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T”相當於多大的自然吸氣排量?

手機用戶54717344248


您指的是動力表現吧?1.2T發動機可以理解為1.2L發動機+渦輪增壓,它的排量還是1.2L。

渦輪增壓的主要作用就是通過渦輪增壓器提高發動機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和扭矩,一臺發動機裝上渦輪增壓器後,其最大功率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


這裡我們統計下市面上常見的1.2T發動機表現:

1. 豐田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16Ps、最大扭矩185Nm;

2. 大眾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10Ps、最大扭矩200Nm;

3. PSA 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36Ps、最大扭矩230Nm;

4. 雷諾-日產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17Ps、最大扭矩190Nm;

5. 一汽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42Ps、最大扭矩204Nm;

6. 江淮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22Ps、最大扭矩200Nm;

7. 奇瑞1.2T發動機:最大功率132Ps、最大扭矩212Nm。


從這幾款發動機看,最大功率在120Ps左右、最大扭矩在200Nm是比較正常的表現。就這個表現,是要好於大多數1.5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


比如大眾EA211 1.6L發動機最大功率110Ps、最大扭矩155Nm;通用L2B 1.5L發動機最大功率114Ps、最大扭矩143Nm;福特CAF479Q1 1.5L發動機最大功率110Ps、最大扭矩140Nm;本田L15B 1.5L發動機最大功率130Ps、最大扭矩155Nm;馬自達 P5 1.5L發動機最大功率117Ps、最大扭矩148Nm。

總之,1.2T發動機大致在1.8L~2.0L的水平。不過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特性和自然吸氣的不一樣,一來渦輪增壓發動機比不上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平順性(渦輪遲滯)、耐用性(維護成本高),再者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與一些同排量的自吸發動機相比,有些時候油耗反而會有所上升。


這主要是因為渦輪發動機在工作過程中需要根據進氣量來進行比例噴油,但渦輪發動機的實質就是提高進氣量。

當然了,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組合,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排放標準和動力難以調和的問題,如果換成三缸機,油耗的問題也能緩解一些。


東拉西車


除去性能車,從功率、扭矩和駕駛動力感受等方面來說的話,比較好的直噴、雙噴射汽油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的換算係數大約是1.55到1.8,少部分設計優秀的發動機甚至能到2左右:

1.0T 約相當於 1.6 - 1.8L 自然吸氣

1.2T 約相當於 1.8 - 2.0L

1.4T 約相當於 2.0 - 2.2L

1.5T 約相當於 2.2 - 2.5L

1.6T 約相當於 2.3 - 2.7L

1.8T 約相當於 2.4 - 2.8L

2.0T 約相當於 3.0 - 3.5L

2.3/2.5T 約相當於 3.5 - 4.0L

看各家調教和技術基礎水平。

比較一般的直噴發動機(或高功同型號的低功版)、大部分電噴發動機,換算係數大約1.3到1.5:

(重點看上面這幾個定語,其實很多人接觸的T動力都在這個範疇,你就別看上面那些比較好的發動機的數據了)

1.0T 約相當於 1.4 - 1.5L 自然吸氣

1.2T 約相當於 1.5 - 1.6L

1.3T 約相當於 1.6 - 1.8L

1.4T 約相當於 1.8 - 2.0L

1.5T 約相當於 2.0 - 2.3L

1.6T 約相當於 2.2 - 2.4L

1.8T 約相當於 2.3 - 2.5L

2.0T 約相當於 2.4 - 3.0L


天國藍山


1.2T秒殺1.6趕超1.8自吸應該不難!當然還要看誰家的“心臟”。不是隨便一臺1.2T就能帶你ZB帶你飛。自從渦輪增壓技術的貫入,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地位屢屢受到“撼動”。對於我來說1.2T排量著實的微小。但是市面上卻有著不少配裝1.2T的“小鋼炮”,所以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看,順便探討一下,1.2T渦輪增壓發動機,當代相當於多大排量的自吸發動機。

