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江西人,大家對江西的印象怎麼樣?

大哥71194989882


小編你是黑人總黑江西:你到過江西嗎?江西不管從那個角度分析在全國來說也是中上游的,歷史上的江西就是江南昌盛之地,舉幾個例子:海昏侯墓超過長沙馬王堆文物出土、唐宋八大家江西獨佔三家、明清時期朝中官員半江西,近代革命史長征出發時大半紅軍是江西人,現在有些地方是富裕但也是江西人打下的天下才讓你們坐亨其成。改革開放以後也有句名言;鄧公一條小路成就了中國的一條大路,你知道這條小路是那裡嗎?單從GDP數據來衡量一個地方的生活好壞純碎大錯特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進駐一個央企或國企它的GDP馬上進入本地先進單位,請問廣大農們得到了什麼?GDP能分嗎?你說江西周邊經濟都好於江西簡直就是胡扯,廣東的河源、梅州,福建的南平、龍巖,安徽大部,河南大部能比得上江西那個地方。江西的九江,宜春、上饒,這三個地市的生活水平放在那裡比也是可以的!所以小編你住嘴不要亂黑!!!!你知道:中國的瓷都:銅都,藥都,烏都,紅色首都,廬山,三清山,明月山,龍虎山在那裡嗎?佰元大鈔上的山是江西井岡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富裕的人們用佰元大鈔都是用江西的!先富起來的人民不要忘記江西:是江西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貢獻才有你們的今天!


江南57870147


我是江西贛州的,畢業後一直在廣東呆,在外面也接觸過很多江西的,哪兒的都有,一開始從業跟的師傅是萍鄉的人很好,脾氣溫和,大家都服他,有時候加班晚了他會自費買夜宵給我們吃,廠裡八十號人,除去辦公室的時常性加班的都有三十多人到五十多人,雖然偶爾買給我們吃,但是也要人家肚量大才做得到,所以只要他安排的工作大家都會好好的做,學會了做事,學會了做人。讀書的時候在南昌,很多同學是南昌的,南昌人大部分也挺好的,不是大家口中說的那麼差。說說我們贛州人,贛州人真的很樸實,唸書時坐火車經常半夜到贛州火車站,那裡吃東西很便宜住也是,很熱情,而且說老家話,不管是南康的,興國的于都的贛縣的會昌瑞金龍南信豐的,總是給我那麼熱情舒服的感覺,說真的只要在外面碰見了贛州人總是有股子莫名的親切,贛州人樸實無華每次回家到了粵贛收費站我心裡就踏實了,謝謝您,大贛州,我的母親,生我養我的地方


呆呆鵝17


我十七八年前在江西南昌上了三年學,這麼多年過去了,再也沒回去過,所以要我現在評論沒有什麼發言權,只能憑回憶說一下記憶中的江西和江西人。

當時江西的省會城市南昌不怎麼繁華,留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公交車真的好擠,當時南昌也沒什麼好的旅遊景點,當時去的最多就是去沃爾瑪超市,洪城電腦廣場,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滕王閣是去了好多次,每次都在那坐車,真沒發現有什麼特別之處。當然現在肯定都大變樣了。實習是去的宜春什麼廠忘了,生產石油鑽頭的,實習期間整天圍著師傅轉,一天也沒閒著出去去市裡玩,聽說宜春和南昌差不多,是當時媲美省會的存在,還有九江。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江西肯定很漂亮很繁華了,有山有水的地方差不了。

江西人挺好的,也很熱情好客,給我的印象大多數的江西人都很精明,當然也可能是我太傻,現在還有好多江西同學在聯繫著。


洪波852


現在說到江西人,肯定是想到“老表”;說到江西,可能就是發展比較緩慢,基礎比較薄弱的地方……。

其實,江西是一個神奇而又美麗的地方。曾幾何時,她在中華大地上是多麼的風光無限。當年本人應約創作有關江西的紀錄片,曾對江西非常著迷,寫下了:“1、天籟漢歌;2、靈動山水;3、俊採星馳;4、義薄雲天;5、何處仙家”五集紀錄片。從江西的文化之源、山水之美、人才之多、文章節義和天人合一,作了多方面的探究,感觸頗深。限於篇幅,這裡主要說一下對江西人才的印象。

江西之謂,唐宋時便已得名,又稱“江右”,東鄰閩浙,南連廣東,西界湖南,北接鄂皖。到了南宋,江西則是江南地區東西交通的要衝,是經濟文化流動匯聚之區。“吳頭楚尾,粵戶閩庭”的地理區位和北人南遷的歷史條件,使其在宋、元、明代經濟興旺富庶,文化繁榮昌盛。特別是江西人的好學、苦學、勤學,曾領一時之風氣,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1、讀書成風,人才輩出。由隋至清,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進士最多的縣是吉安縣,有500餘名,擁有400名進士以上的縣有南昌、吉水、豐城、安福、婺源等縣。這些縣在全國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縣。

