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舊時“琅琊八景”有:沂水託藍、野館湯泉、平野曉霽、普照夕陽、泥沱月色、神峰積雪、蒼山疊翠、孝河凝冰。

沂水託藍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沂水託藍恐怕是臨沂人現今還能偶爾見到的奇景之一,只出現在每年雨季過後的晴天。據《沂州志》記載:,臨沂城東,沂河與祊河、涑河匯流後,形成清濁兩種水流,清流映藍天,像沂河中拖曳著一條藍色的綵帶,故稱沂水拖藍。書香有詩讚曰:

託藍曳練漾微波,百合泉來漸滿河。

蒙谷雪消蒼澤長,祊田雨後翠濤多。

青含冷雨沿堤樹,綠鎖寒煙近水莎。

但見漁舟隨處落,不妨風浪夜如何。


野館湯泉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野館湯泉景觀位於臨沂市河東區湯頭鎮駐地北部,左依湯山,右臨湯河,乃天然溫泉,是省內外有名的療養勝地。據民國五年(1916年)《臨沂縣誌·湖泉》載:“湯泉,城東北湯山西,水從石罅橫出,砌石為池,熱如沸湯,一名湯泉。拘攣疥、癬之疾濯之可愈,故有男湯、女湯之別,今瘌湯已湮,惟餘二泉,西注湯河。”一年四季,前來沐浴者絡繹不絕,尤以清明佳節為最盛。但溫泉十分簡陋,只築有野館以避耳目、別男女,因此稱為“野館湯泉”,列為“琅琊八景之一”。 明朝詩人舒祥有詩讚曰:

湯山山下湧湯泉,濺噴珠璣顆顆圓。

半畝聚來清澈底,一泓深處碧涵天。

風狂暫失池心月,氣熱長生水上煙。

春雨正多還溢出,滿溝環佩振潺湲。


平野曉霽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臨沂城區鼓樓臺巷(此巷已消失)北端,古有平野臺,臺上建有平臺,元初太守儲天章加以修復。登臺遠眺,城內外景物可盡收眼底,成為琅琊八景之一。清代在此建鼓樓,稱鼓樓臺,其古蹟今已不復存在。在舊址附近出土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所立重修平野臺井石碑各一塊。據《沂州志》載:“在州治後東北,上有亭,闔闍夾映,外瞰祊、沂、涑水,內覽寺、觀、樓、閣,晨中初曉,曙色甫開,爽心快目。大致地點在現在鳳凰廣場往南,現今已因河底隧道的建設而被譭棄。”舒祥有詩讚曰:

蒼蒼微曙靄高臺,幾樹桃花昨夜開。

疏柳啼鶯三月屆,斷雲迷雁九天來。

千門闢盡晨鐘散,百役奔初曉漏催。

此際登臨觀下境,滿城春色擁蓬萊。

普照夕陽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景觀在舊城西南隅,即今王羲之故居以北。這裡原是王羲之故宅舊址。

《沂州志》載:“在州治西南王右軍故宅……宮基及曬書檯,殿西山牆,每當日夕迴光返照,紅映可觀,雖地之聳高,實靈氣所鍾雲。”“永嘉之變”後,王氏南遷,其故宅改為佛寺,唐代稱為“開元寺”,北宋為“天寧萬壽禪寺”,南宋為”普照禪寺“。金皇統四年(1114年)普照寺擴建時,刻有《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即《集柳牌》)。該寺毀於日軍炮火。“普照夕陽”勝景隨著2003年普照寺的修復,有再現於世。舒祥有詩讚曰:

碧玉摟頭日未沉,幾家殘照半城陰。

斜分寶剎千層影,光燦瑤龕百丈金。

歸雁攜雲投北浦,啼猿迎月上東林。

柴門欲掩詩僧定,坐向閒庭抱膝吟。


蒼山疊翠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蒼山,位於臨沭縣城東北5公里處,海拔394.7米,面積3平方公里。《沂州志》載:“在州東九十里,巔上可瞰東海,高插雲際,雲霞四起,層巒五色,朝夕遠觀,殊為佳勝。”《臨沭縣誌》亦載:“……山後懸崖壁立,山前峰巒嵯峨,林木蔥鬱,為古琅琊八景之一,稱‘蒼山疊翠’。”此為琅琊八景中現存最完整的一處景觀。山上林木蔥蘢,蒼翠欲滴,隨著山勢起伏,層層疊疊,濃淡有致,因有“疊翠”之譽。明代舒祥有詩曰:

