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蘇聯陸軍最多擁有多少個師?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冷戰時期的蘇聯軍隊異常強大,尤其是蘇聯的陸軍,具備橫掃歐洲,讓美國心驚膽戰的實力。因此人們普遍給這一時期的蘇聯陸軍冠以“鋼鐵洪流”的稱號,除了擁有大量的武器裝備外,龐大的陸軍人數也讓歐洲感到壓力巨大。

因此二戰結束後,很多西歐國家感到自己同莫斯科過去有恩怨,難以合作。為了自保,紛紛倒向美國為首的北約,進而出現了今天的格局。我們來具體解析一下,蘇聯陸軍到底是什麼實力。

蘇聯時期的陸軍編制很複雜,人數規模也比較大,指揮部門也多。在蘇聯軍力比較強的時候,這些力量尚能高效的運轉。到了蘇聯後期,國力衰退,人心不穩,體系繁雜的缺點就暴露了出來,以至於面對車臣這樣的弱小力量,也吃了幾次敗仗。

蘇聯巔峰時期的陸軍擁有25個集團軍,其中9個是坦克集團軍,16個其他兵種集團軍。這些集團作戰單位下轄的部隊數量超乎想象,僅坦克師就有50個,強調機動野戰的摩托化步兵師164個,支撐陸軍火力的炮兵師10個,直抵敵後和戰場的空降師有7個。另外還有14個特種作戰旅,3個空中突擊旅。蘇軍的師級單位人數比較多,有上萬人。

蘇聯的陸軍在部署上,主要針對歐洲方向。最精銳的部隊都在蘇聯和歐洲接壤的最前線,歐洲經歷了二戰風暴,很多國家都已經衰敗不堪。面對這麼強大的力量,在加上西方媒體的宣傳,很多歐洲領導人和民眾對蘇聯的印象是非常可怕的。直到今天,一說起蘇聯的陸軍,很多老一代歐洲人還是感到擔心。他們那個時候很擔心蘇聯人打過來,橫掃歐洲大陸,這種心理隔閡長期難以消除。

其實說到底,俄羅斯的文化和西歐差別還是相當大的,文化隔閡也是一個因素。但文化是一國的軟實力,也是自我保護的武器。蘇聯那時候之所以強,在於尊重自己的文化,同時武裝自己的拳頭,從這一點看,和今天的美國酷似。


兵說


根據數據顯示,蘇聯在冷戰時期最巔峰的時候共擁有190個坦克步兵師、10多個炮兵師、7個空降師,在蘇聯這些強大的軍力當中,又屬他們的坦克集群最為稱著,其一度曾被被北約國家視為惡夢一般的存在。根據一份當時蘇聯的坦克生產數量統計顯示,截至蘇聯解體之前,其坦克已經生產超過60000輛,包括31440輛T-54/55、13700輛T-62、10300輛T-64、11000輛T-72、不少於1000輛T-80。當然蘇軍服役的只有55000餘輛左右,因為還要對華約國家輸出一些,華約國家當時約有30個坦克和步兵師 。



“西方81”

軍演

蘇聯的一個坦克師在編制上總人數約在11500人左右,根據國內權威資料庫的內容顯示,在1991年,蘇聯的整個兵力超過340萬人、其中陸軍約140萬人、海軍約45萬人、空軍約42萬人,戰略火箭軍約14.6萬人、防空部隊約47.5萬人、內衛部隊約35萬人、邊防部隊約23萬人。當時北約在歐洲部署的坦克數量僅有有3.12萬輛左右,兵力投入據估計也就在87萬人之間。可以說在無論從地面裝備還是人員配置上,蘇聯都比美國與歐洲的北約國家強好幾個等級。




