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童年中覺得父母什麼做的不好?希望有什麼樣的父母或家庭生活?

安若城


1.在我的童年裡,我認為我的父母做得不夠好的就是經常給我貼標籤。

比如說:經常在親戚朋友面前說我很膽小,很害羞,不要帶她出去了之類的話。

我現在知道可能他們是礙於面子而這麼說,但是這對於一個孩子貼這樣的標籤,

其實是一種傷害,而且阻礙了她的發展,

也可以說是一種心理暗示,每當孩子想起被說膽小,害羞,或者笨的時候,

你覺得她有自信嗎?

你覺得她會認為自己有能力去要她想要的嗎?

舉個例子:

我兒子小班的時候,我兒子同學的媽媽跟我說,她的女兒很膽小,但我在來,也並不膽小啊,

我嘗試跟她說,如果你希望她不膽小的話,就不要再在她的面前說她膽小了,

因為當你說她膽小的時候,她聽多了,就真的認為自己膽小了,什麼都害怕了,

就真的如你所說變膽小了。

大概到了中班之後,這位媽媽就跟我反應,她的女兒大膽了很多,她很驚喜。

2.我自己從小貼這樣的標籤,包括長大了,去親戚家,親戚都會說:啊,以前你這麼膽小,現在到處去了哦,還做起設計和教育來。

可見一個人的標籤可以被貼一輩子。

我是後來學了心理學,才好不容易把這些標籤從自己身上撕掉。

3.原生家庭確實會帶給我們是有很多坑洞,我們對於這些坑洞,看見了就好了。

也沒有必要抓著自己的父母,非要討

回個說法,

當我們有能力去看見這些坑洞時,而不再跳進去的時候,

證明我們內心也長大了。



美華育兒說


我出生的年代是物質匱乏的年代,那時候計劃生育很厲害,我又是抱養的孩子,小時候的我敏感自卑,特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

因為媽媽生了妹妹,於是我被送回了奶奶家,我是奶奶養大的孩子,小時候的我對父母的印象不深,我和奶奶感情更深一點。

等到18歲時,我才真正的回到爸爸媽媽家。但是有一點要說的是,我們還是天天在一起吃飯,因為距離很近,爸爸一年中有一半時間以上是呆在東北,所以和爸爸感情不太好。

後來生了弟弟,爸媽的人生圓滿了,對我也好了點,對我的關注也越來多,因為我在學習上從不讓他們操心,奶奶是老師,我跟著奶奶過,自律性比較好。

沒覺得父母那點做的不好。反而覺得他們做的都很好。

1 父母不打罵人 講理 我在家中地位還是蠻高的,我的弟弟妹妹全部要讓著我,他們不敢跟我爭,我性格很差,但是父母從沒有打過我,也沒有打過弟弟妹妹,他們會講道理,這一點是極好的,我們三個沒有心理陰影。

2 父母很孝順 從不與長輩爭執,尤其是媽媽30年來和奶奶沒有紅過臉,我們從小也是不敢對父母大呼小叫,屬於不敬,我們姐妹三個也是比著孝順,常回家看看

3,父母重男輕女思想有 但是沒有表現出來 他們不會讓我們有不公平的待遇,所有人一視同仁,教育什麼都是公平的 ,沒有賣女兒 沒有讓我們補貼弟弟和孃家 很公正客觀


lr0708


父母在童年中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覺得就是當別人誇獎我的時候一味的謙虛,或者是在外人面前過分的謙虛,這個習慣讓我延承下來。

到今天我已經深刻體會到了,明明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很好,當被外人誇獎的時候我還是會找她不足的地方來謙虛一番,這其實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不公平,又有幾個孩子是十全十美的?

人家常說學會說話只要一兩年,學會閉嘴卻需要用一輩子,在孩子這個問題上同樣如此。這個也希望我能改掉。


行走的育兒袋


我長這麼大,唯一覺得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從小就對我只字不提他們感情不和,卻無時無刻不在用行動告訴幼小的我:你的父母相處得很痛苦,要不是你這個累贅,他們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說實話,我覺得當夫妻感情出現問題的時候,能解決就最好解決,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當問題真的已經無法解決,甚至影響到家庭的正常生活的時候,選擇放手,離婚不僅是雙方的解脫,對孩子來說傷害遠小於給他一個充滿硝煙和沒有一絲溫暖、名存實亡的家。


笑笑說育兒


我的父母脾氣好,有時我有過錯,從來沒有打罵過我。兩位老人去世分別有二、三十年了,我永遠懷念他(她)們。


海州灣3348


小時候父母吵架喜歡把氣撒孩子身上,烏雲籠罩整個家。幾姐妹個個驚若寒蟬,一句話一個動作可能會引來打罵。

現在自己做父母了,有時也會當孩子面吵架,但儘量不把壞情緒傳染孩子。告訴他大人事與你無關,你和平常一樣就好。


菲生


我父母做的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