提到1.2T就不得不說說標誌雪鐵龍的PSA1.2T

據說標誌和雪鐵龍搭載的這臺1.2T,是PSA集團耗資幾十億研發出來的。包括法國標誌308S、408以及標誌C4L在內的幾款車型,都搭載著這款神乎其神的發動機。PSA1.2T被壓榨出136Ps馬力,最大功率為00Kw,匹配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PSA1.2T峰值扭矩能達到230Nm!說實話這樣的數據基本上比肩一些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2.0自然吸氣發動機。 PSA採用渦輪增壓技術和缸內直噴技術,賦予這款發動機高性能、低油耗、超平順三大核心優勢。2017年舉行的“國際年度發動機”評比中,PSA1.2T當之無愧的獲得“2017年度最佳發動機”大獎,並且蟬聯三屆!

大眾EA211緊隨其後,老驥伏櫪有擔當

1.2T在大眾EA211系列中可謂老驥伏櫪,雖然只有1.2L的排量,卻依然採用4缸佈局還是比較有誠意的。雖然在功率和扭矩輸出方面遜於PSA1.2T,但是進行輕量化的EA211除了缸體以外,其餘部件均採用鋁製,其重量不足100Kg,新款大眾高爾夫就搭載了這款1.2T,最大馬力為110Ps,最大功率為81Kw,峰值扭矩達到200Nm。2000-3500rpm再能喚醒渦輪增壓器,現在看來的確有些過時。好在其它方面調校的還算成熟。然而,匹配的7速雙離合變速箱讓它在加速比方面,要優於PSA1.2T,叫它“小鋼炮”仍然名副其實。

豐田D-4T表現穩定,值得推薦

豐田的DT-4系列除了搭載在新卡羅拉上,DT-4也是豐田很少染指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傑作。DT-4最大馬力為116Ps,功率最大為86Kw,峰值扭矩為185Nm。據說DT-4在1500rpm時的動力,就能趕超許多1.8L發動機。另一方面DT-4號稱解決了渦輪遲滯的問題,應該是豐田縮小了渦輪增壓器所致,DT-4在渦輪介入方面,明顯優於同類型12T品牌。作為日系車的“頭牌”,這些成績不足為奇。


棟哥遊記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1.2T渦輪增壓發動機相當於多大的自吸排量。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舉1.2t車型幾個例子吧。卡羅拉1.2t最大功率85千瓦,最大扭矩185千瓦。大眾高爾夫1.2t,最大功率85千瓦,最大扭矩200牛米。標緻308,1.2t最大功率100千瓦,最大扭矩230牛米。這幾款車型分別代表了日系,德系和法系車對1.2t發動機的調教水平,其中法系的1.2t動力參數最大,100千瓦和230牛米,基本上已經達到了408上那臺1.8升自吸發動機的水準,102千瓦,172牛米。再看速騰的1.6升自吸發動機的參數81千瓦,155牛米。卡羅拉1.6的參數則為90千瓦和154牛米。

通過對比主流的1.2t和1.6升,1.8升自吸發動機的動力參數不難發現,1.2t的動力水平已經完全達到或超出了1.6升發動機,基本上和1.8自吸的水準相當。所以實際情況大致是1.8l>1.2t>1.6l。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比較,但在初段表現和高速上顯然還是排量更大的1.6升和1.8更顯優勢,基礎排量較小的1.2t在初段渦輪沒有完全介入之時,只想當於1.2升自吸,所以在起步階段動力偏弱。如此小的排量在高速上動力衰竭情況也會更加明顯。同時渦輪遲滯和動力銜接不暢等問題比較明顯,有較強的突兀感,很大程度上影響駕駛舒適性。排量更大的自吸發動機動力輸出則更加平順線性,可控性和舒適性更高,高速底氣也會更足。發動機穩定性和故障率也更低。

