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打工的人永遠成不了有錢人,只夠溫飽,創業的都有成為有錢人的潛質,你認同嗎?

向日葵的明媚R


一、打工的人永遠成不了有錢人,大的邏輯沒有錯


這裡邊有個詞叫做“有錢人”,多少錢才叫有錢人呢?年薪50萬?年薪100萬?還是年薪1000萬?年薪1個億?打工掙50萬可以,掙個100萬也有可能,但想掙個1000萬,那就很難了,因為工作本身所創造的價值無法支撐這樣的薪水,也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金牌經理人,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年要想掙個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靠打工基本上是無法實現的。

二、在某些薪資範圍內,打工的人更容易成為有錢人

如果將年薪在50-100萬之間的人稱之為有錢人,那麼打工其實更加容易成為有錢人。一個努力工作的人,和一個努力創業的人。從概率上講,上班更容易達到這個水平,創業的成功率其實要低得多。我們平常看到的一些小老闆,一年的銷售額可能都不及人家上班的年薪多。所以看待問題一定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別人說打工的人永遠成不了有錢人,你就信了?要分開看,因為每個人對有錢人的定義是不一樣的。說這句話的人,他心中對有錢人的定義,可能年薪至少要500萬,打工實現的概率當然比創業要低。但你明明只是想掙個30萬,甚至是20萬,也學別人去創業,那就有些扯淡了。

三、在某些行業,打工可能比創業更能掙到大錢

時代變了,不能老用以前那句話來看問題了,創業還真不一定比打工掙錢多,因為兩者都有各自的概率,打工掙錢的概率其實更大一些。就拿互聯網行業來說,但凡有些規模的公司,員工都是有股票期權的,一般情況下工作十年左右的人年薪拿個50萬左右,股票拿個200萬左右。如果是一直跟隨公司成長的,股票價值可能就遠遠不止這些了。現在不僅互聯網行業,一些新興行業的股票激勵都很大的,比如人工智能。

年薪50萬,股票200萬,這個水平也只是基礎管理層。如果你做到了中層,甚至是高層,股票來個大幾百萬是沒有問題的,高層上千萬也是有可能的。而這些年薪以及股票價值,在公司裡拼搏,雖然難度很大,同時也要靠機遇,但比起創業掙個幾百萬,概率上還是要大一點的。

四、為什麼要創業,不是因為掙得多,而是因為可持續

很多時候創業掙錢還真不一定有上班多,但為什麼還有很多人去創業。除了個人追求之外,最主要的是創業成功率雖然非常低,但有可持續性。一旦攤子支起來了,就會慢慢成長,並且這是自己的一份事業。它不同於上班,即使年薪再高,股票再多,也有離職的那一天。創業前期可能掙得比較少,但上了軌道之後,收入也會慢慢增加。

五、千萬不要指望創業能讓自己變成有錢人,大部分的創業者只是換了一種人生而已

生存下來的創業者中,90%的人其實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而已,選擇了一種自己可控的人生而已,並沒有因此變成有錢人。因為上班年薪高的人,創業一兩年發現掙得還不如工資高,後面就回去上班了。而真正賺到大錢的老闆,從概率上講又非常少。剩下的做的一般的,但仍然接著乾的,主要是因為之前拿的的薪資也不高,現在創業掙的錢不多,但收入上沒有過多的落差,生活方式也可以自己支配。


八魚先森


人無橫財不發,馬無夜草不肥。考掙死工資想發財,想進入有錢人的行列,這種概率真的很少。關鍵是打工都很辛苦,一個人的精力有限,想成為富人真的是難上加難。

如果真的有人是靠打工上班成為有錢人的,那隻能說你看到的是假象,他真正掙錢的方式是另有來源的,要不然同樣是打工,為什麼有的人生活拮据?有的人卻出手闊綽。


所以我是認同這句話的,打工的人是成不了有錢人的,只夠溫飽。創業才可能脫離貧困,向有錢人靠近。

當然,風險與收益總是並存的,打工雖然很辛苦,掙不了幾個錢,但是卻很穩定,也就是說只可以維持生活正常的花費,平平凡凡的度過一生,而創業雖然說有可能變成有錢人,但是前期所投入的金額巨大,很多人創業失敗了,把辛辛苦苦積攢的錢全部賠進了創業所投入的資金。