冷戰時期駐紮東歐的蘇軍

當時蘇軍的坦克師在裝備上主要以坦克為主,輔以少量步兵人員及其它軍種,在戰術佈置上特別強化集群進攻突擊的作戰方式,坦克師中的坦步比例為3:1,而其它兵種配備也比較全面,這種編制可以讓坦克和步兵戰車的比例達到協調,在戰術上能夠實現攻守能力平衡,其作戰思想與用途也可以做到更加靈活多元化。當時蘇軍進攻的矛頭就是西部集群,而西部集群最初的進攻設想就是先用戰術核武器開道然後配上坦克衝擊。後期很多觀點認為,蘇式的這種編制就是專為戰爭而設的,當初蘇軍曾計劃在3個月內掃平歐洲。
















冷戰時期的蘇軍


用戶76040114558


前蘇聯陸軍在20世紀80年代發展到了頂峰,組建了4個戰略方向總司令部,作為大型的戰略戰役領導機構,負責指揮所轄的4個駐外集群和國內的16個軍區和各大海軍艦隊。


蘇聯陸軍總計擁有6個坦克集團軍,19個集團軍,50個坦克師,164個摩步師,10個炮兵師,7個空降師,3個空中突擊旅,1個機炮師,14個特種旅的強大兵力。其中57個是常備師,絕大部分部署於西歐對抗的第一線;44個簡編師(1個月完成戰備),剩下的是動員師(只擁有裝備,作戰時編入人員)。

整個陸軍擁有6.4萬輛坦克,7.6萬輛裝甲車,1700部戰役戰術導彈發射器。僅在西歐地區蘇軍便擁有4.1萬輛坦克,4.5萬輛步兵戰車和裝甲運輸車,5萬門76㎜以上口徑火炮和火箭炮,9千套反坦克導彈系統。



估計當時的蘇聯可以在戰爭狀態下動員1200萬到1500萬人的龐大兵力。在80年代蘇聯陸軍一直奉行著進攻戰略,在主戰坦克和裝甲車上對北約保持著2被以上的優勢,駐東歐的主力部隊全部保持齊裝滿員的狀態,可以在戰爭爆發極短時間內對西歐諸國發起大規模的進攻;而在後方的大量的簡編師則在一線蘇軍主力發起進攻的幾周內完成戰備,投入戰場;再往後便是蘇聯的動員師了,這些師擁有完整的裝備,人員只有正常編制的10%到15%,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完成戰備,是第三批投入戰場的部隊。


戰略論


麻辣戰爭頭條號主編龍舞風行認為:冷戰時期,美蘇兩國尖銳對立,華約和北約兩大軍事集團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徹底消滅對方。

當時蘇聯的軍事力量在冷戰即將結束到達巔峰,雖然其海軍和空軍的實力不及美國,但蘇聯建立了世界最強大的陸軍,分為16個軍區,有51個裝甲師,142個摩托化步兵師,7個空降師,16個方面軍炮兵師和10個空中突擊旅,總計有人員199萬,裝備坦克約6萬輛,裝甲戰鬥車輛六萬多輛,火炮2.9萬門。

以上還不包括25萬邊防軍和35萬內務部隊,也不包括華約內其他東歐國家的裝備。

再看他們的對手北約國家,整個西歐的坦克只有不到2萬輛,而華約組織整體裝備坦克約10萬輛。

這樣一支龐大的裝甲洪流,再配合蘇軍的大縱深、寬正面高速突擊、大迂迴包抄的作戰理論,其攻擊力之恐怖,號稱可以一週時間推平西歐,趕在美軍主力到達歐洲大陸之前直接抵達英吉利海峽。

因此,這支鋼鐵洪流彷彿是西歐國家頭上高懸的利劍,一直令西歐國家生活在恐怖之中。

不要以為北約的武裝直升機對華約佔據絕對優勢,阿帕奇直升機是有名,威力也夠大,但前蘇聯解體之前,北約只有約500架阿帕奇,主力直升機是1500架眼鏡蛇。

而前蘇聯的武裝直升機米-24雌鹿也裝備了將近2000架,且前蘇聯的坦克可以炮射導彈,而導彈竟然也是可以對空打擊的,因此,北約部隊的武裝直升機並不能抵消前蘇聯的裝甲洪流優勢。

關注麻辣戰爭,關注世界軍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