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瞎話故事」來自艾山傳說“老龍王的獨門絕技”

遠古時代,澄海村前是一片汪洋大海。(現在分為前、後澄海兩個村子,洋河鎮當地人叫“澄(cheng)海”為“澄(chen)海”。)

海里盤踞著一條巨龍,龍身頎長無比,粗壯有力。

某年,艾山因為“造山運動”,周圍的道路全被山石堵住,無法通行。

這條龍便從海底躍出,把頭搭在“神山”上,尾巴搭在“西石”上,形成一條道路,行人可以踩著龍的身體往返在兩山之間。

「膠州瞎話故事」來自艾山傳說“老龍王的獨門絕技”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後,認為此龍拯救了人類,功不可沒,便將其化為人身,封為“龍王”。

龍王后來過上了正常人的日子,娶了妻子,生了兒子。

老龍王精通武藝,也把兒子小龍教得“出生牛犢不怕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爺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老龍王把畢生的武功秘籍都傳授給了小龍,就保留了一個“獨門絕技”――“龍吐須”。

小龍萬般懇求老爹,老龍王總是說: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教恁此招……

這更增添了小龍對這“獨門絕技”的神秘感!

有次,老龍王去艾山下的一個村落訪友,席間多貪了杯酒,乘著酒意,腳底生風,星夜往家趕……

當他行至艾山的某處松林時,突然從一棵樹上竄下一個著黑色夜行衣的蒙面漢子。

「膠州瞎話故事」來自艾山傳說“老龍王的獨門絕技”

漢子二話沒說,劈頭,攔腰,掃腿,“唰唰唰”

就是致命的三棍,勁道好大,出手好狠!

老龍王大吃一驚:此人功夫了得!

頓時,酒意全無。

虧著老龍王閃躲及時,使了個“燕子三抄水”才避過棍風。

老龍王想:俺與此人應該木有深仇大恨啊!為何要來致我於死地?算他今天倒黴,得給他點兒顏色看看!看他還能不能囂張!

正在思想間,來人又使出一計狠招:一個“黑虎掏心”直戳老龍王的心窩,又飛起一腳,往老龍王的褲襠踹過來……

老龍王閃展騰挪,躲過兇險!

兩人交手幾十個回個,不分勝負……

武林中人交手時,有個大忌:就是生不得氣,發不得急!

老龍王“氣不打一處來”,藉著酒勁兒:今天俺若不使出“獨門絕技”,恐怕難過此“鬼門關”。

老龍王是個善良之人,畢竟此事人命關天啊,他大聲呵道:朋友,恁要是個知趣的,見好就收吧!咱們從此各走各路!

豈知來者竟是個“愣頭青”,也不搭理他的話,還是繼續大打出手。

朋友,可惜恁這身好功夫了!

話出手到,“唰”的一聲,老龍王施展出了“獨門絕技”――“龍吐須”!

藏於袖籠裡的一雙精緻的烏木筷子,不偏不倚地插入“黑衣人”的兩個鼻孔眼裡。

黑衣人眼前一黑,一個“好”字尚未出口,便重重地摔倒在地!

「膠州瞎話故事」來自艾山傳說“老龍王的獨門絕技”

老龍王感覺自己想做了一場夢,半天木回過神來。

這小子的招式如此熟悉,難不成?

他不敢多想,踉踉蹌蹌回到家中。

推門一看,只見小龍的母親,小龍不在,急問:龍兒哪去了?

龍母回答:吃了下晚兒飯,就出去了,現在還木回來!

老龍王說:出大事了!

龍母不以為然:憑咱龍兒的本事,還能出什麼大事?

走走走,快快隨我來!

說完老龍王就拉著龍母去了剛才打鬥的松林。

解開黑衣人的面紗一看,老夫妻傻了:黑衣人正是兒子――小龍。

老龍王一五一十的向龍母說出了事情的經過。


後來,老夫妻倆把小龍的屍首葬在了艾山腳下,墳頭上插著那雙精緻的烏木筷子…

▍王永明蒐集整理 | 欄目顧問:髙敘成 | 編輯:一壺好茶 、紅塵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