我單位就有這樣一個人,年紀輕輕頭腦也很靈活。雖然說上班掙錢少但是真的很穩定,但是不滿於現狀,與別人合夥開酒店,誰知那是一個騙局,自己的錢全部被騙了進去,現在工作也沒法上了,所以說創業並不是那麼簡單的,尤其是那些合夥做生意,沒有一定的把握還是不要輕舉妄動的好。

因此,雖然說創業可能成為有錢人的潛質,但那也要一定的經驗,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說你必須利用你的所長來進行創業,千萬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做好調查,以及一旦創業失敗的準備。


鄉村小二哥


完全不認同這個說法,創業有成為有錢人的可能,但是這個概率很小。更加不說現在艱難的創業條件下,失敗的概率特別高。

打工雖然不容易賺到很多錢,但是打工的過程中,如果成為行業專家,成為有錢人的概率比創業要高的多。

雖然我是一名創業者,但是我不認同全民創業。創業一定要有一定的積累和知識基礎,如果因為想賺錢,就盲目的開個店,做個APP,那結果不會好的。



創業要求要有魄力,更要有積累

大多數創業成功都不是亂打亂撞的,雷軍在金山工作了那麼多年,最後才下定決心創建小米。有了金山的經歷,積累了很多的行業資源和知識,最終才能夠一擊即中。


打工也可以成為有錢人

打工成為有錢人的太多了,例如格力的董明珠,從一個小業務員慢慢當上了公司的CEO,雖然後面也有了股份。但是在這之前,一直只是一個打工者。

普通人在一個強大的平臺上,更容易獲得成功,也更加穩定。創業是一場豪賭,失敗了自己難以翻身,可能也會影響到家人。所以任何人創業前一定要三思。


小漁的創業信條


有人說打工的人永遠成不了有錢人,只夠溫飽,創業的都有成為有錢人的潛質,你認同嗎?

這句話,我認同。你就是打工一輩子也抵不到人家創業的一年收入。所以打工只能是養家餬口,解決溫飽,沒有說一個人靠打工發財的。那怕你一年工資年薪30萬。也沒有創業的收入高。但是能拿到年薪30萬也不是普通打工族。基本是高管人員。


鬱金香137652766


絕對錯誤。

1.打工是別人花錢請你學習這個行業,行情。

2.打工是你和這個行業或上下游的人才建聯繫的基礎。

3.打工會陪養你與人協作和溝通能力或者領導力。

4.打工 可以在你自立門戶之初就可以挖前公司的客戶和同事。別做道德批判,很多人都是這麼幹,這也算是一種捷徑。

5.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問題,有的問題在前公司時都以被解決,所以在你創業後同樣的問題就不會是個問題,這是行業經驗。

6.如果沒有這些經歷和磨練你想創業成功最有有個有錢的爹,比如王思聰。但最後你別忘了王思聰除了有個有錢的爹,他自己留過洋的。而且像他這種出生的人和我們平民看世界的視角就不一樣。

7.創業成功是個小概率的。當然也要看你對成功的定義。假如一年賺幾十百把萬。那麼這類成功還是多數的。要做為行業龍頭或世界五百強。如果你有這種潛質就不會在這裡問這種問題了。

8.不管創業與否,也不管成敗與否。打工就是要不斷的提高自己。也讓自己在這行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新之助26


