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辭職之前的一些思考

從2008年9月至今,和陳先森認識也有近11年,結婚快3年了。雖然我們都褪去了當年稚嫩的模樣,變得成熟,但我們之間的關係卻變得更親密,也更瞭解彼此的喜好和脾性。在遵義這座小城市裡,我們也按部就班地生活著:穩定的工作、結婚、一套自己設計的房子、兩隻可愛的喵,還有一年一次的旅行都記錄著我們的點點滴滴。

本來以為會朝著“生子、升職、退休......”的這個標準劇情一直走下去,卻沒想到在去年澳洲自駕遊之後,讓我們開始思考究竟是為什麼而活,我們的生活是否還有更多可能。在無數個輾轉反側的夜晚,我和陳先森都會聊起這件事,我們嚮往可以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我們希望可以去探索這個美麗的世界,去看看其他人有什麼不同的經歷和活法。

“自由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不可阻擋地生根發芽。”就在某一個晚上,我們決定從2019年就辭職開始“Find Your Life”計劃,用一年的時間去看世界,同時也看看我們是否有能力養活自己。也許,很多人會說這是一個魯莽的決定,放棄現在穩定的工作去做一件不一定有回報的事情,風險很高。但我卻很慶幸我們選擇了一條喜歡卻並不容易的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快地成長起來。

那其實在辭職之前,我們也經歷了許多的糾結和思考,在寫遊記的時候也讓我回想起了那段經歷,所以想要在這裡跟大家談談我們在辭職之前都做了哪些思考。

①提前預想可能出現的結果,做好準備

我的這個方法其實和babe之前文章裡分享的竟然不謀而合,在辭職之前,我和陳先森最常考慮的兩個問題就是:

(1)這件事情會出現的最壞的結果是什麼?

(2)如果它真的出現了,我們真的能夠承擔得了嗎?

比如我們想要辭職旅行的這件事情,有可能出現的最壞的結果就是:我們並不能賺錢養活自己,而且還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光了。還是要回去再找工作。

我是覺得,如果真的出現了這樣的結果,我應該是能接受的。因為相比我失去的一些物質性的東西,我覺得在這一年我也能收穫很多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東西。其次,因為選擇了一條不那麼容易的路,會讓我更加珍惜這次機會,可能會成長得更快。而且,即使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再回去找工作的話,也許會讓我更珍惜、也更明白之後該朝什麼方向去努力。

所以,在想清楚這兩個問題之後,我們就果斷決定辭職。但因為我們需要有一定的積蓄,所以是定在一年後才辭職,也算是為了後面減輕一點負擔。那也是在這個漫長的等待過程中,讓我們也經歷了一些猶豫的時刻。

②不要糾結,做就對了

也就是在離辭職快3個多月的時候,我們都開始陸陸續續地出現一些糾結的情緒,總是會不由自主地說出“也許還是不要辭職”這樣的一些話,給我們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出現呢?因為在一件事將到未到的時候,人總是害怕的。我們總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害怕,而且總在腦海中預演各種各樣不好的結果,雖然用上面的第一種思考方法會暫時緩解我們這樣的想法,但卻不夠。

好在,這個時候我在朋友圈裡看見別人分享的一段脫不花說的話,讓我的心頓時變得堅定了。她說“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因為如果不做,這件事就永遠是停在腦中的假想,由於沒有真實的反饋,誘惑會越來越大,最終肯定會讓你後悔。而去做,就進入了一個嘗試、反饋、修正、推進的循環,最終至少有一半的概率能做成、不後悔。”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去做這件事,我一定會後悔。也是想趁著現在沒有孩子、父母身體也還健康,去過一次想要的生活。

③提升你的核心技能,融入場景練習

其實對於辭職以後能不能養活自己,我們也沒有太大的把握,因為畢竟還是有很大的生活和旅行開銷。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選擇給自己一年的時間,除了存夠存款,還有一個方面的考慮就是想利用這段時間提升我們的核心技能。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我們利用工作後僅剩的很少一部分時間(因為我的工作經常會加班),來練習在旅行中所需的技能。那其實在俄羅斯旅行回來以後,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我們的技能並沒有練習得很好,在真實的操作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儘管現在已經沒有回頭路,我們的辦法就是:在家的時候高效地學習精進,根據旅行復盤的結果有針對性地去練習,也許會有更大的提升。

所以,也是在這裡給大家一些建議,在出發之前,一定要去融入實際場景去練習你的核心技能,多覆盤和總結,讓它不斷地變為你的優勢。

以上就是我在辭職之前的一些思考和建議,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對大家有一點點的幫助和啟發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