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什麼不事先告知德國?

白楊樹下談歷史


日本偷襲珍珠港,事先告訴了希特勒。這麼大的事情,東條英機就算再瘋狂,還不至於事先不告訴德國。

一直以來網上流傳的說法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沒有告訴希特勒,導致希特勒在事後勃然大怒,大罵日本愚蠢。然而根據《第三帝國的興亡》的大量資料記載,真實的歷史並非如此。

珍珠港事件之前,日本高層認為對美開戰已不可避免,而此等大事若不告訴德國,會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假如德國不對美國宣戰,日本單獨開戰,日本就虧大了)

於是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一個月前,緊急召見了德國駐日大使歐根奧特。這次召見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極力同德國達成協議,共同對付美國,並且承諾各自不單獨跟美國媾和,兩國一起承擔戰爭的後果。

當時由於德軍進攻蘇聯不利,希特勒希望日本參加對蘇聯作戰,而不是對美開戰。但日本的回應卻是必須馬上討論德國是否會推遲對美作戰,藉口不提蘇聯問題。

11月21日,德國駐日大使歐根奧特將這個情況彙報給了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裡賓特洛甫的回覆是這樣說的:戈林認為如果德國或者日本有一方已經陷入對美戰爭,另一方一定不會實現單獨和平。

到了11月28日,裡賓特洛甫在柏林召見了日本駐德大使渡島支廳,他對渡島保證:如果日本對美開戰,德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同美國實現單獨和平,並且德國還會給予日本支援。這是元首的意思。

這也就證明,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不僅知道,而且還是支持的。(其實日本人襲擊珍珠港的時候,德日之間還沒有籤協議,這只是日本人的單方面行動,德國可以不需要對日本承諾什麼了,不過希特勒依然對日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說到這裡,有人就很好奇了。希特勒不是希望日本打蘇聯嗎?怎麼突然又支持日本去招惹美國了呢?

其實這不是希特勒的臨時起意,他做出這個決定是有原因:

首先,希特勒對滅掉蘇聯很有信心。

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受挫後,希特勒認為這只是一次小失敗,依然樂觀自信的認為德國可以靠自己的實力解決蘇聯,日本是否出兵幫忙,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第二,希特勒早就想跟美國宣戰了。

根據有些人的錯誤說法,德國是被日本拖下水的,美德之間沒矛盾。然而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其實早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和德國就已經是劍拔弩張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的當天,美國就宣佈解凍蘇聯資產,並宣佈對蘇聯實施經濟援助。

1941年7月,美國接管了冰島,主動接替英國負擔起了在大西洋護航的任務,加大了對英國的援助。


1941年9月,羅斯福還要求美國海軍在大西洋見到德國潛艇就打,還要先發制人。希特勒為了不招惹美國,下令限制德國潛艇的行動,搞得潛艇部隊非常難受。

這些事件都表明,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德國已經是不宣而戰。美國和德國已經處於事實上的戰爭狀態。只不過當時希特勒沒有開戰的藉口,並且希特勒也知道憑德國的實力也無法單挑英美蘇三國,所以他一直都在忍耐,想找機會報復。



第三,希特勒想把日本拖下水。

當時的背景很搞笑。日本挑起侵華戰爭的時間雖然早,但日本只是有限度的傷害了英美的利益,並沒有跟英美翻臉。而德國入侵波蘭的時間雖然晚,但直接跟英國翻臉了。這也就意味著,德日雖然同盟了,但他們是各打各的,利益沒有綁到一塊,日本隨時都可以終結與德國的同盟關係,然後拋棄德國向英美示好。

希特勒作為當時壓力最大的人,他非常希望把日本拉下水,讓日本敞開膀子跟自己一起挑釁英美世界霸權,向全世界開戰。而日本主動去招惹美國,這顯然很符合希特勒拖日本下水的目的。

所以,當日本真正的行動後,希特勒感到非常高興。他馬上打電話給戈培爾,表達了他的興奮,並在珍珠港事件後的第四天,召開國會會議,在會議上對美國宣戰。歡欣鼓舞的慶祝日本和德國上了同一艘“賊船”。



綜上所述,希特勒支持日本的決定,並非是他臨時起意,也並非是日本擅自做主,坑了希特勒和德國。而是希特勒很早就希望日本跟美國開戰,把戰爭擴大化。因為在希特勒看來,日本進攻美國至少對德國有四方面的好處:

首先,日本可以把美國拴在太平洋上,讓美國無法專心對付自己。

其次,日本打東南亞,可以削弱英國,讓英國無法專心對付自己。

第三,日本對美宣戰,可以切斷美國對蘇聯的援助,有助於德國消滅蘇聯。

第四,日本無法單獨媾和,將來只能跟德國同進同退。



只不過,希特勒誤判了形勢,美國沒有被日本拖在太平洋,而是採取先歐後亞策略,打算先解決德國,然後再去對付日本。德國在珍珠港事件中,虧大發了。

並且,日本也特別不夠意思。希特勒對日本鼎力支持,只提了一個小小要求,就是希望日本能截擊美國支援蘇聯的貨輪,不致使美國的援助能源源不斷的運到蘇聯。其實這個要求並不過分,畢竟那是美國的貨船,日本都與美國開戰了,還有什麼顧忌?

