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繕巴黎聖母院,關乎它的三種未來

維克多·雨果曾將巴黎聖母院比喻為“石頭的交響樂”:“這座可敬的歷史性的建築的每一個側面,每一塊石頭,都不僅是法國曆史的一頁,而且是科學史和藝術史的一頁……簡直就是石頭的波瀾壯闊的交響樂。”

巴黎當地時間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重大火災,雖然巴黎聖母院主體結構被“拯救”,但頂部塔尖倒塌,左塔上半部被燒燬,部分玫瑰花窗也被摧毀。

4月27日,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王海松做客寶山行知讀書會,開講《巴黎聖母院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如何修缮巴黎圣母院,关乎它的三种未来

4月27日,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王海松做客寶山行知讀書會,開講《巴黎聖母院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活動主辦方 供圖

“巴黎聖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築,始建於1163年,1345年全部落成,歷時180多年。”王海松介紹,“巴黎聖母院西立面嚴格按照黃金分割比,其整個立面與被壁柱、裝飾帶分割而成的8個矩形單元為相似形,且同為黃金分割比的矩形,看上去和諧、勻稱,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築中最美妙、最迷人的。”

巴黎聖母院於1163年奠基。最早建造的是歌壇,隨後是中殿和十字耳堂西側。西立面是在公元1200年建成的,後部的尖塔直到1245年才完工。十字形耳堂的北立面約完成於1250年,南立面在8年後動工建造。教堂的全部工程於1345年最終完成。

1831年,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出版小說《巴黎聖母院》,所引起的反響超越了文學領域,以至於人們發起募捐來拯救聖母院。1842年,巴黎聖母院修繕工程的競標結果公佈,由修復聖禮拜堂時協助費里克斯·杜班的讓·拉蘇斯和剛剛30歲但已經負責維孜萊教堂修復的維奧萊-勒-杜克主持修復工作。

1844年至1864年,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工作大刀闊斧地展開了:修復立面、拱座和飛扶壁,立面石材被大量替換;修復了君王走廊的群雕、正門、滴水嘴、頂端花飾、怪物雕塑和小尖塔;修復了屋頂和鉛皮覆蓋的屋脊裝飾、中部尖塔和南北塔樓的鐘樓;恢復了中世紀式樣的彩色玻璃窗,溼畫法的壁畫,1403年的管風琴和1730年的管風琴箱,以及所有的傢俱;重建了聖器收藏室和長老會堂……1844至1864年間修復雕塑和彩繪玻璃,併為聖母院加蓋了90米高、雕鏤著精美花飾的尖塔。

王海松表示,勒-杜克在而立之年領銜這一修復工程設計,通過縝密的考證和推理,提出了不抱殘守缺,創造性修復的思想,以重現歷史建築原初的精神風貌,與中世紀的偉大工匠跨時空對話。“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壯舉。”

如何修缮巴黎圣母院,关乎它的三种未来

巴黎聖母院 東方IC 資料圖

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就宣佈,巴黎聖母院肯定要重建,“因為它是我們的文學,是我們的藝術,因為他是法國人的全部想象力的代表。”

馬克龍也表示爭取在5年內完成巴黎聖母院的重建工作,他還稱:“可以考慮加入現代建築的元素”。然而馬克龍想要重新設計巴黎聖母院的想法引起法國內外的巨大憤怒。一位法國政客稱:“我們需要完全尊重法國的傳統,現代藝術讓我懷念過去的藝術”。

4月18日,媒體傳出法國將針對巴黎聖母院的修繕展開國際競賽,遴選合適設計方案和建築師。“我覺得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巴黎聖母院的未來。”在王海松看來,巴黎聖母院只有三種未來:不修,保留殘缺;修,照原樣復原;修,但不按原貌,允許適度創新。

在他4月24日的課堂上,近一半的同學主張將巴黎聖母院修復原樣,剩下的同學再分為兩撥,一部分主張應該不修,維持現狀,另一部分主張重新設計巴黎聖母院被摧毀的部分。

反對原樣重建的同學認為,雖然現代修復技術有能力復原巴黎聖母院,但歷史建築有靈魂,做贗品沒意義。這讓人想到“忒修斯之船”——一艘古船每次維修時都更換了一塊船板,等到每塊船板都被替換了,它還是原來的那艘古船嗎?

而支持重建的同學認為,歷史建築其實都是經過幾百年、上千年的不斷翻建、擴建、修復而來的。又比如“人體細胞更新”——人體內各器官的細胞在不斷更新,半年之內會更換98%的細胞。那麼,半年後的你還是你嗎?

王海松稱,以約翰·羅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為代表的“歷史保真派”,強調歷史建築本身的年代價值和歷史痕跡,反對為風格統一的修復,認為修復不應定格在特定風格,而應建立在對存量評估的基礎之上,模仿歷史風格會造成古蹟真實性的喪失,新舊應有所區別。

而以法國建築師維奧勒-勒-杜克為代表的“風格式修復派”,主張根據原建築師的構思出發,用類似的手法進行完善、甚至是再創作。提出了不應抱殘守缺,而要創造性修復的思想,以重現歷史建築原初的精神風貌。

“我個人的觀點是火後的巴黎聖母院應該被修復。作為世界文化的瑰寶、法國文明的驕傲,巴黎聖母院的形象已經根植於民眾腦海之中,必須被延續。其次,現代科技的發展,讓建築師、藝術家們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實現他們的想法,古老聖母院的修復不應該排斥合理技術的使用。”王海松說,“當然,巴黎聖母院的結果,很少的部分掌握在專家手中,大部分是掌握在民眾的手中,而且是腦子清醒的民眾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