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江蘇,自古轄江臨海

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啟東圓陀角壯觀的三水奔騰交匯

豐縣首羨鎮的歲月靜靜流淌

10.7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江蘇共分佈13座地級市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作為大內鬥省,自黑是江蘇人的自我修養

但所有內鬥下

都是對江蘇一往情深的愛

我們生活在江蘇不同的城市

13座地級市後

也藏著許多你不知道的一面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01 南 京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鴨子 / 古都 / 中山陵 / 秦淮河


•南京是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之一。

•南京雖然遍地梧桐,但南京市樹是雪松。

•不要看到頤和路、普陀路、洛珈路、琅琊路……就覺得南京路名好聽。還有大紗帽巷、小紗帽巷、泥馬巷、大鐧銀巷……和著名的二道埂子。

•南大、東南、南師、河海、南農、南林、南工、江南大學和江蘇大學,都是當年國立中央大學分出來的。

•雨花石和雨花臺沒什麼關係,基本都是六合產的。都怪夫子廟那幫奸商。

•不要一下雪就美成金陵了,南京叫金陵的時候經濟和地位都不咋樣。

•天隆寺附近有個渤泥國王墓,是中國唯二的外國帝王墓。

•玄武湖經歷過無數次改名和填湖,甚至曾經消失過兩百年。


02 無 錫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醬排骨 / 油麵筋 / 黿頭渚


•無錫的車牌叫蘇B,原因不是無錫是江蘇第二大城市,而是無錫是江蘇省第一個設定的省轄市。

•太湖的三種河鮮類特產:白魚、銀魚、白蝦,因為色澤均呈白色,因此被稱作“太湖三白”。

•無錫人嗜甜,無錫醬排骨,就集中體現了“無糖不成菜”的江南食俗。其中,三鳳橋是無錫醬排骨的頭牌。

•無錫的縣級市宜興是中國著名陶都,製陶史長達7000多年。丁蜀鎮是全國著名的紫砂壺產地,那裡誕生了很多著名的紫砂壺大師。

•宜興和無錫市區不接壤。

03 徐 州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辣 / 供暖 / 燒烤


•傳說中徐州想拉攏連雲港、宿遷、宿州、淮北、商丘、棗莊成立淮海省。其實就是古徐州的範圍。

•徐州是全國唯一享受暖氣和江浙滬包郵待遇的城市。

•同時,徐州處於京滬鐵路上,也是現在蘇北唯一有高鐵的城市。

•但是徐州高鐵站很小,人流量卻巨大。是我國唯一一個要在站外候車的高鐵站...

•太湖是江蘇和浙江的界湖,但太湖幾乎完全於江蘇;徐州北邊的微山湖則完全屬於山東。然而微山湖歷史上很長時間屬於徐州。


04 常 州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恐龍園 / 春秋淹城 / 嗲事體


•常州是繼北京、杭州之後,全國第三個擁有BRT(快速公交)的城市。

•常州北站在天黑時,第一個字的部首不亮

•常州的臘八粥是鹹的,裡面甚至還有小排。

•春秋淹城遺址我國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地面城池。

•歌手李志是常州金壇人,他的母校華羅庚中學,華羅庚是首屆畢業生之一。

•“80年代的金壇縣”在90年代變成了金壇市,在2015年變成了常州市的金壇區。

05 蘇 州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蘇面 / 大閘蟹 / 園林


•蘇州中學,最早是由范仲淹公元1035年創立的蘇州府學。九百八十餘年,校址依舊,校史悠久居全國之冠。

•世界級建築大師貝聿銘是蘇州人。他的家族是蘇州望族,獅子林曾被他的叔公買下。

•蘇州古城區白牆黑瓦,河街並行,看不見高樓。為了保護古城,古城區內建築高度不得高於24米,高度不得超過北寺塔。

•蘇州的楓鎮大肉面,每年夏天只賣120天。用豬骨、鱔骨熬成的湯增鮮,再用酒釀吊香,湯清無色,醇香撲鼻。

•甜甜的蘇州特產鹹豆漿,豆漿裡會放蝦米、醬油、油條、蔥花等。甜黨接受無能。


06 南 通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學霸 / 啟東中學 / 葛軍

•南通古稱通州,但為了不和北邊的通州搞混,1912年改稱南通。

•傳說南通有六種方言,語系神奇。比如南通西部和北部屬於江淮官話通泰片/泰如片,而東部和東南部卻屬吳語。

•赫赫有名的啟東中學,學霸的天堂學渣的噩夢。即使你不在南通,也有很大概率做過啟東中學的試卷。

•還有個有名的bēn茶中學,bēn是這個字:栟。

•葛軍是南通人。

07 連雲港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花果山 / 水晶 / 豆丹

•雲臺山的玉女峰,是江蘇省海拔最高點。唐宋時稱蒼梧山,李白有詩:明日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灌雲豆丹,比活珠子還要驚悚的黑暗料理。豆丹不是豆,是一種綠色的毛毛蟲。