結果日本大使居然說:不想因為攻擊美國支援蘇聯的貨輪而開罪於蘇聯。斷然拒絕了希特勒的這一請求。導致日本對美開戰後,日本和德國還是各打各打,沒有任何實質性合作可言。

一個意呆利,一個日自己,希特勒找到這兩個坑爹的盟友,德國也不輸也難吶。


Mer86


小小小百科全書觀點!

首先日本不管從哪方面說也沒必要向德國彙報。二戰時期德意日三國軸心。他們之間的地位是平等的。雖然建立軸心國的提議是德國提出來的。而且軸心國的建立也是在德國的組織下建立的。但是地位上三國平等一致,於公於私日本也沒有向德國彙報的理由。按照德國和日本區域劃分美國的勢力範圍歸屬日本。所以美國和日本發生什麼事情都與德國無關。德國之所以會和日本結盟,就是想要藉助日本的海軍來牽制美國。



而日本和美國的關係一支非常好。即使二戰爆發後,美國和日本的經濟貿易往來一直沒有停歇。日本在二戰期間戰略物資70%都是由美國供應的。直到後來日本決心想要擺脫被美國控制,所以日本攻佔了法國殖民地越南。準備從東南亞獲取物資能源。日本的舉動讓美國十分的生氣,所以在日本佔領越南之後美國就切斷了日本的能源物資供應。並且對日本進行的封鎖。美日關係開始惡化。



美國原本也沒有打算和日本開戰。就是希望日本可以知難而退。繼續依賴美國,而美國也可以從日本身上掙到大筆的資金。但這個時候美國的所作所為已經徹底激怒了日本。日本一方面痛恨美國想把自己握在手裡不放,另一方面又心有餘悸。更加堅定了想要擺脫能源物資依賴美國的這種做法。而且日本政府確定了繼續入侵東南亞等決定後,他們也怕美國對日本的海上航路進行破壞。並且美國的行為讓日本深深感到了背叛。所以日本也想要報復美國。這個時候日本海軍提出了襲擊美國珍珠港的行動部署。按照日本的預想珍珠港會被日本徹底擊垮,而美國除了忍耐就是會投降,因為日本人一直都認為美國人膽小。而日本當時囂張到什麼程度?他們選擇性的忽視了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甚至有的人還不放厥詞,認為美國的工業只能生產玩具。根本造不出飛機大炮還有軍艦。至於通知德國更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


事實證明。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雖然成功了。但只是破壞了軍港而已。珍珠港內的艦隊主力都不在港口內。除了破壞港口之外日本再無收穫。而日本的莽撞行為之後,美國也沒有向他們預想的忍氣吞聲。而是直接對日本宣戰介入了戰爭中。而德國也是因為和日本的盟國的關係。美國在對日宣戰後也同時對德國宣戰。並且美國決定對歐洲的同盟國開始進行物資輸送,確保盟國可以擊敗軸心國。要說德國也是倒黴催的。本來德國和蘇聯英國就已經陷入了僵持階段,這個時候最怕外力打破這種僵持。而日本還不知死活的招惹美國。導致歐洲戰場的天平瞬間便開始傾斜。德國也因為美國的參戰,處境變得越發的艱難。美國也就成了壓死德國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小小小百科全書


我是東斯坦因,認真對待每一個問題,盡最大努力詳盡透徹的回答每一道問題。(當然有時可能篇幅有點長)。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上方的“關注”。


1941年3月12日,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出訪歐洲,訪問蘇德意三國。松岡洋右此行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日本南下東南亞的戰略能正常實施,在加強與德國關係的同時, 力圖進 一步改善同蘇聯的關係。

3月26日,松岡到訪德意,打算了解一下盟友德國和意大利(以德國為主)對歐洲的打算和對日蘇改善關係的反應。希特勒在4月4 日接見松岡時卻宣稱德國不會進攻蘇聯, 對蘇日談判 默持許態度。結果日本外相松岡洋右信以為真,將情況發回國內。並在日本政府的首肯下於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與蘇聯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

而當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日本政府好似被一記耳光打在臉上,原來德國在對蘇聯開戰問題上愚弄了自己。

