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校不聽話,老師讓家長陪讀合理嗎?

殿下~


應益陽桃花侖之芳的邀請,山村老師來談談自己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學生在校不聽話,老師讓家長陪讀合理嗎?”從制度上來講,老師讓家長來陪讀肯定是不合理的,因為學校、老師無權要求家長到校陪讀。



那為何無權還要求家長到校陪讀?其實此舉實屬無奈,學生在校不聽話,肯定是經過老師多次教育後無果才做出這樣無奈的選擇。當前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對於學生的教育,僅僅剩下了愛的口頭教育。對於一些“老油條”來說,說教已沒有了作用。面對這種狀況,老師只能讓家長來陪讀。希望在家長的監督下,能夠認真學習。

家長陪讀的情況山村老師還真的遇到過。2017年時,山村老師帶的一屆畢業班裡,就有這麼一位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初三時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學習。於是來到學校,主動找到校長和班主任表明了自己的意圖。校長和班主任聽後也很支持,於是這名家長就在教室裡陪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了一個月的時間。之前的這位學生人很聰明,成績不算差,考普通高中問題不大,但是總喜歡在課堂上講小話。老師多次找他交談,希望他能認真聽課,他表面上也答應得好好的,但過後依然我行我素。




自從孩子父親進入教室陪讀以後,整個班級的風氣變了,課堂上很少有人敢講小話。而這名家長的孩子也不敢在課堂上講話,上課也專心了很多,孩子的父親也專心的聽課記筆記,下課後還和孩子一起交流。一個月後,孩子的父親沒有再陪讀,而孩子的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最後考上了一所州屬中學。

有時候,陪讀也不是一件壞事,更不是一件丟臉的事,為了孩子,如果時間允許,選擇陪孩子一起學習也不失為一件壞事。

當然,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如有說得不對之處歡迎各位留言指正。對於陪讀,各位網友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各位留言吐槽!互相學習!


山村老師看教育


通常情況下,老師不應該這麼做,學校主管部門也不會允許。但是,在極特殊情況下,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經遇到一位轉學來我班的高三學生,報到那天,家長跟我說:“我的孩子讓老師傷透了腦筋,腦袋挺聰明的,就是不學,來您班讓您費心了。我們家長向您保證:您可以採取一切手段,我們家長都會全力配合,孩子轉變與否我們全家都感謝您,就怕你不管孩子,求求您了!我們給您寫好了保證書,即使出現不好的結果與您無關!”說著拿出了保證書…。我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談心都無濟於事。但我發現,這個學生還有一定的自尊心,講文明懂禮貌,對父母感情很深,只要不談學習,父母的話還是言聽計從的。最後,我決定利用其對父母的感情,決定最後一試,讓其父母陪讀。我把想法跟家長談了,家長說沒問題。第二天,我班裡最後面多了兩位老學生,帶著筆記陪同全班同學一起上下課,聽課筆記認真。學生們也不清楚聽課的是誰的家長,議論紛紛…。當天晚上,這個學生跟我說:別讓他父母來學校了上課了。我說是你父母主動要求的,原因不用我說了吧?他表示一定努力學習…。第二天他媽媽沒來,他父親照舊…第三天至第五天他父親坐在走廊裡繼續聽課。第六天下午自習課課時,這名學生站在講臺上,說明實情,痛哭流涕向全班同學表態…。希望全班同學監督他,讓班長跟我、他父親談…。第七天,他父親來到我辦公室有坐了一天。從此,這個學生髮生根本轉變,刻苦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成為全班同學的榜樣。最後竟然考入本一B類大學。至今我們還是好朋友。


白雪清風


學生在校不聽話,老師讓家長陪讀是否合理,要根據不聽話具體的原因分析。(1)、學生不聽話的原因在教師。“愛物及烏”的道理人人都明白,如果學生喜歡老師,那麼學生對老師的話是言聽計從;如果教師本人素質較差,上課時語言不生動,不能採用啟發法式教學,對教學相關知識不豐富,甚至在教學中出現許多的錯誤。在與學生平時的相處中,不能平易近人,甚至有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學生對老師的課十分的厭煩,那麼對老師就有反感。


