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響水爆炸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已轉入常態應急階段

生態環境部:響水爆炸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已轉入常態應急階段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4月29日,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目前,響水“3·21”爆炸事故周邊環境質量持續穩定達標,環境風險總體可控,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已轉入常態應急階段。生態環境部將繼續指導地方做好事故汙染水體、固體廢物應急處置工作,防止造成二次環境汙染。

“截至4月26日8時,已處理汙水約19.9萬立方米。據專家估算,事故現場仍有約9.9萬立方米汙水需處理,不考慮降雨等情況可能造成的汙水量增加,預計5月底前基本處理完畢。”劉友賓告訴記者,根據專家建議,當地採取園區就地和外運處置的方式對危險廢物進行處理。截至4月26日,現場處置431.13噸,轉運處置511.1噸。

劉友賓介紹,江蘇響水爆炸事故發生後,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多次作出批示,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彙報,進行研究部署,並親赴事故現場,查看了解情況,要求切實防止次生災害,確保生態環境安全。事發當日,翟青副部長帶領工作組趕赴現場,指導督促地方政府開展事故環境應急處置工作。

從事故發生至今,生態環境部工作組及相關專家持續在事故現場開展工作。江蘇省生態環境部門對事故周邊區域大氣、地表水持續開展了應急監測,相關監測結果和處置情況均已通過江蘇省、鹽城市相關方面進行發佈。

劉友賓稱,針對事故爆炸大坑廢水及園區內受汙染河渠的高濃度汙水,生態環境部工作組按照“工藝可靠、技術可行、工程易實施”的原則,分別研究制定了預處理工藝方案,並指導地方對汙水處理設施進行改造。

此外,經濟觀察網記者從鹽城市委市政府官方發佈平臺“鹽城發佈”上獲悉,響水“3·21”爆炸事故發生後,公安機關立即開展調查工作,並於3月23日立案偵查。已對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名負有重大責任的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鹽城市委市政府表示,下一步,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偵查工作力度,對涉嫌犯罪的一查到底,依法處理。

根據國務院江蘇響水天嘉宜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調查組調查工作進展和公安機關偵查,4月15日,公安機關對江蘇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及為該公司相關項目作虛假評價的中介組織涉嫌犯罪的17名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截至目前,共有26名犯罪嫌疑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