2、開基立派,影響深遠。《全宋詞》收入江西詞家174人,佔全書作者的12%。在眾多的作家中,開基立派的有: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和隱逸詩派,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江西詞派,由歐陽修、王安石奠基的主張以理入詩的宋詩派;由黃庭堅開創的倡導言必的據的江西詩派,由楊萬里首創的致力清新自然的誠齋詩體,由文天祥、劉辰翁等興起的愛國詩體,由湯顯祖開創的以情代道的臨川劇派,由楊士奇等興起的整潔端正的館閣書體,由陳三立等興起的不推崇盛唐詩而模仿江西詩派的同光體等。

3、理學史學,學者成林。理學兩大派的開創者朱熹、陸九淵,都是江西人。宋、元、明三代,追隨他們的學者很多,形成理學的強大陣營。其次是史學家多,在《二十四史》中,江西人歐陽修主修《新唐書》和《新五代史》,揭傒斯、歐陽玄主修《宋史》、《遼史》、《金史》,江西人共主修五史。大型史學著作《三通》,即唐朝杜佑的《通典》、宋朝鄭樵的《通志》、元朝江西樂平人馬端臨的《文南通考》,《三通》的三位作者,江西佔了一位。

4、仕宦成群,地位崇高。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進士10495名,佔全國的10.99%;有狀元41名。自漢代以來,江西有800餘人列傳,有90人任宰相。《明史。儒林傳》共著錄115人,其中江西35人,居第一。如歐陽修、王安石、朱熹、文天祥這些傑出人物;如東晉大臣陶侃、南朝齊國重臣拜右將軍胡諧之、隋農民起義軍領袖林士弘、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等等。

5、文獻之邦,著述成山。廬山白鹿洞書院為“海內第一書院”,鉛山鵝湖書院、玉山懷玉書院、吉州白鷺書院等亦名播海內。江西有古籍1萬餘部,有許多著名的文集、專集、全集傳世。據《四庫全書》記載,吉安、豐城、泰和、安福、臨川等縣,均有文集一二千部之多。《四庫全書總目》實際著錄江西吉安人著述381種6168卷,其中收錄133種3399卷,存目248種2769卷。

這就是說到江西人,以及對江西的總體印象。

(2018.11.7。北京)


朱錫北


我是浙江人,在回答此類的問題時候,我們應該拒絕地域黑。很多人在沒有了解當地人的時候,就開始噴什麼素質差,人品不好,總有不少的人懷著地域歧視的味道了。但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會正確的去看問題。

每個省都有素質高低之分,只是可能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使得這兩個群體的比例不一樣罷了,也或者是你的運氣不好,正好被你碰到了。

下面我來分享下我對江西的印象

1.相對落後,在國內沒有存在感

由於種種原因,還有江西很長時間都是把重點放在農業,使得這裡整體確實經濟不算太好,在國內的存在感也很少,就連省會南昌也是,算是中部和東部存在感最少的省會城市之一。

2.讀書很不錯,自古以來江西就非常盛行讀書,在現在你還可以看到不少的書院,比如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尤其是在明朝,江西為官人數之眾在全國是位居前茅。

3.好吃的特別多:江西大部分地方去都喜歡吃辣,所以也讓這裡的美食多了一份特色。而這裡的小吃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南昌瓦罐湯,江西炒粉,黃元米果,酸棗糕,拌粉,炒田螺,酸菜,炒臘肉等等。

4.山多景美:去過江西不少地方,給我的感覺就是山特別美,比較有名氣的有龍虎山,廬山,三清山,井岡山,另外武功山,明月山都不錯。

我大概的印象就這些,當然江西還有更多值得分享的地方,你對於江西的印象如何?


小馬說旅行


江西屈辱淚水只有打落門牙和血吞了,為什麼呢?冮西自古就以魚米之香而著稱,歷史的昌盛就不評說了,就說近代早期中國革命,從誕生走向勝利江西是付出了殘重代價的,茅草要過火,人要變種,殘烈省份有幾個?軍旗升起的地方不是憑白無故,解放後江西憑著得天獨厚盛產稻米地理條件,全國一盤棋,國家又將江西重點定格為農業省份,江西人用特有的勤勞無怨的艱辛為國家各工商業大城市輸送糧食,生豬農付產品,木材和礦產自然資源,特別自然災害年代,江西人民寧肯忍饑受餓自己啃樹皮吃米糠觀音土,也是將自己種出的大米源源不斷的上交國家,改革開放受歷史條件限制影響江西本來就不發達的工業,商業,國家投資少底子薄受到衝擊最大,為不拖國家經濟發展後腿,多少企業,關停並轉倒閉下崗狂風肆謔,多少江西人手端破碗茫無措,帶著悲傷流落到外地發達省份寄人於籬下,現在有些人享受著國家改革發展政策成果的優勢,對別人品頭論足指手劃腳,集貶低,興災樂禍之能事,不去分析原因,瞭解歷史,這裡人怎樣,那裡人又怎樣,膚淺的恍惚自己又是多大聖人。這種行為最要不得,


