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座大山”,華為更懂智能安防新時代

一個人只能發出微小聲音,而當大眾都發出該種聲音,成為共識後,那就意味著,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

毋庸置疑,這是屬於智能安防的時代,AI是這個時代最具表徵的技術符號。很有幸,記者於4月11日在合肥洲際酒店參加了主題為“星雲聚合、智能進化——走進安防新時代”的2019 中國智能安防行業峰會。大咖雲集,共話安防新時代下的智能未來。


跨越“三座大山”,華為更懂智能安防新時代

峰會現場


智能安防新常態下還需跨越“三座大山”

“新時代”說明了什麼?當下的安防市場處在一個大變革和大調整時期。這個變化一方面是技術的驅動,另一方面也是用戶業務轉型的需要。華為,作為安防後來者,要在智能時代實現彎道超車,其取勝法寶在於深諳用戶真實需求基礎上保持產品與技術的引領性,並開放生態共建智能安防市場指數級的大繁榮。為此,此次峰會上華為中國地區部副總裁、華為中國企業安平系統部總裁嶽坤在演講中提到了智能安防新時代,還需跨越“三座大山”,即算力不足、算法不能互通共享和數據孤島。


跨越“三座大山”,華為更懂智能安防新時代

阻礙智能安防行業發展的“三座大山”


的確如此,新時代的智能安防出現了新常態,從行業應用看安防在加速智能化進程中,也面臨不小阻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偽智能大行其道。高清智能是一個組合詞,但高清具有明顯的技術參數指標,一眼便能辨識是否高清,而智能在安防卻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並未有一個共識性的註解,所以絕大多數安防廠家都在標榜智能,卻為真正達到用戶對於智能安防的真正期待。

其二,智能效能低,難以規模化應用。很多安防企業人工智能產品對於人臉、車臉的辨識,極易受到外部環境因素干擾,並且在做結構化技術處理時,以靜態特徵的單場景環境為主,很少有在動作、行為等動態特徵之間關聯性做結構化處理。

其三,複雜場景應用難以勝任。在安防行業應用的AI大多沒有自我成長的能力,只能根據設定的條件進行自主分析,而不能根據分享能力和積累經驗提高完善自己。

其四,攝像機“腦力”開發不足,並未“物盡其用”。攝像機裝上智能芯片,把識別、處理的過程從服務器轉移到攝像機本身,從而降低後端壓力,這種智能前移的方式在安防行業大受歡迎。算力是攝像機處理數據的能力,隨著攝像機需要處理的數據特徵越多,也就需要更大算力芯片的加持。但現實是2016年算力是0.3T,2017年是0.66T,2018年華為海思發佈了3559A的芯片,它的算力是4T,今年二季度華為會上市升騰310芯片,可以做到16T的算力,算力在不斷往前發展。但是我們的攝像機,從2016年的0.3T到2017年的0.66T,到2018年還是0.66T,2019年我們某些安防大廠推出的攝像機還是0.66T,這無疑阻礙和降低了智能化在安防行業的應用和推廣。

其五,數據的壁壘。智能新時代無疑是對傳統安防體系的一種變革,而之前已建的用戶平臺數據開放性低,共享度也低,所以很難開展多維數據融合分析與智能應用。與此同時,即便是AI平臺,也因為各大AI獨角獸各自為政方式形成了封閉平臺,算法廠家之間也不能互通共用。

阻礙已成,也意味著突破也將開始。


跨越“三座大山”,華為更懂智能安防新時代

華為中國區部副總裁、安平系統部總裁嶽坤


華為,更懂智能安防新時代

“青春就象黃金,你想做什麼,就能做成什麼”。業界普遍評價,華為想做好一件事,一定能做到最好。儘管是後來者,謀定而後動的華為,為了迎接智能安防的新時代,展開了全面佈局。


跨越“三座大山”,華為更懂智能安防新時代


▌全境的智能,實現真智能的規模化與多場景應用

全境一詞,在IT領域並不新奇,然而在安防行業卻是記者的首次接觸。據瞭解,公安部在《關於規範推進公安視頻圖像智能化應用建設的通知》中特別提到,新建攝像頭智能化普及率要大於80%,就目前行業應用而言,搭載4T算力攝像機已經足夠勝任用戶當下所需,對於高於4T算力的產品應儘可能釋放智能。於是,華為推出了智能1拖N產品,兼顧現網,將已建項目的非智能攝像機也具備“聰明大腦”,這也符合當下雪亮工程建設下探到區縣鄉鎮一級的用戶要求。

▌軟件定義一切,也能在智能安防新時代再造風雲。

2018年華為在業界首次推出軟件定義的“五星”系列攝像機。該系列產品對於複雜應用場景,能依據場景化按需加載不同的軟件和算法,通過多特徵提取與識別、多攝像機間的協同、端雲間的協同成倍地提高智能分析效率,內置實時圖像質量檢測與評估特性,並具備自我感知和場景適應性學習能力,讓算法和應用不斷迭代和演進。

▌“星雲聚合”才能走進智能安防新時代。

華為在智能安防採用“雲邊端”架構,實現數據協同與共享,這與傳統安防企業“雲邊”架構不同。華為認為在前端部分通過軟件定義才能實現雲化,而華為也將安防業界盛行的邊緣計算升級成邊緣雲,從而實現雲邊端之間的打通和全場景數據高效協同。

▌平臺場景化,戰果快、易部署。

將智能平臺場景化,其實就是華為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體現之一。嶽坤做了一個恰當比喻,華為將平臺場景化後,將產生各類精裝修方案的模塊。這些模塊提供開發和應用平臺,用戶和生態夥伴學習難度降低,讓用戶按需所求在自身業務流程和功能需要方面共同開發。這樣,用戶部署智能平臺變得簡便,也能快速應用到實戰中收到效果,畢竟用戶最瞭解自身痛點,發現問題就及時在平臺上解決問題。

▌緊貼用戶,將解耦進行到底,做大智能安防生態圈

2018年華為開啟了生態紀,必將在智能安防新時代也有一番作為。智能安防,也是個圈。華為想做大做強這個圈,就必須將解耦進行到底。其實就行業現狀來看,很多建設項目中平臺解耦並不徹底,部分廠家在前端和視圖庫是解耦的,但是並未涉及到中間層。華為基於三十多年ICT積累,在他們的視角里,智能安防真正的解耦是要以雲計算為底座,把硬件、平臺、數據、算法應用分層做到解耦。華為此舉是“人盡其才”,讓專業團隊做他們做擅長之事,而華為在硬件和平臺方面擅長,就以此為研發方向主攻。同時在生態圈內基於用戶需求和標準架構來進行合作分工。

這樣的生態圈,才是真正的共贏、共建與共享。

星雲在聚合,智能在進化,華為正在引領行業大步流星邁進智能安防新時代。誠然,要擁抱這個時代,還有許多征程,但,無論從哪一面看,華為都更懂這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