我不知道,題1主所說的有錢人,到底擁有多少錢才算是有錢人。10萬、100萬、1000萬,還是1億、10億、100億。必須有個標準,才能找到答案。

  對窮人來說,如果有個10萬、20萬存款,有時就會很滿足,就認為是有錢人了,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供得起孩子讀書,可以租一間比較好的房子了。
  對已經擺脫貧窮的人來說,10萬、20萬肯定會仍然認為自己很窮,他們會把擁有50萬、100萬甚至更多存款,或者在購買了房子以後還有一些存款,才認為自己是一個稍微有點錢的人。
  對已經是中產階層的人來說,目標可能就更高,更不把擁有少量存款和一套房子當作有錢人,而是希望自己有數百萬、上千萬才認為自己是有錢人,且不是很有錢的人。
  那麼,打工能否成為有錢人,僅從有錢的標準來說,就要看如何定位了。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打工不代表不能成為有錢人。那就要看打什麼樣的工,以什麼態度打工,想不想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到極致。如果能夠做到極致,做出真正的工匠,一樣能夠成為有錢人。因為,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技術,讓老闆聽自己的。到時候,不想當有錢人也難。
  反之,創業的風險也相當大。我們承認,創業比起打工來,成為有錢人的概率大一些。但是,創業成為窮光蛋、成為連飯也吃不飽的概率也要大於打工者。
  所以,不要看不起打工的,打工的仍然是多數。打工不代表成不了有錢人。而創業也不代表可以成為有錢人,關鍵看自己,看能力、看心態、看對待有錢這個概念的態度和要求。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不認同。

一、要想做人才,先做人力。客觀上是幫老闆打工,主觀上是把自已放在老闆的角度上去打工學習,為自己當老闆做準備,這是最有價值的打工。一工仔,在私企推銷汽配,三年走五省,待客戶群培育好後,第四年自已開公司,賒銷做本,一舉創業成功成了老闆。

二、要想喝別人的血,先讓別人喝夠自己的血,否則,你不知怎樣才喝得著別人的血。

三、人人都在打工,看你怎麼理解:每個人都是另一個人的奴隸,甚至皇帝也是奴隸,他是其慾望的奴隸。

四、想創業,打工的時間通常不要低於三年,不要超過五年,否則,有可能被固化成終身工仔。終身工仔也沒什麼不好,如果你是金子,發光時自有人拿走。

五、打工發財的人不在少數,企業高管的工資,起點就是富人的標準。如果一個企業老闆虧的破產了,工仔已提前拿走了工資,你還能說老闆比你強嗎?

六,如果某個時期,整個社會不適合私企成長,私企虧多贏少,那打工是最安全最有效的生存途經。曾幾何時,中國鋼企造一噸鋼材,利潤只一塊錢。無奈鋼企養獵了,換句話說,一個150元一天的工仔,一天能造150噸鋼鐵,這是多大的優越!

七、在輕視打工前,先正確估價一下自已的能級和份量,否則,眼高手低將是你的永遠。


稻草人716


我不太認同這個觀點。打工成為有錢人的概率和創業成為有錢人的概率應該是相差無幾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打工能成為有錢人的概率還要更高些。雖然傳統的晉升在如今的職場也是難上加難,但相比於創業的九死一生,還是要容易一些……

最為關鍵的是,打工成為高薪高管人士的過程中,是一路伴隨著保障性收入的(至少足以應對你的家庭日常開支);而創業呢?雖然它的天花板可能比高新高管人士更高(即如果成功,將會比高薪高管人士更有錢),但在打拼的過程中,很難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一邊是可控的風險,較低的高收入可能性;一邊是不可控的風險,更高的收入可能性。

舉個例子:一邊是月薪1萬的工作,連拿5年,穩定收入60萬(暫且忽略過程中的晉升調薪的影響);一邊是可能的創業機會,不確定性的收入120萬,請問大多數人會怎麼選呢?