毛毛174528526


江西在它周圍6個鄰居來說,確實沒什麼存在感;與江西6個鄰居個個都是實力強悍,所以毫無光彩,因為南有廣東這個經濟大省,東有福建、浙江這2個沿海發達省份,西邊的湖南跟北部的湖北、安徽實力都比江西強。當然這裡指的是經濟,江西整體實力還是比較弱。

再來說說江西的城市知名度,南昌作為江西省省會;相對來說知名度還不是很高,但要是追溯到歷史,南昌的聲望還是很高;大家都知道八一南昌起義。很多人都知道,江西省內沒有什麼大城市,除了南昌城市規模比較大,以前南昌是特大城市,但現在降級為大城市;在所有二線城市中,競爭實力不如貴州省貴陽市,也排在昆明之後。但除了南昌,江西確實沒有哪個城市比較拿得出手的,都是小型城市,經濟也是欠發達的,所以江西比較拿得出手的城市就是贛州跟九江。

所以江西人存在感較低,這跟經濟是有一定關係的,還有就是江西發展比較緩慢,而江西人也相對比較低調,江西人也都很保守。


e愛生活


江西人存在感低,可能是你們對我們大江西一無所知。前天微博上我們大江西在年前衝了一次熱度,標題為:“你可能對江西一無所知”,話題量一億多,老表們這是什麼概念啊,我大江西終於能夠擁有姓名了。

小編在外地讀書的時候,介紹自己是南昌的,同學一臉的黑人問號???南昌在哪裡?我就說是江西南昌啊,還是說不知道,我。。。

八一起義沒有聽說過,景德鎮(全國的瓷都)也沒有聽說過,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也沒有聽說過?好吧,你還真的是孤陋寡聞啊。

可是細細一想,江西的存在感太低了,湖南、湖北、上海、廣東、安徽包圍著我們這個省份,何時才有出頭之日啊,為我大江西鳴不平啊。

江西的美食那是非常之多的啊,南昌的拌粉瓦罐湯,特有的菜藜蒿炒臘肉(冬季才有的吃,都說是鄱陽湖裡的幾根子草,是南昌寧的寶)還有白糖糕、辣椒餅等等,江西的美食真的是數不勝數的好吧、


愛在南昌


1.江西全省關鍵是經濟太落後。2.教育事業發展緩慢,整體平均文化水平偏低。3.全省70%以上地方屬於丘陵地帶,地理位置限制了農業規模規範化發展,60%以上的地方缺乏水資源。4.地理位置環境促使了地方人才缺乏了選擇優勢,地方政府政策惠及發展工業農業缺乏政府部門支柱。5.各地方基層政府對工業和農業發展沒有系統化的規劃和執行實施辦法。6.沒有相應支持工業和農業發展配套發展的人才和教育培養大學。7.目前為止改善的環境生活完全是靠基層老百姓勤勞的雙手打工養家餬口。8.沒有專一有科學現代化知識人才系統化的到基層培養和帶領農民發展。9.國家教育民生工業尤其是對地方教育文化事業發展培養及支持不夠大也不夠全面發展。10.地方各政府在民生,農業,工業,社會教育,人才培訓宏觀計劃不明確,發展方向目標不明確,這是目前江西省滯後的致命原因。11.江西省目前在全國人民面前影響就是江西老表缺少文化,貧窮落後,江西人比較老實。12.日常生活中江西人情商和知識文化氛圍與氣息不強。13.江西人普遍性因為文化偏低沒有政府政策優勢和環境優勢發展,只能靠自己雙手打工做事踏踏實實幹事情,領導型策劃型人才比較少,這是目前全江西存在的突出現狀。


aiyiLiang艾怡良


江西自古是江南魚米之鄉,經濟富庶之地,也是文人輩出之省。近代,由於戰亂,人口損失嚴重,經濟發展乏力。交通上京九線開通比京廣線的開通晚了幾十年,交通上不利,也導致江西經濟明顯落後於湖南和湖北。目前,隨著滬昆高鐵的開通,京九高鐵即將建成,江西鐵路交通將有了質的改觀,這也為江西經濟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隨著大南昌都市圈穩步推進,九江,贛州和上饒三個副省級城市加快城市化步伐,江西的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發展現代工業,旅遊業和有機生態農業將是江西主攻的方向,從這幾年發展來看,江西已是全國發展最快幾個省份之一。浩翰鄱陽湖,千里贛江將見證江西的發展與進步。四千六百萬江西人為建設美麗,富饒的新江西而努力奮鬥,讓江西的經濟早日進入全國經濟發展先進的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