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為何突然出現如此大的變故?是“牛回頭”?

上週,大盤從高位回落,周初滬指還在3200點上方,但週末已經跌破3100點,完全回補了4月1日的跳空缺口。

市場為何突然出現如此大的變故?這根難看的周陰線,到底是本輪階段性行情見頂的信號,還是大家期待的“牛回頭”?而短期我們又該怎麼辦?今天,帶著如此多的疑問。

上週的行情真讓人感覺鬱悶啊,為什麼突然就跌得如此多呢?

確實,此前滬指還創出了本輪行情的收盤新高,還有消息面的利好,但讓大家都沒想到的是,上週市場竟然跌去了4月份的漲幅,確實比較打擊大家的信心。

上週初,滬指高位回落,隨後在20日均線附近尋求支撐,應該說這幾天的表現也算是正常發揮。但上週四和週五的連續下挫,從技術面看,確實是比較不利的。

我個人認為,之所以會選擇下行,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央行對降準不實消息的闢謠,使得一些機構的預期徹底落空;其次,海外資金持續具有一定規模的淨流出,也對市場信心帶來一定衝擊,還有報道指出,這可能與香港有關部門的監管有關;第三,就是熱炒的題材股再度降溫,大量前期漲幅過大的個股出現連續跌停,比如氫能源板塊、工業大麻概念股等,它們在走強了一個月,甚至是幾個月之後,開始出現獲利回吐,而與此同時,找不到新的熱點板塊來接力,於是整個市場情緒就鬆勁了。

上週四和週五,滬指連續兩天報收在20日均線之下,滬指周跌幅也達到了5.64%,這樣的周K線還是讓人比較擔憂。

你認為這樣的周K線是不是階段性行情見頂的信號?

滬指一週跌幅超過5%,確實比較少見,即便是在去年的大跌行情中,也只在2月和10月出現過兩次。而上週的大跌,不僅抹去了4月以來的全部漲幅,同時也將4月1日的跳空缺口完全回補,所以大家擔心這是見頂的信號。有這種擔憂,我覺得是很正常的。

不過,我個人並不太認同這種觀點。畢竟,此前達哥一直對市場的中長期走勢是非常樂觀的,怎麼可能因為上週的下跌就徹底改變此前的觀點?

我也不是盲目樂觀,這一輪行情,從資金的介入程度來看,其實是比較深的,前期每天滬深兩市成交過萬億元的盛況,在以往是難得一見的。

而從技術面來看,雖然滬指跌破了20日均線,短期可能還有調整需求,但滬指的年線從4月份開始已經向上拐頭;同時,60日均線也快要來到接近3000點的位置;半年線也在逐漸走高,正在向3000點進發,所以如果大盤繼續下行的話,到了3000點還是有較強支撐。

回顧2015年和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同樣有調整到半年線附近尋求支撐的情況,而這也就是所謂的“牛回頭”。

另外,今年資本市場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順利平穩推出科創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認為,站在監管層的角度來考慮,自然也不希望行情就此完結。

依然保持了樂觀和自信的心態。那麼,接下來短期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道達:對於IPO的一些傳言,證監會上週六稱“審核政策沒有新的調整”。證監會的表態,其實也說明了我剛才表達的意思,要維護市場的穩定。

對於接下來的應對措施,我認為短期可能還是要相對謹慎一些。即便大盤出現反彈,先下探再回升的可能性會更大。

本週,由於“五一”勞動節假期的因素,只有兩個交易日。

此前倉位:六成

今日倉位計劃:六成

一、本倉位是結合趨勢研究設置的非實盤倉位參考,不作為買賣依據,請注意投資風險。

二、本倉位跟蹤標的為滬深300指數,以實現對指數量化跟蹤,避免持倉個股差異影響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