黄石港迎宾大道与鄂州花湖开发区接壤;新闸社区附近与鄂州杨叶镇交界;江北管理区则直接“飞”进了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

在黄石的边界线上,这块爱心状的“飞地”最为奇特。

它被浠水县散花镇团团围住,与黄石隔江相望却无一丝相连,但又千真万确属于黄石地盘;它虽是一个整体,但区域土地却被散花镇辖区截成两块,一块是场区,另一块是湖区,两区之间来往,又须反复跨越黄石与黄冈边界。

对绝大多数黄石人而言,对它的了解都不甚清晰。

有人说,江北管理区是黄石撒向长江对岸的一把豆子。

但江北农场退休干部周楚轩却认为,“这种说法是不严谨的。”

周楚轩现年66岁,祖籍新洲。1984年,他调入江北农场工作,退休前任党政办副主任,曾参与修订江北农场的历史年鉴。

他介绍,地是这样“飞”来的:江北农场成立于1951年8月,前身是“湖北省散花洲劳动改造支队农场”,隶属湖北省公安厅。1964年,主管部门派驻一批干部来到农场,并将农场划拨到黄石管理。当时,江北农场隶属于原石灰窑区。

半个多世纪以来,江北农场历经多次变革。2004年,江北农场划入黄石港区,更名为江北管理区。

由此开始,“飞”来的地也插上了翅膀,振翅欲飞。

分不开的情

退休后,周楚轩依然住在农场的老房子里,但他的娱乐休闲生活,却在黄石城区。东楚晚报边界行报道组走访江北管理区这天,周楚轩刚从城区返回:“我去报名参加东楚老爸老妈学院,让老年生活更丰富一些。”

老人精神状态很饱满,说话语速很快,显得很快乐。如今,他的女儿周薇,早已在黄石城区买了房子,但他们更多的时间还是留在了这里。

周薇是黄石港区江北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在地域上,江北管理区与城区之间有阻隔,江北人与黄石城区却有着分不开的感情。

“这里的蔬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远近闻名,是黄石城区的‘菜篮子’。”周薇说,在上窑轮渡码头菜场拆除之前,有不少江北菜农都会挑着农产品,坐轮渡过江,前往上窑卖菜。


黄石人永不能忘却的飞地——江北管理区,需要你的关注转发!


除轮渡,连接黄石、散花两地的19路公交车已开通十余年,该公交车的起止站,分别位于黄石市颐阳路和江北管理区。

“我在江北农场长大,但就读的高中在城区。”周薇回忆,那时,她几乎每天都会和菜农们一起,乘坐轮渡,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

江北社区居民郭荷花,原本是铁山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她和丈夫一起,来到江北农场工作。在这里,他们孕育了两个孩子。

如今,孩子们都已定居黄石城区,但郭荷花依然舍不得这里。

“孩子们经常回来,我也会常常去看他们。”她说,江北管理区虽然被浠水县散花镇包围,但管理区内,说话的口音绝大多数还是黄石的,他们并不以为自己在他乡。

更紧密地融合

在网络中,江北管理区,乃至浠水县与黄石城区进一步融合的探讨,历经多年,争论不休。

网友“散花的唐僧”曾发布过一条热帖,表达了当地人的心声。

“散花的唐僧”在热帖中说,很多散花人,没去过几次浠水县城,但对黄石却非常熟悉;他们居住散花镇,但生活、消费甚至就医、就学都在黄石城区。

周薇介绍,前些年,散花镇有不少当地居民曾想将自己的户籍迁往江北社区。

“在地域上,江北社区和散花镇没什么区别,但在社会保障等方面,江北社区和城区的众多社区一样,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周薇说。

心理上的认同感在加强,区域间的融合也更为紧密。

2013年,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对过往17座(含)以下中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更多的黄石人和在江北管理区工作的工人,愿意驾车到散花上班、休闲,甚至买房,如碧桂园·江湾城的商住房,大部分都被黄石人买走;也有更多的散花人到黄石看电影、购物、置业。


黄石人永不能忘却的飞地——江北管理区,需要你的关注转发!


江北社区居民,今年86岁的陈爱群老人自1958年起,便来到了江北农场。她说:“这十年来,两地的变化太大了。”

陈爱群的老家在阳新县枫林镇,老伴去世后葬在黄石城区一处公墓中。每年,她都会和孩子们一起,回黄石城区,回阳新老家。

“以前,出行一趟不容易,还要坐轮渡过江;现在,路明显好走多了。”她说,今天的江北管理区,楼房林立,车水马龙,更像城市了。

江北社区书记段利荣介绍,区域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将会给江北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期待“飞”起来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9年《中共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决定》中提出“先行选择黄石市与对岸的浠水县,按照市县协商、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跨江联合开发试点”,开始启动“黄石—浠水”跨江发展战略。

2010年7月,湖北省正式批准在江北管理区设立黄石港省管工业园区。

2012年4月,黄冈市与黄石市政府签订《跨江合作备忘录》。

同年7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开展跨区域联合开发试点,支持黄石、黄冈联合开发散花镇”。

……

政策支持“飞地”经济发展,江北管理区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黄石人永不能忘却的飞地——江北管理区,需要你的关注转发!


漫步在绿水环绕、土地平整、路网齐全、空气清新的江北管理区,东楚晚报边界行报道组看到,多个工业项目已经实现了落户、投产,黄石港区倾力打造的高端产业园中园已经初现雏形。

随行的一名江北管理区干部告诉记者,黄石港工业园区的建立将对黄石市经济布局和经济发展起到较强的补充作用,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但眼下,江北管理区的金融配套、医疗资源依然缺乏,成为江北管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特别是缺乏金融配套,不少企业进驻后,开展工作遇到阻力。”他说,作为江北管理区的居民,他们希望“飞地”能够真正地“飞”起来。

由于某些不便细谈的原因,

黄石近几年和黄冈的合作减少

真心希望江北管理区得到更多人关注!

希望黄石和黄冈打破行政藩篱,

求同存异共同合作发展!

希望加大对江北的扶持和加强重视,

让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更加幸福!

欢迎转发留言,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块飞地

大声告诉江北管理区的市民

黄石没有忘记

关注了我们的的朋友帮忙给个置顶或星标!我们将在后期第一时间推送大家关心学校、医院、交通、城建、停水、停电等实用资讯!鄂东资讯通能够走到今天实属不易,为了鄂东资讯通平台的发展恳请各位朋友关注我们、支持我们!

各位关注我们的铁粉,让我们一起感受花湖、黄石每天不一样吧!

鄂东资讯通粉丝数量较多,除新建的黄石&花湖商户群、黄石&花湖户外群外,多个微信粉丝交流群、1个QQ交流群均已爆满,应粉丝要求今日特建鄂东资讯通7群与8群,因为名额有限,为方便新粉丝入群请各位朋友勿重复添加多个群。鄂东资讯通(原花湖资讯通),独特视角带您了解黄石、鄂州(花湖)、黄冈资讯,更多原创等着你。转载需注明出处:转载自今日头条号、微公众平台鄂东资讯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