如果在1.2t和1.6或1.8升自吸之間選擇我更偏向1.6或1.8自吸。


李老貓說車


1.2T就是1.2T,沒有相當於多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說法,也不能這樣去換算,完全沒有意義。1.2T加8顆渦輪它也是1.2升排量,5.0L自然吸氣發動機,就是5.0L排量,排量大小和加不加渦輪沒有直接的關係!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工作方式不同,駕駛起來的感受也不一樣。很多人會覺得渦輪增壓發動機加速很快,感覺起步的時候非常有勁兒。那是因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工作方式,造就了這種現象。


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優勢在於低轉速高扭矩輸出,自然吸氣發動機則需要拉高轉速才能獲得更大的扭矩。因為發動機的扭矩有特定的轉速區間,對於單渦輪增壓發動機來說,幾乎不太可能在全轉速範圍內都可以保持高扭矩輸出。除非是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輸出才可以持續在一個很大的轉速範圍。

目前家用車渦輪增加介入的轉速比較早,基本在1500rpm就已經開始介入了,最大扭矩和馬力基本在2000rpm左右開始達到峰值,一直到4000rpm左右才會結束。這個轉速範圍,正好是我們日常駕駛時所經常用到的轉速區間。所以大家會感覺渦輪增壓發動機車型起步的時候很有勁兒!但是這股勁兒一般來的比較突兀,消失的也比較突然,過了特定的轉速區間,發動機再想發力就很難了。


但是自然吸氣發動機則完全不一樣,轉速越高,動力越猛,而且排量越大,氣缸數量越多,動力就越彭拜,越線性。這也是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魅力所在,動力踩多少有多少,轉速超過3500rpm之後,再往上踩就感覺跟變了一個車似的。大排量發動機高亢的聲音、線性的加速,是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所無法比擬的。

巖哥的觀點: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發動機之間,沒有太多可比性,在國內,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是趨勢,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會慢慢被邊緣化。如果您只是家用代步的話,排量越小越好,三缸車也無所謂。如果想玩兒車,追求性能的話,還是大排量發動機過癮!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和點贊!


巖哥侃車


正常情況下,1.2T發動機的功率要大於1.6L自吸發動機,有的甚至能與1.8L基本相當,這最主要看廠家的技術水平了,每個生產廠家對發動機的調效是不一樣的,最直接的表現是每循環的噴油量的不同,噴油量不同,發動機的做功就不同,所以動力的輸出就不一樣。


1.2T發動機在低速時就是一臺1.2L自吸發動機,當發動機轉速達到1500-2000轉時,渦輪才能介入,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功率隨之提高,所以在低轉速區間,排量大的自吸發動機的優勢更為明顯,當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轉速達到1500轉以上時,其優勢才開始顯現,但當渦輪介入時會有1-2秒的遲滯現象,而後動力會突然爆發,這讓人感覺有一種頓挫感,降低了車輛的舒適度,而自吸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則非常線性、平穩。

生活在大城市的消費者,普遍存在堵車現象,發動機會更多的處於低速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最大功率相同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油耗就會更低,因為在低速時它相當於1.2L的自吸發動機,一定會比最大功率相同的1.6L發動機省油。



渦輪增壓發動機有很多優勢,不過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比自吸發動機要短,因為在渦輪增壓啟動後發動機的最高溫度可達900-1000°,長期在高溫下工作的發動機,各部件的損耗比較大,勢必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生活點點觀


看了網友的回答,大部分人應該根本不瞭解渦輪增壓,或者說評論的或許就沒開過渦輪增壓就妄加評論,渦輪始終從你打火那一刻就是開始工作的,只不過有個峰值轉速區間,一般現在好的合資車,比如大眾,通用,在1300---1700就達但最佳扭矩,而扭矩決定的是車費動力,1.2t壓根不存在市區就不行了,不發揮渦輪的問題,我舉個例子,1.5t發動機吧,250扭,169馬力,這個可以說是1.5自然吸氣的將近高出60馬力,百公里1.5自然吸氣提速12秒,但是渦輪增壓輕鬆8.8秒完成,而且動力也是隨叫隨到,2.0自然吸氣的車是望塵莫及。169馬力的渦輪發動機換算成自然吸氣是2.2---2.3之間的動力。不管是提速,後段加力那都非常好