學生在老師面前是弱小的,唯一的做法就是不聽話,當面對家長要求聽老師的話時,只有保持沉默以示抗議。如果出現這種現象,讓學生的家長陪讀,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學生有可能逃課或者出走逃學的現象發生。面對這種學生的不聽話,教師必須鑽研業務,要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俗話說得好:“要教給學生一桶水,教師不能只有一江水,必須有濤濤不絕江水”。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愛”心,要愛生如子,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把自己的形象走進學生的心裡。如果教師做到了這些,學生還能不聽老師的話嗎?

(2)、學生不聽老師話的原因在家長。家長對孩子從小要求不嚴格,沒有盡到教育子女的責任。每當孩子在校不聽話,學習上不努力、沒有完成作業時,教師請家長到校交流時,家長總是陽奉陰為,當面許諾要嚴管,事後不聞不問任由孩子玩皮。而學生在家長的寵壞下,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聽老師的話,老師又能把我怎麼樣,家長永遠不會批評我的。面對學生出現這種不聽話,老師讓家長陪孩子讀書是完全合理的。在學校裡,家長能夠親眼見到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在學習上的差距,從而對學生從嚴要求,讓學生向好同學學習,向榜樣學習,學生有了學習目標,也樂意聽老師的話。家長也能找到自身的不足,改變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達到了家長、孩子的教育目的。


周文生WS


個人覺得這個問題首先要遵循一個規律:就是人們要解決一個問題,肯定首先要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首先上一個理論依據:在教育心理學上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叫做:“當一個人出現問題的時候,正好是孩子提升能力的最佳時機”!

所以我們還沒有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就請家長來陪讀,並不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最好的方式,如果找不到問題的根源,就算家長來陪讀也是白搭,更何況咱大多數家長們,都是需要上班工作,賺錢養家的。

咱舉個一例子:就比如孩子不按時完成做作業,或者是做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表面上看,這是孩子的學習態度問題,

其實歸根結底,這是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的問題,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立即著手,加強和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的能力訓練,在單位時間裡,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再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1)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孩子老是完不成作業,老師就找家長,家長把孩子帶回家以後跟他約法三章。

說如果第二天還完不成作業的話,真不想讀書了,第三天就回家擔糞去,孩子同意,簽字畫押。

果然還是到了第二天還是沒有完成作業,這位父親的馬上就兌現諾言,兌現當時的約定找了兩個糞桶,讓孩子擔送到300米外的地頭去。

孩子頭一兩趟還行,還能夠咬牙能夠堅持,但是當擔子越來越覺得沉重,肩膀越來越疼,腳步越來越走不動的時候,做我這樣的事情越來越不妙的時候,這孩子的感覺,當然還是做作業輕鬆多了。

這時候父親及時地出現了,說你願意做作業還是願意一輩子做這樣的事情呢?

孩子的選擇當然是,完成作業跟做這件事情比起來,當然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


2)所以這位聰明的家長,就是利用了心理學上說的,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心理本能原理,及時,有效地解決了這個方面的問題。

我們可以從這件事情的解決上總結一下,孩子忍耐力的培養和時間觀念的養成,讓這種能力成為孩子的自覺性行為,是多麼的重要!

3)所以,我們還可以從孩子下面的幾個方面開始著手:

一,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制定生活作息時間的時間意識,讓孩子清楚的明白,每件事在規定的時間做完,後面才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

二,讓孩子明白他拖拉磨蹭所帶來的後果,家長過多的催促,反而會降低孩子的責任感,不把自己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情,讓孩子失去生活獨立能力的鍛鍊機會。


三,讓孩子明白,自己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承擔責任,而這種態度的責任感,是讓他自己著急,而不是讓家長著急操心,這是一種孩子自主管理意識的提升,所必須的!

