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母校,感受农村城市化的步伐


记得12年前,即2006年我把一篇回乡见闻发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里,当年的点击量超过了10万,成为新浪博客当年点击量前10的文章。文章是以拜访母校见闻,联想到人口结构的变迁,再由人口变迁推测房地产市场的走势。12年后,我再访母校,不仅再次感受到人口结构的巨变,而且被正在进行之中的农村城市化的洪流所震撼。

我的老家在安徽庐江县,地处安徽的中部,地貌以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以农耕为主,十几年前几乎没有工业。上大学时读到费孝通先生写的《乡土中国》倍感亲切,似乎书中描述和分析的就是我的家乡。“生于斯,死于斯”是我的父老乡亲们真实的生活写照,除了极少数人考上大学离开本乡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半径几乎就是村前屋后。这样的状况似乎一直保持到了上个世纪末,2000后,故乡在发生着改变。

我每次回安徽老家时,都要去看望一下初中的老师,这所中学离我的老家只有1公里的路程,是本乡所属的初级中学,所有的学生都来自本乡。我是1980年上初中的,当时母校有初一至初三共3个年级,每个年级有两个班,共六个班约500人。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室小而简陋,平均每个班有80名学生挤在一起,每当课间休息,教室里总是人声鼎沸,尘土飞扬。可见当时学校的人气之旺。

记得2006年返回母校时,所见所闻让我深感震惊。往日的喧嚣被一片凄凉所替代,当年有500名学生的学校只剩下100多名学生。据老师介绍,学生越来越少,两年前,乡政府已经决定把临近的几所初中合在一起,剩下的这100多名学生是最后一届毕业班了,等这届学生毕业之后,该学校就停止招生,我的母校将彻底关门了。往日的铃声将永远成为回忆。

我是研究经济和金融的,早就关注到中国的人口结构的变化,没想到母校的变化把人口结构的变化如此具体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和20年前相比,2006年前后的中学生占人口的比例在迅速下降,这和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直接相关的。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生育高峰在1965年前后,1962年的出生率是3.71%,1965年的出生率是3.78%,1970年的出生率是3.34%,一直到1978年之前出生率都在3%以上,但1978年的出生率下降到了2%以下。上世纪60、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在80年代正好处于上中学的年龄,因此,才有我上中学时拥挤的场面。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上世纪60、70年代出生人口的下一代比他们的父辈少了一半多。这就是我的母校出现“门前冷落”的最根本原因。

很显然,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学校生源的变化。尽管2000年之后,外出打工和就业的年轻人不断增多,这些人正是60年代和70年代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口,2000年前后这批人正直青壮年,他们远走他乡就业并没有带走他们的孩子,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12年后,2019年春节我再访母校,再次被农村的沧桑巨变所震撼。当我从家门口出发,凭着当年的记忆前往母校时,没有行进多少距离就感觉无法前进,十几年前的农村小道已经被公路所替代,而且在我家与学校之间还建起了一条高速公路,把之前上学经常经走的道路完全改变,只好改由公路前往。隐隐约约在不远处已经看到矗立的厂房和大厦。高速公路上不时飞驰而过的汽车彻底打破了乡村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了工业化的步伐已经快步朝这里走来。

当赶到母校时,眼前的一切熟悉而陌生:曾经洗过脸,刷过碗的池塘依然平静地偏安一隅,而所有的教室及其他建筑物却已荡然无存,不见踪影,校址所在地变成了一片绿油油的麦田。记得2011年前后我还来过母校,当时虽然不再有学生在此上课,但教室仍然保留完好。听附近的村民说,从2008年起,学校就不再招生,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集中到镇里或县城里,当时学校已经被废弃,后来就被复垦成为农田。

我没有进行过考证,这所学校一共毕业过多少学生,但学校创立的时间是清楚的,在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办学,前后经历了六十余载。她经历了创办之初的艰辛和冷清,也曾有过八十年代人声鼎沸之辉煌,如今黯然落幕,真乃沧桑巨变。

根据记忆,居住在学校附近的老师有七八位,辗转反复终于找到一位姓杨的老师,据这位杨老师介绍,其他的几位老师均已搬到县城居住,有的搬到省城合肥居住了,他自己也常住县城,只是春节来老家暂住几天。这位老师最近几年参加了不少学生聚会,有初中毕业40周年的(即60年代初出生,70年代末初中毕业),也有30周年的(70年代初出生,80年代末初中毕业)。根据他的介绍,几乎参加聚会的所有学生都在城市工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在城市买房,或正准备为子女在城市买房。

我2006年来母校,看到了人口结构的变化。当时已经走出校门的校友们开始突破传统农业社会的边界步入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开启了他们自身就业由农村和农业向城市和非农业的转变。经过十余年的打拼,他们已经积累了或多或少的积蓄,开始圆他们的城市市民之梦-在城市买房定居。

年轻学子们的人生圆梦之旅成了国家经济崛起之途。从过去20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看,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爆发出洪荒之力,经济高速增长。作为众多的农村人口的圆梦载体,住房市场更是供需两旺,高潮迭起。庐江县城的房价已经从2006年的每平方米2000多元上涨到现在的8000多元,合肥的房价从2006年的3000多元涨到现在的16000元左右。

伴随着母校凋零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兴起。经过十余年的人口快速转移,60后、70后及80后似乎已经完成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即人口高峰期出生的人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这与很多统计数据之间似乎有一定的差距,从统计数据看,我国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还不到60%,这意味着仍然有四成的人居住在农村。

为了求证我的推测,在春节拜年的时候,我特别留意不同的人群的住房情况,结果与上述推测是一致的,春节期间我所遇见的60年代出生至80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已经“城市化”了,他们在城市工作,其中的大多数已经在城市购置房产。有一点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在购置房产的人中,相当多的人并没有稳定的工作,工资收入的绝大部分都用于还贷。有的因为自己或家人出现重大疾病,暂时出现现金流风险,不得不借高利贷以维持现金流。

当我问及为何要购买住房时,基本上有两类答案,一类是买房娶亲,在城市买房子已经成为农村青年结婚的标配。第二类是房价永远上涨,买房子可以保值增值。估计第二类答案才是真正的原因,假如房价不涨,估计买房就再是结婚的前提了。

一叶知秋。也许一个学校不足以代表全国,但它是一个样本,或许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母校所见所闻强烈感受到城市化大潮的涌动,乡土中国在向城市中国迈进过程中,已经焕发出磅礴之势。但也要看到,在此大潮裹挟之下不少势弱的人群的处境艰难,当他们不再“生于斯,长于斯”多少有些惶惑不安,尤其是那些负债前行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