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藥以及耐藥後的那些事兒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提到過:晚期肺癌治療的前世與今生

針對EGFR敏感突變的病人,有四種藥可供選擇:

1、特羅凱(厄洛替尼);

2、易瑞沙(吉非替尼);

3、埃克替尼(凱美納);

4、阿法替尼(吉泰瑞)。

隨著專利保護期已過,國產的吉非替尼(伊瑞可)也上市了。鑑於他們是目前在國內上市了的藥,統稱為EGFR-TKI(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絡氨酸激酶抑制劑)。

反覆提到的EGFR敏感突變,也就是服用前面提到靶向藥的適應症人群包括:

EGFR19外顯子,

21外顯子,

18外顯子,

極少數的20外顯子。

這四種敏感突變所佔的比率分別是:45%、40-45%、5%、小於1%

可見通常提到的敏感突變主要指19和21外顯子突變。18外顯子突變本身發生率就低,發生了也是可以服用靶向藥的。至於20外顯子嘛,發生率在整個EGFR突變者中佔比1.6%,這部分突變中只有極個別的位點是對靶向藥敏感的。

換句話說,絕大多數的20外顯子突變對靶向藥都是不敏感的,但這部分患者的異質性,同為20外顯子突變,但個別人也會對靶向藥敏感。

對於存在EGFR敏感突變,這5種藥都可以選擇,也沒有太本質的區別,這其中阿法替尼雖是二代靶向藥,比其他藥覆蓋的突變位點要多,意味著在一些突變中阿法替尼治療效果可能會更好,比如少數的20外顯子突變,但是阿法替尼的副作用是要大於其他藥物的。如果有EGFR基因突變,那麼一定要拿著基因檢測報告去找專業的醫生,讓醫生來解讀並推薦藥物。

病發生在自己身上,對於醫生的推薦,我們得懂。

是的,大家都聽過靶向藥耐藥的事。大部分一線服用EGFR-TKI的患者,8-14個月後會發生疾病的進展,就是所謂的耐藥了,耐藥也分好多種,是全面耐藥還是局部耐藥,以前的文章也曾說過,局部耐藥一般不輕易換藥,可以繼續服藥的基礎上加做局部治療。如果需要換藥,那麼就得再次活檢或者抽血做基因檢測了。也就是說,當服用第一或二代的EGFR-TKI耐藥後,再次基因檢測,有超過2/3的人存在EGFR T790M突變,是20外顯子突變的一種,目前針對T790M突變的第三代靶向藥奧西替尼(泰瑞沙)已經上市,民間也稱之為9291,和易瑞沙是同一家公司研製並生產,英國的阿斯利康公司。在奧西替尼問世之前,如果原來的一線靶向藥耐藥後,標準的治療方案是化療,對比奧西替尼與標準化療應用於T790M突變患者的療效,奧西替尼完勝化療,中位無進展生存時間10.1個月 vs. 4.4個月,也就是說奧西替尼為發生T790M耐藥的病人又延長了近1年的生存時間,另外從有效率上看,奧西替尼對比化療為71% vs. 31%。再者說,奧西替尼的副作用要遠遠小於化療。不過,靶向藥因為是針對特定的靶點,建議選擇藥物前一定要做基因檢測,目前:

組織蠟塊、血液標本、惡性胸水基因檢測的陽性發現,都可以作為治療的依據。

總而言之,對於EGFR敏感突變的晚期肺癌病人,首選EGFR-TKI的靶向藥物治療,目前有5種正規的藥物可選。如果出現了耐藥,需要重新進行基因檢測,如果有T790M突變(發生概率2/3),那麼可以換用奧西替尼(9291),否則就換用化療。

就我聽說9291至少5年以上了,但是奧西替尼今年才在國內上市,目前的價格自然是很昂貴的,5萬多一個月,前期投入大量的研發成本總得收回來,目前也是有慈善贈藥政策的。鑑於靶向藥都是一些小分子藥物,仿製相對很容易,“黑市”上有很多原料藥,也有印度版神馬的,價格在3000-8000元一個月不等,便宜這麼多,有沒有效,靠的就是仿製者和中間傳銷人員的“良心”了。祝願將來有越來越多的藥物被研製出來,並且能及早的上市,也能更快的納入醫保。針對其他基因,比如ALK抑制劑,以後再做詳細涉及。

大家有任何醫學問題,都可以上好大夫在線找我在線諮詢哦。搜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少雷,就可以找到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