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老友記》裡莫妮卡說過的一句話:

“歡迎來到這個世界,它很糟糕,但你會愛上它。”

可是為什麼我願意愛上它,卻又感覺到非常非常非常疲憊?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真心喜歡上了一個人,不留餘力地付出,最後卻只能遙遙相望;

父母心底愛著我們,希望我們好,可是卻與父母之前存在好像不可彌補的溝壑;

不想參加一次聚會,只想靜靜看會書,結果被朋友埋怨不合群,不給面子,而漸漸疏離。

三種都是我們在意的人,我們就真的沒有辦法做到和他們好好相處又保持自己的風格嗎?

《這樣和世界相處》,或許能為你提供一些思考與方法。該書作者是奧地利的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這位被稱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的心理學家。是《自卑與超越 》的作者。

這本書關注點不是教育我們如何提高情商,如何與他人相處的人際交往方法乾貨,而是從自我出發,讓我們理解我們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以及自己如何與世界產生關聯與意義。

這才是這本書的核心。

下面就分3個方面,分享書中最精華的內容:

《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1.合作關係,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和世界好好相處,說到底就是和人好好相處,再精確一點是和自己在意的人以及必須交往的人好好相處。

在阿德勒看來,人生中可能面臨的所有困難,都可以歸納成三個問題:

第一個是職業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人際交往問題。第三個問題,是婚姻問題。

阿德勒認為,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合作問題。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給整個人類社會做貢獻。所以要實現人生的意義,就要在超越自我的過程中,跟他人建立合作。不要過度關注自己,而是時時刻刻想著合作方的利益。

所以說,合作是我們必須學會的一種人生技能,這是我們人生的起點。

縱觀阿德勒的理論,我們可以歸納出一條實用的準則:

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不要只把關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而是要時時刻刻想著你的合作方。

《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職業中,同事、領導是我們合作交往的對象;日常生活中,朋友兄弟閨蜜;婚姻中,丈夫妻子家庭。

這些人構成了我們的生活,這些人就是我們需要合作的對象。如果要和他們好好相處,這些事情有一個共同意義:

對別人和整個社會做貢獻。

保持合作關係的基礎,就是給對方給社會帶來價值。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好好反思自己和別人的合作相處中,是否有付出,付出了是否給別人帶來了價值意義。

《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2.自卑情緒,是我們超越的動力

作者認為:

人人都有自卑的心理情結。比如諂媚、奴性、依賴、懶惰、受虐等特質,實質上體現出明顯的自卑感。

和世界好好相處,就是為世界貢獻價值,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在阿德勒看來,自卑就是一個人實現自我超越的核武器。

那麼,怎樣利用自卑情結,如何向優越的目標奮鬥?

作者認為,生命裡有一系列奮鬥活動,其方向是自保、繁殖以及與外界接觸。

自卑源於我們對自身的不滿,我們希望變得更好,我們願意努力。但是這種自卑,要慢慢釋放它的力量,我們不能想著一週、一個月就超越別人,實現人生理想。

要適當自卑。要給自己制定能夠實現的階段性目標。要制定超越昨天自己的目標。

我們既要看榜樣,也要看看自己。別人已經攀登上了高峰,你也不能想著一口氣就衝上去,你要給自己接下來30分鐘,爬200個臺階,並且根據自己的體力,制定休息時間。

這樣利用自卑情緒,才能控制在適度之內。制定實現不了的目標,經常達不到,往往就會被自卑所擊垮,什麼都不願嘗試,就覺得自己不行了。

這是關於利用自卑,實現人生超越,為世界貢獻價值,與世界好好相處。

《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3.社會興趣,是我們價值的實現

什麼是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

社會興趣是指我們個人參與社會交往、實現社會價值、獲得社會認同的需要或潛能。童年經歷與社會興趣有關,而社會興趣決定我們的工作、生活和愛情。

一般而言,正常的情形是孩子對父母親差不多具有同樣的興趣。

在這裡就不再討論童年和社會興趣之間的關係,因為我們已經這樣了,已經進入職場,或者即將進入職場,該怎麼辦?

在我看來,作者所說的社會興趣實際上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談話的親和力”,你和別人交流,不會出現什麼都不懂,以至於什麼都說不上的尷尬。

這種興趣包括,我們自己的興趣愛好,我們的對自己工作的理解,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它既是一種具體的行為習慣,也是一種與人為善的品行。

其實,就是成為一個有趣的人。

李誕說人間不值得,但他是有趣的;王村村說無聊,但他也是有趣的。

有趣就是一種人格魅力,這就是與別人相處的最高最好境界,別人願意跟你玩,世界中也因你有趣的靈魂變得多樣。

《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最後想問大家一個哲學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人終歸一死,如果“人間不值得”,那麼他生前的掙扎、榮譽與希望,不就沒有任何存在的意義了嗎?

如果你看完此文,有所收穫,可以點個贊,支持一下嗎?

《這樣和世界相處》,人間非常值得:合作、自卑、興趣是生命支點

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