.

好吧,

親喜歡這文字,就點個關注讚唄,

鏈接看更多有價值的,

下回分解唄,

轉發分享,

點右下角唄,

.

~…~

讓飛寫於2019年4月29日。

長沙。

EN D。


一縷晨光劉讓飛


首先,教育從來不是學校一方能做好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都很重要。學校教育很多時候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所以如果老師通知家長陪讀,那麼做家長的可能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合不合理的問題,只怕更多的是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



老師在什麼情況下才採用這種非常規的教育手段呢?自然是無計可施了,窮盡了老師所有的方法,沒有辦法之下才會讓家長來陪讀,我想,大多數老師都是不願意隨意驚動家長的。

前段時間,我學校也有老師請家長前來陪讀,這個孩子上課隨意進出教室,大聲喧譁,老師對他批評教育,講道理,讚賞鼓勵,都沒用。老師只要一兇他,立馬躺在地上大哭大叫,嚴重影響教學,最後沒辦法,只能通知家長來陪讀。結果,家長到學校陪了幾天,狠狠教訓了幾次,以後就規規矩矩的。



其次,孩子是你的,不是老師的,孩子不聽話,老師讓家長來陪讀,這也是老師一種責任心的體現,是老師沒有放棄對你孩子的教育努力,小時候不管好,以後長大了相管也管不了了。所以,應該慶幸碰到一個負責任的老師,你應該想的是,如何配合老師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去挑刺,抱怨,否則老師真可能放棄對你孩子的教育。


所以,當老師告訴你你家孩子不聽話,讓你去學校陪讀的時候,不要考慮什麼合不合理的問題,也不要想著去給老師挑挑理,當下心中的成見,配合老師做好子女的教育才是當務之急!


周老師的工作室


學生在校不聽話,老師採取讓家人陪讀的辦法,我認為此法可行,理由有三:

第一,學生不聽話,情況不嚴重的話,老師不會請求家長協助,而如果這樣做了,這個老師就是負責任的好老師,真的是仁至義盡了,必須點贊。

第二,要家長陪讀家長肯定會有想法,畢竟送孩子到學校,孩子交給你了,有家長什麼事?家長要這樣想的話,百分百錯誤,除非家長對孩子不抱希望,不理不睬或者嬌寵溺愛,偏心護短。

要想孩子品行好,成績好,還等老師聯繫你,老師主動聯繫的肯定不是好事,關心孩子的家長都是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繫,隨時關注孩子的表現的。

第三,孩子關乎家長的未來,誰也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沒出息,孩子在學校裡不聽老師的話,難道在家裡就聽家長的話?現在不教育,長大成人不能保證孝順父母啊!

意見僅此而已。





清風小寒


在頭條上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每過段時間網上爆出點關於老師的新聞,然後一段時間內各種評論各種問題都是針對教師的,教師成為高危職業。

各種花樣式的評論無外乎教師批評教育學生不對,調座位不對,甚至上課都要求說話要溫柔,不然有的學生嚇出點問題來都要找老師的麻煩,當然,也有倒向老師的,不教育如何成長。也是,現實逼的我們的教師不是不想管而且不敢管,加上部分父母的無理取鬧,法律保護的條條框框基本都倒向學生,大家都慢慢學會了明哲保身,但問題又來了,管也是教師的錯,不管又說教師不負責,沒有師德,確實,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言論,自由嘛,口水都能把一個人淹死,由此,教師的話題成了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至於筆者提出的陪讀問題,我想大概也就是這樣,教師真的不敢管了,家庭教育又有一定缺失,著實讓我們的教師難以下手教育。所以,陪讀不陪讀我想也是個暫時的計策吧。

最後,我想說,其實教師也是一個人,也是用自己工作謀生的人,頭頂上並沒有那麼多光環,當然,有值得全國教師學習的好老師,好模範,但不能要求所有的老師頭頂好老師的光環出了點小問題就對老師指指點點,甚至拿一個小例子就打倒一大群老師!