被人當傻子任誰都不會高興,既然你德國做得初一,那我日本也做得十五。德國在蘇聯問題上,對日本的欺瞞可以說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不事先告知德國的直接原因。

其實,在珍珠港之前。軸心國之間,相互拆臺,互相算計的情況就已經出現了很多次。

1937年,七七事變後,作為日本盟友的德國,宣佈德國對中日戰爭嚴守中立。並繼續賣軍火給中國;

1939年,因不滿德國單方面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墨索里尼在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的當天,宣佈嚴守中立;

日本由於身陷中國,因此在1939年二戰全面爆發後,日本也沒有配合德國;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自感被德國掃了面子,又一次的選擇了中立。

德意日軸心國,雖然鼓吹他們的同盟是鋼鐵同盟,三國如同一國。但其實,作為極端反動自私 的法西斯政權,德意日三國的關係只是其爭霸的工具而已,本質上是強盜式的合作。這種關係也導致了三國既互相利用又互不相讓,甚至互相拆臺。這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不事先告知德國的本質原因。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非常歡迎大家來吐槽!!!


東斯坦因


因為此時的日本和德國表面上看同屬於軸心國集團,實際上不過是彼此利用來完成各自戰略目的的間接性聯合。

在此之前,德國每次大的軍事行動既不向日本人通報,更是大大出乎日本人的預料,有時候甚至等於是在日本人的傷口上撒鹽。

1939年8月,納粹德國在準備攻擊波蘭的前夜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而此時恰恰是蘇日諾門坎之戰打的最激烈的時候。在此之前,日本與德國就建立軍事同盟的問題商討了70多次,滿心以為只要德國在歐洲牽制住蘇聯,自己就可以在亞太免除後顧之憂,放手大幹。結果德國人對自己一直是一副腰來腿不來的半吊子,始終不給予任何答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瞬間令日本政府顏面盡失,無奈之下,日本只好自己單獨同蘇聯簽訂停戰協定。

如果說諾門坎之戰前蘇日在遠東緊張的對峙還有可能促成日本聯合德國共同夾擊蘇聯外,諾門坎之戰後便徹底不可能了。

一方面,日本人被德國人這種出賣盟友的行為傷透了心,另一方面經過諾門坎之戰,日本意識到了蘇聯的厲害,不敢再去隨意招惹。

既然德國人指望不上,並且也與蘇聯人簽署了停戰協議,蘇德雙方開始了 瓜分歐洲的行徑,那自己何不趁著蘇聯的重心轉向歐洲在南面做文章呢?

日本不再提北進戰略,轉而向南。

在之後的兩年時間裡,日本的第一個目標是要全力征服他們自以為已經奄奄一息的中國。結果沒想到中國人抵抗越來越頑強,日本人除了佔據幾個大中城市外沒有任何大的作為。

隨著蘇德戰爭的爆發,德國人的旗開得勝再一次刺激了日本人。蘇德一開戰,美國、英國馬上公開支持蘇聯抗擊德國,世界各大國的目光迅速向歐洲聚焦,日本人為有機可乘,在經歷內部短暫的爭執後,最終確立了南下進攻南洋的戰略。因為日本人再不有所行動,真的就要被入不敷出的中日戰爭給硬生生拖垮了。

隨著德軍在蘇德戰場的節節推進,蘇軍一敗再敗。日本人有理由認為,德軍推進的越快,美英在歐洲就陷的越深,那麼他在亞太的機會就越大。於是,日本很快制定了南下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全盤計劃。從珍珠港之戰日本所取得的戰果來看,日本人可以說首先是情報保密工作做的到位。沒有給希特勒通報也應該在情理之中。再者,日本人發動珍珠港行動的時間是在1941年12月7日,在這前一天,希特勒剛剛簽署了從莫斯科撤退的命令,遭遇了自二戰爆發以來的第一次挫折,心情之鬱悶可想而知。即便是日本人發來告知電報,希特勒也不會過多理睬。


大將軍威武K


日本:哥,跟你商量個事。

德國:一邊待著去,沒看見我正忙著打蘇聯呢?!!

日本:哥,我也想打那誰報仇!

德國:快點,馬騮的!等啥呢!

不久,日本以“虎虎虎”為暗號,偷襲了珍珠港!

德國氣得結巴了:虎,虎,虎B啊你!我他麼說的是蘇聯!打蘇聯!你惹美國人幹嘛!?

日本:一雪“黑船事件”的恥辱啊!?

