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去過很多的山,沒有哪一座能像武夷山,讓我如此著迷,願意用一生去攀登和仰望。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從未謀面的祖父,民國時期往返福建與鉛山的茶商,古道上雲霧般出現和消失的身影,是幾十年縈懷於心的巨大謎團。武夷山如同我生命的源頭,曾多次來到這裡,看一棵百年老茶樹上那一片神奇的葉子;喝一盅涅槃後泡出的金黃色茶湯;尋訪祖父走過的古道,嗅一嗅生命本源的氣息,追溯家族丟失近百年的基因密鑰。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春天,我再次來到鉛山武夷山鎮,則是為尋找農墾印跡而來。在人們印象裡,武夷山似乎只屬於福建,其實鉛山武夷山和福建武夷山,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分處武夷山脈的南北兩麓。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從前,鉛山縣城人家,孩子到了婚齡,家長便想方設法託人到武夷山買木材做傢俱。用武夷山的香菇、筍乾、茶葉送親友,尤其送給上海朋友,是極有面子的禮物。那時,我想象中的武夷山,是要坐很久的車,翻過很多很高的山才能抵達的深山。山裡有鳥獸出沒,有飛泉流瀑,有參天大樹,林子裡到處瀰漫著植物的香氣。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在這個寂寞荒涼的深山裡,1957年數百名上山幹部,次年近千名共大學生的湧入,作為墾殖總場所在地石壟,頓時成了人聲鼎沸的小上海。總場以外,是散落在方圓幾十公里深山裡的分場、村落,當年的上山幹部,很快分流到各個分場工作。共大學生們,學制半工半讀,也分期分批在這些地方參加勞動。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從石壟到篁村、西坑、桐木關;從武夷山鎮到烏石頭、下渠、王村、桃樹坪。印象中的山高水長之地,在林子、竹子這些“墾二代”們的引領下,本就處處風景的武夷山區,愈發靈動起來。山路盤旋崖壁嶙峋,崖邊旁逸出一樹樹高山杜鵑,宛若嬌羞的山裡妹子好奇打探。繁花粉嫩,花瓣飄落清泉,中華蟾蜍小蝌蚪們,誤把花瓣當媽媽,在水裡列隊划著逗號,快樂遊走。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墾二代”們身上標籤既特別又普通,父輩武夷山老一代農墾人,他們現有身份:書記、鎮長、場長、村書記等等,標籤下流動著純正的農墾血統。驚訝他們的大腦和血管如同真人版高德地圖,精密標識這片莽莽原始森林的經緯度,隨時可對山間古道、茶園、林場,村落、廢棄知青點、下崗工人創業民宿的準確定位。他們的心思裡,裝滿父輩創下的農墾基業,如何在改制和市場經濟的大潮裡,保全現有資源發揮新的效益;如何引進資金和項目,修路、修停車場、旅遊開發,為山民造福。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回望五十年或更遠,他們的父輩,是來自各地上山下鄉幹部中的一員,是武夷山共大里最早的學員,是從北京部隊拖家帶口返鄉紮根農墾的軍人。蹉跎歲月彈指揮間,他們從青春年少到發蒼齒搖,一點點將昔日荒山變綠州,用曾經的叱吒風雲,換取六十年農墾舊貌新顏。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如今,他們老了走不動路了,拿著3千左右的退休金,卻不抱怨不失落。或許這一路走來,他們失去過不該失去的失去,尚未得到應該得到的得到,卻有山一樣的胸襟,岩石一樣的剛毅,淡看人生,莫言箇中滋味。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春雨霏霏的早晨,我在武夷山鎮見到這些老人,一些八、九十歲高齡長者,武夷農墾大軍裡最早的墾荒人。聽他們的故事,看他一路走來的樣子,你會心潮澎拜,也會低落壓抑。其實山的脈搏、農墾的歷史和人的一生很相似,從來都是如歌的行板,緩慢中有高潮低谷。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上山下鄉,就讀共大,加入農墾大軍,短暫青春過後是漫長的一生。他們種油桐樹、杉樹,砍毛竹、“放羊”、養豬、種菜……年復一年,映山紅、杜鵑、山茶各種花開花謝,更多的時候陪伴著荊棘、茶苞、醡漿草。在這萬木蔥蘢百草皆繁盛的深山,他們只需一塊很小的繁盛。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坐在我面前92歲高齡的餘志幫老人,曾經是帶領數百名工人的綜合分場場長,他手下的泥瓦匠、鐵匠、裁縫、剃頭匠,包羅著墾殖場的建築和服務。老人最大的孩子也在墾殖場工作,如今老兩口生活獨立自理,老人每天還可以喝二兩酒,開著代步車四處走動。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西坑“桐木農家”民宿,主人肖南英夫婦都是墾殖場工人,90年代改制後下崗後,他們不依賴政府,自主創業謀生。跑過運輸,在廣東做過出租屋生意,幾經輾轉還是看好家鄉旅遊開發,回到西坑村開辦了當地最早的民宿。山區民宿季節性強,淡季3、4月份他們做茶葉,夏天旺季為進山避暑的客人提供食宿,生意最好的週末,收入可達2萬。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民宿後面老屋裡,住著肖南英父母,老父親肖文山已經94歲高齡,老倆口自己做飯洗衣服,相互照顧。老人58年在墾殖場運輸隊,經常走幾十裡山路,挑茶葉、筍、鹼水(毛竹灰)到紫溪、河口,又從外面挑米、醬油生活品進來。鋸板廠成立時是大鋸臺技術工人,工種危險卻做得得心應手。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退休三十多年的老人,耳不聾聲音洪亮聊著往事,並不渾濁的眼睛裡,閃回著當年挑150多斤茶葉在山路上行走的畫面 。那時的山更幽,路更陡,經常有蛇、狼出沒,但依然可以健走如風。老人愧疚如今再也挑不動了,盒子裡找不到當年的榮譽證書,頗有些失落。其實比起寫在紙上的溢美之辭,老農墾人身上的堅韌不拔,獨立不依附的精氣神,更能打動我。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幾十年經歷種種,這座山給予了他們最深情的的回饋。留下垂垂老矣尚能飯否的健康皮囊,堅強、知足的內心,感恩社會、體恤子女的善良。他們的一生,猶如武夷山峽谷發達的水系,王村河、石壟河、岑源河,積蓄山的堅毅水的透明,奔向大地的廣袤與海洋的遼闊。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武夷山農墾人,就像是駐守城池的將士,桐木關、溫林關,總有一關讓你用盡全力。漫漫人生路,總有一段讓你熱淚盈眶。

江西武夷山,藏在崇山峻嶺裡的農墾故事,日漸老去的深山墾荒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