如何選擇其實取決於兩方面的問題:

1)個人的風險偏好:這決定於你的個性,屬於內因;

2)抗風險的能力:這決定於你的家庭實際狀況,屬於外因;

但是,現實生活中,外因的影響力應該遠遠大於內因。畢竟,在你選擇創業博取更高收入可能性的同時,家庭的開銷、醫療、子女教育等等維度上的支出誰來兼顧?或許這也就是為什麼創業僅僅適合一小部分人的原因所在……

綜上,我非常不認同去傳達這樣一種觀念:“打工沒前途,只有創業才能成功”,兩者並沒有高低、好壞之分,純粹是個人基於內外部因素所做出的不同選擇而已。

關注我,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上的那些人和事。有關人力資源、職場社交、職業發展的問題歡迎隨時交流,共同進步。

職場百態1020


“服務員”出身的楊麗娟如今身價30億,被稱為中國最牛服務員,所以我很難認同“打工族永遠成不了有錢人”,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成為“有錢人”的潛能,而最終能否成為“有錢人”只在於潛質或者說潛能是否得到激發。

也許你會說像楊麗娟那樣的只是少數,那我和你說說接地氣的人

我有一個王姓朋友起初是一名普通的電力學徒工,在一個企業裡給一個老師傅打下手,因為企業的規模比較小,所有的電力維修就是由他們兩人負責,後來他那個師傅出了意外,就由他一個人負責,07年那會兒工資一個月5K。

後來企業的規模日益壯大,引進了一批高端設備,公司開始外聘了一些電力方面的工程師,而我那個朋友因為對電力編程一竅不通,所以只能繼續給人當下屬。

但是他非常用心,鞍前馬後圍著那些電力大佬們,去想方設法的跟他們學習電力知識,熬了幾年,他的技能水平得到了飛速提高,可以說公司裡的電力設備沒有他搞不定的。後來公司為了節省開支就把外聘的工程師都解聘了,讓我的那位朋友一手負責,他也從王工(電工)變成了王工(工程師),實現月薪30K,年底還有分紅。

也許他的成就不能和那些動輒幾億的商業大佬相比,但是他現在應該在普通人裡面也算是有錢的了吧。

反正,我是很佩服他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人生的逆襲,而且我覺得他就激發了自身“有錢人”的潛能。

實際上哪裡有什麼有錢人的潛質或者潛能一說,無非就是以下這幾點:

1.古代行兵打仗講究“天時”,人生的際遇不同,結局也會不同,這個我們很難去掌控,但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去緊緊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機會。

2.同樣是選擇行業,有些人是在朝陽產業裡奮進,有些人是在夕陽產業裡求生存,命運也會截然不同,這就是說一定要選好人生的方向。

3.“天道酬勤”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學不到知識,合法途徑內也沒有賺不到的錢,只要我們肯努力,就絕對會有收穫,只是有人在本應堅持的時候選擇了放棄,才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讀書郎曉見


我不知道,題1主所說的有錢人,到底擁有多少錢才算是有錢人。10萬、100萬、1000萬,還是1億、10億、100億。必須有個標準,才能找到答案。

對窮人來說,如果有個10萬、20萬存款,有時就會很滿足,就認為是有錢人了,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可以供得起孩子讀書,可以租一間比較好的房子了。

對已經擺脫貧窮的人來說,10萬、20萬肯定會仍然認為自己很窮,他們會把擁有50萬、100萬甚至更多存款,或者在購買了房子以後還有一些存款,才認為自己是一個稍微有點錢的人。

對已經是中產階層的人來說,目標可能就更高,更不把擁有少量存款和一套房子當作有錢人,而是希望自己有數百萬、上千萬才認為自己是有錢人,且不是很有錢的人。

那麼,打工能否成為有錢人,僅從有錢的標準來說,就要看如何定位了。但是,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打工不代表不能成為有錢人。那就要看打什麼樣的工,以什麼態度打工,想不想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到極致。如果能夠做到極致,做出真正的工匠,一樣能夠成為有錢人。因為,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技術,讓老闆聽自己的。到時候,不想當有錢人也難。

反之,創業的風險也相當大。我們承認,創業比起打工來,成為有錢人的概率大一些。但是,創業成為窮光蛋、成為連飯也吃不飽的概率也要大於打工者。

所以,不要看不起打工的,打工的仍然是多數。打工不代表成不了有錢人。而創業也不代表可以成為有錢人,關鍵看自己,看能力、看心態、看對待有錢這個概念的態度和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