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4月27日上午,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應秦家河支村兩委邀請,一行近50餘人來到位於陵川縣城北7公里處的平城鎮秦家河村進行採風活動。

秦家河村共82戶246口人,耕地面積379.37畝,林地面積1612畝,人均耕地1.5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該村依靠煤炭資源,靠採煤曾經是全市有名的小康村。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老師們在這裡都有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發現了一個最大的亮點,這裡有----水(打破了老話說,陵川是有山無水的謬論)。北馬河的源頭從黃沙山間夾溝川流而過,此澗溪水常年徑流不斷。這裡四面環山,山形險峻,地勢落差高。村莊周邊植被茂盛,村道兩側綠樹成蔭,森林覆蓋率高達70%以上。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屬這裡管轄的河段長約2500餘米,據專家實地考察計算,乾枯期徑流量36.4立方米/時,年徑流量32萬立方米,豐水期徑流量68.3立方米/小時,季徑流量20萬立方米,降水時徑流量更大。像這樣溪水長流,兩岸小橋人家的旅遊資源在陵川縣難得一見,加之直線距離縣城僅有3公里。是陵川一塊未開發的徒步休閒旅遊的處女地。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老師們一致認為這裡水就是一塊最好的金字招牌,加大宣傳力度,作水的文章,在水上下功夫,讓“黃”水講出陵川發展“農林文旅康”的新故事。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陵川縣傳統文化研究會走進秦家河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