好山面面削芙蓉,吐雲摩雲勢更雄。

數疊好峰青列戟,幾層晴嶂碧連空。

巍峨低視淮陰小,突兀高聯泰嶽崇。

日暮捲簾看昳色,滿天佳氣雨濛濛。

泥沱月色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沂州志》載:“(泥沱湖)在周南二十里,中有圓洲,夏秋菱荷並茂,月色泛舟,洲上香氣四來,花氣拂人,宛如仙境。”《臨沂縣誌·湖泉》亦載:“泥沱湖,城西南十八里,周十餘里,水環如靜,俗稱‘泥沱月色’即此。夏秋水漲,自魚梁溝入涑水。”泥沱湖,乃常年積水湖,雖大旱不涸。湖中的圓洲名“湖臺”,據考系原始社會後期墓葬遺址,土具五色,與當地土質不同,當系從外地運入。相傳近代琅琊王氏曾在此築亭榭,闢為別墅。歷代設王羲之祭田於臺上,從不徵稅。每當夜晚晴空,泛舟湖中,月到天心,深印湖底;漁歌互答,鷗雁翔集。“泥沱月色”成為境內名勝,聞名遐邇。

清朝末葉,湖底淤高,積水日淺漸成一片窪地。《續修臨沂縣誌·實業》記載“民國三年,八塊石村民王中庸等提議開溝,地方人多難之者,事遂未果。延至六年,其議始行,按地出夫,開溝鑿石,由湖底迤西北輸入魚梁溝,流入舊涑。百餘頃之窪田水害遂除。”自此,“泥沱月色”美景湮沒。泥沱湖舊址,即今羅莊區雙月湖。舒祥有詩讚曰:

夜半銀蟾印碧流,澄澄波底一輪秋,

分明水府開金鏡,彷彿天河浸鬥牛。

宿雁不驚磯上客,潛魚還避渚邊鷗,

漁郎隔岸相呼語, 盡是蘆花暗釣舟。

神峰積雪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神峰山,又名文峰山,在今蒼山縣境內,面積4.5平方公里。此峰東戴積雪,經春不融,積雪融盡,白石盡露,遠處觀之,仍如皚皚白雪,故有“神峰積雪”之稱。《沂州志》記載;“神峰山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下有季文子墓,並祠。祠右有清泉湧出,巖下繞屋流響,如環佩。樹林蔥菁,入之如神仙洞,今有龍興觀。山陰雪積四時不消。”山陰有古鄫國遺址。舒祥有詩曰:

細認奇峰似來真,亂山高下 如銀。

冰封石竇流泉斷,峰角林叢折竹頻。

萬木低斜無宿鳥,一歧平滿少來人。

東君夜到知消息,開遍梅花幾樹春。


孝河凝冰

臨沂舊時“琅琊八景”今安在?

景觀在臨沂城北12.5公里處的白沙埠鎮孝友村前。

《臨沂縣誌·山川》載:“孝感河源出城北桃花嶺,東南經孝友村,王元公之故里,河,所由名也。”孝河,又名孝感河,因王祥(王元公)臥冰求鯉而得名。《晉書·王祥傳》載:“祥性至孝,早喪親,繼母朱氏不慈,數譖之……母嘗欲生魚,時天寒冰凍,詳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而且使臥冰處仍有約兩平方米可容納一人的地方,雖嚴寒而不結冰。“孝河融冰”的美傳今天已被揭開謎底,原來“王祥臥冰處”下臨深潭,有一小溫泉在下。

舒祥有詩讚曰:

鎮日東風鼓翠瀾,長河吹遍水如乾。

銀屏皎潔連川合,碎玉稜層映月寒。

堤畔鷺聯飛始見,波心魚隱釣猶難。

王祥一去千多載,留得冰模與後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