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亞馬遜滅天滅地,卻為何輸給了中國人?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世界巨頭在中國最後的日子

隨著亞馬遜宣佈告別中國的日期越來越近,幾十萬中國賣家陷入驚慌之中。

4月29日,亞馬遜中國來了一場清倉大促,很多商品含淚甩賣,折扣低至三折、四折。

消息一出,中國剁手黨們蜂擁佔領亞馬遜搶購,結果導致服務器崩潰,網站被迫關閉。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與此同時,亞馬遜移動客戶端、微信小程序都已無法打開。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圖:亞馬遜官網界面

亞馬遜貴為全球第一電商,牢牢統治著北美、南美、歐洲、澳洲等地區市場,在當地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2018年9月,亞馬遜市值突破萬億美元,一度登頂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這樣一家神仙級別的公司,為何在中國市場落荒而逃?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李國慶:這3個教訓價值百億

歷史會證明,亞馬遜的敗退是一場經典商戰,每個人都能從覆盤當中找到它留下的啟示、

作為中國“電商第一人”,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是狙擊亞馬遜的關鍵人物,可以說,他對亞馬遜的敗退洞若觀火。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在亞馬遜宣佈退出中國後,他總結出它犯下的3個大錯,還原了一份《商戰啟示錄》。

1、輕視中國市場,運營全面落敗

亞馬遜在中國的失誤非常多,首先是沒有摸清中國人的性格。

正如李國慶所說,零售第一條是品類戰略,到底這家零售公司是你讓顧客選擇還是你替顧客選擇?

在這個問題上,亞馬遜根本不管不問,它把大把大把的書搬到平臺上,全丟給用戶去搜去找。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噹噹和京東顯然更加貼心,它們根據市場口碑,每天、每週、每月進行重點書籍推薦,替顧客進行選擇。

在書類的攻伐戰中,亞馬遜最終輸給了當當和京東。大家都知道,圖書品類是亞馬遜切入電商市場的重要棋子,當它輸掉這步棋,後來的仗變得越來越難打。

進入中國十幾年,亞馬遜的審美一直偏向曲高和寡,堅決不肯向中國市場低頭。比如它的產品描述異常簡潔,只能傳9張圖,而中國的特色是動輒20張起步。

中國、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電商網站都是密密麻麻的內容,包括門戶網站都是這種風格,而亞馬遜偏偏走性冷淡風,這讓用戶們每次逛亞馬遜都無所適從。

亞馬遜以為簡約風能一招鮮吃遍天,但事實證明至少在電商平臺,密密麻麻才是大多數用戶的喜歡。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2、管理戰略保守,團隊沒有決策權

亞馬遜在中國策略保守是出了名的,表現出來就是對中國團隊不信任、不授權,他們的CEO一直是一個沒有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人。

事實上,亞馬遜中國僅僅只是亞馬遜的一個運營中心,而不是決策中心。

對此,李國慶深有體會:他們的CEO就像一個聯合國秘書長,連下屬的薪酬水平都決定不了。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另一個戰事參與者劉強東則公開表示:“如果中國區負責人都不能決定一件事,談什麼執行,你可以問問漢華(亞馬遜中國區總裁),他可以說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做到嗎?我可以!”

在國內電商的高速發展期,亞馬遜束手束腳,錯失良機。面對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它始終沒有辦法做出及時的反應。

比如,阿里、京東不斷造節、發動價格戰,亞馬遜中國卻要向美國總部報告申請,而不知行情的總部多數情況下都會駁回請求。

所以,亞馬遜在中國的購物節中總是最沒有存在感的那一個,最終導致了今天潰敗。

3、虧損百億,遭本土企業狙擊

2004年,亞馬遜進入中國,平均每年虧損在1億美元以上,這意味它與中國本土電商鏖戰15年後,以鉅虧百億人民幣落敗回府。

換句話說,亞馬遜潰敗的教訓價值百億。

亞馬遜的第一個對手是噹噹,我們都知道,噹噹在中國只能算二線電商,但亞馬遜竟連中國二線電商都打不過。

噹噹怎麼做的呢?它在亞馬遜美國註冊賬號買東西,學習亞馬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比如說噹噹心願單(買了這本書的人還買了什麼,瀏覽了這書的人還瀏覽了什麼),就借鑑了亞馬遜的推薦和背後算法,最終比師父做得更好。

此外,還有更強的阿里與京東,以及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拼多多、蘑菇街、小紅書等等。這些本土電商憑著對中國市場的瞭解,在每一個領域和品類裡打得亞馬遜節節敗退。

我們回過頭來看,跨過公司何止是亞馬遜,傳統零售的代表人物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都深陷與中國本土企業對戰的泥潭。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如今已成為跨國公司的噩夢。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商家清倉,網站宕機,黯然退場!李國慶:亞馬遜3個教訓價值百億

亞馬遜啟示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亞馬遜中國的潰敗並不是從這一刻開始。

董明珠曾說:不懼權威,尊重市場,企業才能做大做強。但是在進入中國的15年裡,亞馬遜始終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在看中國。

它不會迎合中國人的喜好,不會創造中國人的需求,它更不以為自己的管理模式在方向上走錯了,它以為只要把歐美那一套搬到中國來就能成功。

所以,它在中國遭遇全球首敗,就像MySpace和MSN當年撤出中國一樣。

很多人擔心亞馬遜離開後,帶走了世界電商的先進運營經驗。在這裡我們無須擔憂,MSN退出後,中國的社交網絡不是更加強大嗎?

亞馬遜的敗退告訴我們,這是一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時代,你忽視過的對手,你忽視過的市場,它們會用十倍的代價返還給你。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對市場,對消費者懷有敬畏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