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產自銷,華為2萬員工轉崗不屬實,這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企業越大,各種負面消息也就越多,最近,更是有不具名的媒體報道:華為有2萬員工轉崗的消息。對此消息,最近華為也是正面的回應了一下,表示了並不屬實。而對於網上所傳言的,華為有2萬名CNBG員工轉崗到CBG崗位這件事情,雖然說華為表示了並不是真實的消息,但是,對內部員工轉崗這件事情,任正非卻是表示非常的支持。

自產自銷,華為2萬員工轉崗不屬實,這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說到CNBG和CBG,可能有一些人不太瞭解這兩個崗位代表了什麼意思,簡單說一下。首先,CNBG代表著運營商業務群,主要負責的是面向電信運營商的業務,而CBG表示的是消費者業務群,負責的主要工作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業務,也就是我們普通所說的手機銷售。

自產自銷,華為2萬員工轉崗不屬實,這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為什麼最近會有消息傳出來這種說法呢,主要還是因為,根據華為2018年的財政報告的情況來看,可以發現,去年,華為的主要收入群體是來自於消費者業務營收。對比往年來說,可以明顯的看到了消費者業務增長了非常多,同比來看增長了45.1%。而相對來說,往年表現的比較好的運營商業務卻出現了下滑狀態,雖然說下滑的不多,只有1.3%,但也可以看得出兩者之間的增長比例已經調換,開始有所變化,這也是網上會出現這種“假新聞”的原因。

自產自銷,華為2萬員工轉崗不屬實,這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而且,華為內部也一直表示,公司內部會有支持內部崗位調動的機會,基本上華為每年都會有超過1萬元的員工,會在公司內部的各個崗位流動,無論是從CNBG到CBG還是從CBG到CNBG都是有的。但並不像是網上所說的,一味的只是將員工調動到了CBG業務。而且對於華為內部來說,在早之前,華為在誓師大會上就已經表示了會重點的改革的CNBG以及CBG這兩條線。同時也非常的鼓勵員工們進行調崗,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這樣既可以避免過度招新,又可以避免過度裁員,對公司內部的發展也是非常的不錯的。

自產自銷,華為2萬員工轉崗不屬實,這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不過,從目前華為的財經報告顯示來看,也說明了運營商業務線逐漸的開始成熟,話語權也有了,也就慢慢的減少了人員需求。所以會開始轉戰到了業績上升期的消費者業務線,給消費者業務線增加動力,這對於華為的發展來說目前也算是蠻正常的了。

自產自銷,華為2萬員工轉崗不屬實,這是企業成熟的表現

而且這對華為來說,也算是做的非常對的一件事情,畢竟,如果一個公司可以的話,必然是要培養出員工的多樣性,如果銷售員工不知道生產員工為了生產拼命幹出效率的勞累,生產員工不知道銷售員工因為品質銷售的難處。那麼員工之間的溝通以及理解度將會變低,只有讓每員工在每一個崗位上體驗,自產自銷,才能讓員工意識到負起責任,團結一致,提高品質效率的重要性。而只有提高品質效率,才能夠更好的為公司盈利。這也許也是華為真正希望所有的員工能夠做到的一點,也希望在這樣子的變革之中,華為能夠更上一層樓,越做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