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不管你是懟還是贊,區塊鏈還是要到EOS 時代

文/B老師

區塊鏈自比特幣剝離出來的那一刻,從不缺乏懟,也不缺乏贊。

區塊鏈從以太坊智能合約出現到那一刻,也不乏懟或者贊到聲音。

就這樣,我們馬上要來到的EOS 時代,我們暫且叫它“柚時代”,也不會停止懟或者贊到步伐。

不管你是懟還是贊,區塊鏈還是要到EOS 時代

比特幣時代

這個時代泛指以太坊出現前的階段,所有區塊鏈的應用方向幾乎都以價值轉移為目標;所以,結算和支付幾乎成了每個幣發行時候的美好故事。那個時候流行的說法是:發個幣!幣本身是區塊鏈的應用,所謂的生態,最多也就是有多少個錢包用戶,至於這個幣是在暗網用還是在後海酒吧能用,那就全看團隊營銷能力,但這個時代的應用,除了比特幣被大規模的應用於全球的轉賬和支付,其他幣的生態最後都涼涼了。

比特幣時代,比特幣是唯一被廣泛接受的公鏈,其應用是滿足全球範圍內的資產快速轉移的需求,而其生態除了各種支付的需求,還因為比特幣的資產屬性,而成為了整個區塊鏈行業價值的核心,即使其在當時總市值並不高,但卻構成了未來區塊鏈大生態最重要的根基。

以太坊時代

以太坊時代開啟於 2016 年年初,在那之前,美國的 P 網和中國的雲幣網已經上線了以太幣的交易,隨著交易價格的逐漸上漲,以太坊是什麼才逐漸的被人關注到。相比較於比特幣,以太坊最大的創新是在區塊鏈的系統中加入了“智能合約” 功能。

以太坊時代,以太坊毫無疑問是比特幣之外最重要的公鏈。廣泛的發幣需求,成為這個公鏈上最大的應用,而各個愛西歐項目構成的圍繞以太坊的生態,從傳統互聯網行業的角度來看相當脆弱,但已經開始出現了經濟生態的雛形:以太幣孵化項目 > 項目成長消耗gas > gas稀缺吸引更多以太幣兌換成gas > 以太幣稀缺造成價格上漲 > 以太幣可以孵化更多的項目,這本來是以太坊項目預想中的經濟模型,但無情的事實是,由於發幣能暴富的吸引力,生態簡單化到變成:發幣 > 割韭菜 > 發幣 > 割韭菜 這樣的簡單模型,儘管同樣的並且可能更快的促進了以太幣本身的價格上漲,但如果以太坊上長期缺乏真正由區塊鏈技術本身驅動的應用,這個生態是不健康的,在未來的區塊鏈格局中,很難具備長期的競爭力。

EOS柚時代

眾所周知,以太坊最主要的問題是效率問題,而真正能從技術底層實現高效率的區塊鏈系統,我們的選擇並不多,EOS 是目前完成度最高的解決方案,沒有之一。但EOS依然面臨著各種指責:過度中心化的顧慮或是技術上的分歧,而有些完全是因為傻傻的無知;究其原因,還是打嘴炮成本太低,某個在業內唯一成績是買了幾個幣的所謂“大佬”開口閉口 EOS 是空氣或者毒瘤,這隻能暴露了其無知。

現在的大多數公鏈,都是來自於比特幣或以太坊,或者在他們基礎上修改調整參數而來的,在過去和現在這個階段,這樣做是有一定意義的。區塊鏈世界需要不斷實踐,不斷拓展;但是,當 EOS 成功運行,發行一個鏈只要按照業務需求做參數修改就可以,並且運行安全穩定的話,用修改參數的方法搭建的鏈就能又快又好的運行了,這會讓現在很多辛辛苦苦跑著節點的公鏈變得沒有意義,而大量的應用和開發人員將湧入 EOS,這會造成技術和資金對其他公鏈的吸血效應。而 EOS 由於大量應用湧入,將很快呈現繁榮的生態,不斷為 EOS 本身提供價值能量,或許第一個真正正向生態會從 EOS 開始。

無論鏈圈還是幣圈,我們常唸叨到區塊鏈1.0、區塊鏈2.0、區塊鏈3.0,甚至有區塊鏈4.0都在湧現;我們暫且不管1.0還是1.2或1.3,只要是區塊鏈有實質性到進步,都是我們到一次長足進步。

我們國家和企業發奮圖強,為了區塊鏈到良好發展而不斷攻堅,真的不希望,我們自己到嘴炮、炒作將區塊鏈到發展毀於一旦;區塊鏈經歷了比特幣時代、以太坊時代,我們即將迎來區塊鏈到又一次爆發:EOS柚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