•連雲港有東海縣,東海水晶,還有東海龍王的傳說。但“東海”在“海州”的西邊。

•而且連雲港瀕臨的是黃海。

•在建國初期的行政區劃中,連雲港曾短暫地屬於山東。贛榆滿大街的裹著大蔥的煎餅,不知道跟這有沒有關係。

08 淮 安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龍蝦 / 摜蛋

•盱眙,xūyí,十三香龍蝦聞名天下。在盱眙,甚至有一條街就叫龍蝦街。

•但還有個不輸盱眙的金湖,蒜泥龍蝦發源地。

•淮安的兩所本科:淮陰師範學院、淮陰工學院吵著合併成淮安大學有五六年了。

•淮揚菜中的“淮”,就是指淮安。康熙時的《淮安府志》記載,“涉江以北,宴會珍錯之盛,淮安為最”。

•淮安和淮陰關係複雜,歷史悠久的淮安區與相對年輕有錢的淮陰(現淮安市區)互懟,不斷改名,恩怨情仇可以寫一部書了。

09 鹽 城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鹽 / 麋鹿 / 南京鹽城卷


•蘇錫常鎮聯考、蘇北四市,通泰揚,南京鹽城。懂的自然懂

•鹽城還真是因為產鹽才取的名。

•鹽城總面積將近一萬七平方公里,是南京的2.6倍。

•鹽城沒有大山,其最高海拔:共青山,海拔12米。

•上海在鹽城大豐有幾塊農場,面積是徐彙區的五倍多。上海人吃的大米、蔬菜很有可能是這幾個農場生產的。

10 揚 州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揚州三把刀 / 三春 / 高郵雙黃蛋


•揚州是古邗國,後稱廣陵,和古中國天下九州的揚州完全不是一碼事。古揚州從淮河到東南沿海,直到唐初揚州才特指廣陵城。

•當揚州自稱蘇中時,可能忘了自己有個“蘇北人民醫院”。

•其實那是因為民國時期分了蘇南省、蘇北省,揚州是蘇北省省會。

•揚州的市花是瓊花和芍藥。然而古瓊花已經滅絕,和瓊花相似的聚八仙花被叫做了瓊花。

•揚州博物館展覽過楊廣的兩顆門牙。

•揚州去江都路過兩條大河:京杭大運河和廖家溝。很多人會把更寬闊的廖家溝當成大運河。

11 鎮 江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香醋 / 餚肉 / 鍋蓋面 / 法海


•鎮江是江蘇十三個城市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城市。但民國時期,它曾為江蘇省省會。

•餚肉,本地人念xiáo ròu,又叫水晶餚蹄。曾被選為“開國第一宴”的冷菜主碟,吃的時候配上嫩薑絲、香醋才算正宗。

•鎮江鍋蓋面,面鍋裡面煮鍋蓋,醬油湯頭以及澆頭決定了一碗鍋蓋面的格局。在鎮江,大部分鍋蓋麵館只營業到下午兩三點。

•縣級市揚中是個島。

•揚中人民是全國最會吃河豚的。每年清明,揚中島流域的河豚到了最肥美的時候,“河豚節”就在此時舉行。

•白蛇傳裡的金山寺就位於鎮江。歷史上的法海禪師,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也是金山寺的開山祖師。

12 泰 州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早茶 / 油菜花 / 豬肉脯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稱讚“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

•靖江蟹黃湯包,餡由大閘蟹、新鮮豬肉皮、正宗老母草雞湯特製而成。在靖江吃湯包不提供吸管,湯包放在側邊而非盤子中間,便於吸吮湯汁。

•泰州人有喝早茶的習慣。一壺上好的龍井,配上一盤燙乾絲,一碗魚湯麵,再加上一籠蟹黃包,是當地人必點的老三樣。

•泰興有全國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古銀杏群落。

•江蘇興化油菜花,每年4、5月,千島樣式形成的垛田開滿金色花海,壯觀漂亮。


13 宿 遷

作為“大內鬥省”的江蘇,每座城市都有它的底氣


項羽 / 洋河 / 劉強東

•宿遷市區的宿城區原為徐州的縣,講中原官話。而泗陽、沭陽縣講的則是正兒八經的江淮官話。

•洋河酒名源宿遷市洋河新區的洋河鎮。

•漢朝的建立過程,差不多就是一個淮安人幫助一個徐州人做掉了一個宿遷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