我是粉刷匠粉刷本領強


簡單的說明一下,1.2t的意思是1.2L的發動機搭載1一個渦輪。題主的意思應該是1.2t的發動機馬力相當於自然吸氣多大的馬力。

這個之間的轉化是沒有絕對界限的,但是我們可以通俗的理解為1.2T的馬力相當於2.0自然吸氣的發動機。

在消費者看來,排量越大車就越好,當然也就越有面子。當時從動力上來說,從科學上分析,並不一定。比如F1的發動機排量只有1.6L,但是排量8.0L的布加迪都追不上它。而且現在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了,很多車企都放棄大排量的發動機了,轉而向小排量的發動機發展,所以不管是燃油經濟性還是呈現出來的科技含量,小排量的發動機都將是未來的主導。


C位車道


發動機的動力給人的直觀感受是通過扭矩來體現的。

扭矩的大小就是帶給你加速度大小的感覺。

而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特點和自然吸氣發動機相比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圖中,黃色曲線代表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藍色代表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扭矩。

隨著發動機轉速的增加,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到1500轉就達到了最高點,然後就不會再增加了。

而自然吸氣發動機在3000轉才會跟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扭矩相當,之後還會緩慢增加,一直到4000多轉才會達到最高點。

下面就駕駛感受談一下它們之間的差別,假設就你所言的1.2T渦輪增壓發動機。

換成駕駛時候的感覺大概就是這樣:

極低速的時候,1.2T跟1.2的排量的感覺一樣,有點弱。

速度起來以後渦輪開始介入,大約20左右公里的時速吧,動力水平一下就上來了,加速的感覺跟2.0的排量也差不多,隨著速度越來越快,達到100公里的時速時,加速感就不那麼明顯了,這時候跟1.8的也就差不多了。

當130公里以後的時速時,你會發現發動機在咆哮,而加速度就像沒有了似地,這時候跟1.6的排量幾乎一樣了。因為1.2T的功率跟1.6的功率幾乎相當,在車速較高的時候,最大功率的限制效應就比較明顯了。

總之就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加速感受是隨著速度的不同而不同的。

這很難直接用自然吸氣的排量來與之對比,我只能說如果用最經常行駛的速度40~80之間來衡量,它跟1.8的自然吸氣接近。


你需要更多的高能瓦斯


曾經渦輪增壓離我們是那麼的遙遠,小鋼炮也只是幻想,但是隨著汽車的發展進步,渦輪增壓技術開始逐漸普及,而節能減排,小排量車型的興起,更是推動了更多小鋼炮的誕生。

大眾、標緻、馬自達等等一系列玩家紛紛入局,1.2T也成為當下的主流車型,那麼1.2T的車型到底能否滿足日常使用,這個小鋼炮能抵得上多大排量自然吸氣?

通常情況下來看,1.2T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功率大於1.6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功率是沒有問題的,有的甚至能媲美1.8L—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各廠家的技術差異。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一些技術上,擁有缸內直噴技術或者分層燃燒技術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肯定就會更強勁。

甚至有人指出,帶T的發動機與自然吸氣發動機換算大體是:帶T的1L增加0.3—0.35左右;照此:1.2T=1.56自然吸氣,相當於1.5-1.6自然吸氣。當然這個只是大家普遍的一種粗略算法而已。

所以說非要給個定性的數字其實挺難的,不同車型肯定會有所差別,因為每個廠家對於發動機的調校是不一樣的,調校不同,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每循環的噴油量就不同,噴油量不同,發動機做功就不一樣,動力輸出也就不一樣。

我們以大眾的1.2T為例,大眾的1.2TSI除了擁有缸內直噴技術,還有一個優勢是它的四缸結構,同時配備了全鋁缸體、正時皮帶、雙可變正時氣門以及雙迴路冷卻系統。這些技術使得該發動機具備質量更輕,噪音更小、油耗更低的特性。所以才能夠完全媲美1.6L自然吸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