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思:3點調整,有效防止教師流失

對教育培訓機構來說,優秀教師的流失,一直是很頭疼的問題。

國內教育培訓領域市值最高的公司——好未來,面對教師流失,做出3點調整。

好未來(前身學而思)成立初期,發生過一件讓我很痛心的事情:

兩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帶著精英班的200個學生,出去單幹了。

他們當時就覺得:

我們兩個小毛孩,能幹起來的事情,他們要出去做,肯定比我們做得更好。

*好未來創始人張邦鑫是1980年出生。

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我開始思考:

老師的出走,

真的都是個人信用問題嗎?

後來,我研究了很多大型企業的組織模式,最終得到一個啟發:

優秀老師離職,

跟團隊的分工協作有關。

如果一個企業,

沒有明確的分工,

所有的重擔都壓在一個人身上,

勢必會造成人員的高頻率流動。

所以,在組織結構上,我做了3點調整,預防教師流失問題。

第1點調整:開始真正接受管理理念。

剛創業時,公司沒有任何管理架構,就是一個人管理所有人,和老師也沒有任何協議。後來,我開始接受管理理念,正式劃分層級。

第2點調整:將教學和教研徹底分開。

具體表現有兩點:

1、建立專業的教研研發團隊。

一般來說,教師只會在自己教學能力,能夠獨當一面時,才會出來單幹。所以,我們建立了一支,區別於教師團隊的教學研發團隊,構建了自己的教研體系。然後我們要求,好未來所有教師,統一使用,公司教研出來的教材。

這大大降低了,我們對教師的依賴:

我們不再要求他們,

具備極強的講述感染力,

和極強的課程設計能力,

只要他們按照教材授課,

就能讓學生和家長滿意。

這樣,教師離開平臺的優勢就不明顯了,流失率自然就降低了。

2、重視後臺研發

真正做到“大後臺,小前臺”這種中央廚房模式。經過這樣的調整之後,好未來在全國任何城市分校的教學課件,都可以通過雲的方式去分發。整個公司為任何一個城市的分校教學賦能。

第3點調整:讓上級給下級寫週報

前面2點調整,有效降低了教師流失率,但同時也拉低了組織效率。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讓機構更加扁平化,我開始著手調整團隊管理方式。之前我留意到,有些優秀的主管,是這樣做管理的:

每天上班之後,開個晨會,大家五六個人站成一圈,說說每個人最近的工作。比如,誰昨天表現不錯,表揚一下;誰最近表現不好,就提醒他,今天一定要把工作做完。

這樣帶出來的團隊特別好,因為這樣的領導會凝聚人心,明確目標。所以,我就將這種管理方式固定下來,進一步升級為“上級給下級寫週報”,具體來說就是:

上級定好每週目標,

並將目標拆解到每個人,

用郵件發給大家,

並抄送給我。

這樣做,既可以防止中層攬工,也能讓基層員工感受到被重視,從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當然,也會有人反對這件事,我私下也會聽取他們的想法。因為,文化的推廣和制度不一樣:

制度是非黑即白,說要幹就要幹而文化需要一個,轉折和過渡的過程。

所以,給下屬寫週報這件事,我帶頭做了6個月。然後發現,情商特別高的中層員工,會主動學習這種管理方式。

這時,我順勢提出表揚和鼓勵,學著做的員工就越來越多了。

講到這,我們不得不額外多說幾句。

任何一家公司,如果想做大,管理者必須付出足夠的努力,把事情想清楚,把目標定清楚,把行動計劃做清楚,然後讓員工放手去做。管理者如果不積極踐行公司理念,就不要指望員工有執行力。

以上,就是好未來面對教師流失,做出的3點調整:

1、開始真正接受管理理念;

2、將教學和教研徹底分開;

3、讓上級給下級寫週報。

學而思:3點調整,有效防止教師流失


總得來說,好未來防止教師流失的辦法,就是加強自身團隊管理,用自己的團隊研發核心產品,從而減少對優秀教師的依賴。這樣,即使優秀教師流失,好未來也能迅速招聘到新的合適的人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