手機用戶50898339670


我不想說合不合理,只想問你願不願意陪。

1 首先,我認為你應該感謝這位老師,畢竟她為了你的孩子,想出了這種辦法,老師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好,我們家長還能有什麼意見呢?

2 孩子在學校不認真學習,還打擾別人學習。老師打不得罵不得,老師讓家長陪讀,這是下下策,相信也是被逼無奈,是對你的孩子和其他孩子負責的表現。

3 我認為。老師讓家長陪讀並不是目的。老師的目的是讓家長看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家好好管理管理孩子。家長可以近距離的接觸孩子的學校生活,結合孩子在家的表現。從而能找到孩子厭學,不愛學的原因。能更好的協助孩子學習和成長

4 相信沒有哪一個老師願意讓家長來旁聽,影響自己和其他孩子。老師讓家長陪讀,並不是特意給家長難堪,而是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幫助孩子學習和成長。

總之,現在的教育體制,沒有真正的放權給老師,老師在管理孩子方面也束手無策。管得嚴了,學生家長都有意見,如果不管的鬆了,成績提不上去學校,家長,社會更有意見,理解萬歲,沒有人愛管閒事,頂著被眾多人罵的可能請家長陪讀也是無奈之舉,是負責任的表現。





芙蓉屋教育


學生在校不上課,不聽話。老師讓家長陪讀。已經說明這個學生存在很多問題。老師可能已經試了多種方法。但是不能改變學生思想狀況,老師又不想放棄學生。那麼在家校溝通,家長和老師配合之後,仍然不能解決學生不聽話,不上課的情況。選擇讓家長陪讀也是無奈之舉。這樣學生在家長監督之下。學生可能會體諒父母的苦衷。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思想狀況發生轉變,向父母和老師期待的方向轉化。這是我們期望的結果。應該給這樣的老師一個贊。遇到這樣負責的老師,是學生之幸,作為要家長應該支持老師的做法。否則,你說呢?老師教育不了,那隻能放棄。您做家長的,也放棄對孩子的教育嗎。


笑對人生179805578


如果是指下面這件事,那麼老師還是別讓家長來陪讀了

“《石家莊一學校學生上課說話,竟讓家長陪讀一週!》網友:前段時間嚴重的就是上課說話,讓家長陪讀一星期,不去就不讓上學,我覺得這事有點過分了吧!學生去上學,老師這不明擺著都快不用管了嗎,什麼事都往家裡推,家長哪有這麼多時間天天管這些瑣事。”


這樣的家長還是不要得罪的好

這樣的家長說什麼老師最好就聽什麼

惹那麻煩做什麼?

得罪家長

還有可能被家長投訴

還有可能被教委處理

值得嗎?

管學生還是要注意學生跟家長的態度

一看:學生的態度

學生聽管教

那麼就好好的教育學生

是人都容易犯錯誤

學生更容易調皮搗蛋

這個沒法改變

需要看學生聽不聽管教了

學生聽話,只要制止就停止錯誤行為,那麼可以用心教育

學生不聽話,制止也不好用,那麼就聯繫家長吧

二看:家長的態度

如果家長能幫助管教,在家長管教之後學生聽話了,那麼就繼續用心教育學生

如果家長的態度是,孩子送到了學校就應該老師負全責,教不好就是老師的責任

那麼…還是先保護好自己吧

對這樣的孩子要態度好,一不能嚴厲的批評,二不能使用教育懲戒權,千萬千萬切記…

教育管教權≠體罰,這點一定要記住

可以批評、可以教育

絕對不能動手,什麼理由都不能動手

(即使有的家長說隨便打隨便罵,聽聽就行了,當真就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