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相信大家一定看過《新華字典》,在這本字典中,我們可以見到許許多多的中國漢字。不過,其實中國的漢字比這本書中 呈現出來的字還要多。足以看出,中國的漢字是非常多的。而每一個字都有屬於自己的意思,所以每一個字都是十分珍貴的。

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以前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大家都是流行用文言文的形式。無論是平時的說話還是寫文章,都是流行文言文。而到了民國時期,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之後,大家都開始慢慢習慣用白話文了。而當時關於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還產生了一場很特別的辯論賽。不過,最後由於白話文更加簡單易懂,所以導致現在都喜歡用白話文。

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而說到中國的漢字和語言,有一個人是功不可沒的,那就是劉半農。作為一個語言學家,劉半農一生致力於研究中國語言的深刻含義,並將中國語言推廣。而且劉半農當年有一個很奇怪的想法,那就是想出一本全國各地罵人的方言。於是他將這個想法登報,此後他被很多人罵。特別是趙元任,用各地的方言將劉半農大罵一通。劉半農不僅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開心。

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除此之外,劉半農還曾經發明瞭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中國的漢字體系從古代開始,就有“他”這個字。這個字是第三人稱,可以用來統稱男女。不過由於中國古代女性出場的時間不多。所以,這個詞其實是男生的代表。而新文化運動之後,很多外國文學都傳入中國,關於女性的話題漸漸越來越多。這時候很多人才發現,中國漢字中並沒有一個很好的第三人稱字來代表女性。所以有人提出來說用“伊”或者“彼女”來代替,但是總是覺得缺點什麼。

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後來,劉半農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可以用“她”來代替第三人稱的女性。劉半農發明了“她”這個字之後,備受唾罵,很多人說男女沒啥區別,第一第二人稱男女不都是一樣的嗎?第三人稱沒必要變化。而且當時崇尚男女自由,很多女權主義者紛紛站起來痛罵劉半農,說他封建思想嚴重,根本沒有重視男女平等這個問題。這一罵,就罵了三年。

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1932年,教育部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將“她”這個女性的第三人稱代詞歸納進中國漢字,而且被定義為常用字。自此,中國人開始廣泛使用這個字。現如今,女性和男性的地位幾乎平等的社會環境下,這個“她”字更是被廣泛使用,幾乎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中,這個字的佔比還是很高的。其實這字,也說明了一種社會現狀。那就是女性的地位確實從封建時期的沒有人權到有了自己的人權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他曾發明了一個字,因此被很多女生痛罵三年,如今卻被廣泛使用!

對此,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