德國:你奶奶個腿!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又迎來了一個平和的星期日。人們和往常一樣準備和家人去度假、去購物、去約會。珍珠港內的海軍官兵們,拿著假條高高興興的入城瀟灑去了;值守的也都懶洋洋的呆在軍艦上,更多的還在睡懶覺。

早上7:30分左右,日方的第一攻擊波的182架飛機對港內的94艘美國海軍艦艇一通亂炸,珍珠港頓時一片火海。

炸醒了水兵,炸醒了民眾,更炸醒了白宮。

第二天羅斯福總統宣佈對日宣戰。

遠在東京的東條英機自然是高興不已。但是,歐洲的XTL此時正在暴跳如雷,指著東京的方向,大罵他們是蠢貨,是“豬隊友”。

想必大家和我一樣有個疑問,XTL為什麼對偷襲珍珠港那麼生氣?難道XTL自始至終不知道這回事嗎?其實想想,這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一、德日聯盟更多是體現在政治意義。

首先,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的對中國的侵略,比XTL1939年發動入侵波蘭早了8年。

1940年9月27日,德國、日本和意大利三國“桃園三結義”,組成軸心國。從這個時候起,在中國戰場上才有了“日本法西斯”稱謂,先前叫日寇、日本鬼子的多。

在“法西斯”的道路上,日本自認是老大;德國軍事、工業、經濟實力都比他們強,也不甘心當老二。

結果是“球大哥不理球二哥”,誰也不服誰。

其次,從地緣位置來說,兩國相距甚遠,在戰場上沒有交集,也就沒有戰略和戰術的合作。

蘇德戰場上,差一點有過交集,但是膽小的關東軍沒有在遠東開闢戰場。如果兩線夾擊蘇聯,恐怕蘇聯的命運就不好說了,戰爭格局就會有較大的變化。

意大利不同,他和德國同在歐洲,是全方位的聯盟。意軍跟在德軍的後面,雖然是笑話百出,但也是每戰必上的幫助德國。說到底還是因為地緣的關係。

“遠水解不了近渴”,誰也幫不了誰。

兩個“戰爭狂”發動的世界大戰,自然激起全世界人民的眾怒。也心虛,想從氣勢上去震懾其他國家,“抱團取暖”是最好的方式。

也就是結盟後的政治意義更大。

二、國家利益最大。

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以來的4年間,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是節節勝利,但軍費開支也高達500億日元,這一數字已經超過了當時日本近70年經濟預算的總和。

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將侵略擴大到東南亞以攫取戰略物資,從而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已經成為了軍方高層的共識。

好戰分子東條英機說道:“新內閣必須成為一個戰爭內閣。只有開戰!除此之外,陸軍別無出路。”

為了實施“南進”計劃,日美必有一戰,而駐紮在夏威夷的美海軍主力就是最大的障礙,是“眼中釘”,必須先行拔掉,以免在南進過程中,他們從側翼進攻日軍。

為次,制定了行動代號為 “Z作戰”的偷襲美軍計劃。

當然,也有一種判斷是,兩國之間在暗暗較勁,通過擴張地盤,來確定盟國間的主導地位。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也就不難理解蘇德戰爭期間,東京為什麼不出手的原因了。

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三、保密、保密、保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保密作為不告知XTL的原因也是說得過去的。

一是,美海軍的勢力不能小覷,只有達成戰役的突然性,才能確保全部殲滅其主力。

為了突然性,要保密。

二是發動侵略戰爭以來,華盛頓一邊買給日本戰略物資,一邊又“悄悄地”將支援物資送到抗戰前線,發著“兩頭通吃”的戰爭財,是他們“不仁”在先。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保密。

“戰爭狂人”的特有毛病就是喜歡譁眾取寵。德國的“閃擊戰”將全世界的目光聚集在XTL一個人身上,東條英機不幹了;他要幹一件大事,讓國內和全世界都不能小瞧日本。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更要保密。

結語

通過簡單的分析,東京沒有告知XTL偷襲計劃,也是情有可原的。

只可惜,“可憐”的美國人一直被矇在鼓裡。

就在歐洲、中國等戰場廝殺得天昏地暗的時候,美國國內還是一片和平的景象,大多數人對“戰爭”這個詞幾乎沒有什麼概念。

但偷襲前的種種跡象,並沒有引起美國人的重視,去加強防範。

這也正應了那句俗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人意料地襲擊了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從而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偷襲珍珠港,不事先告德,那是因為日本的野心大,老想珍服別人,既然是偷襲,肯定不能陋風聲,再說美國也是心大,以為日本人不敢搞事,可日本人偏偏被野心衝昏頭腦,把珍珠港給炸了,真是應的那句多行不義必自必。





最初的初中134736


日德同盟是靠臨時利益建立起來的。這種聯盟的關係並不牢固。所以一些比較機密的事,自然會藏著掖著羅。


樹言楚天


這只是一場陰謀


海旅警衛排退役


戰略,陰謀,信心,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