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低溫也要拉“警報”了!戳進來看上海新版13類氣象災害預警

今後低溫也要拉“警報”了!戳進來看上海新版13類氣象災害預警

東方網記者夏毓婕4月29日報道:隨著上海經濟生產與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大城市氣象精細化服務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今天,東方網記者從上海氣象局獲悉,自今年6月1日起,上海將實施新的《上海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佈與傳播規定》。同時,市氣象局對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發佈標準及防禦指南進行了調整完善,新增低溫預警信號,提高了暴雨預警信號的啟動門檻,降低了暴雪預警信號的啟動門檻。

“申城自從2007年啟用地方城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以來,就數雷電黃色預警信號發佈得最勤。”上海市氣象局觀測與預報處副處長陳奇表示,根據上海中心氣象臺2008年至2019年的預警信號發佈數據顯示,舊版預警信號中,雷電黃色預警信號以300多次的發佈量排榜首,其次為高溫黃色和暴雨黃色預警信號,共發佈了100多次,高溫橙色、大風藍色、黃色預警信號80多次。

為了適應超大城市精細化氣象服務的需求,結合氣象數據的實際變化情況,氣象部門根據《上海市氣象災害防禦辦法》結合發佈歷史次數、實況數據資料等,經過測算,對預警信號種類、級別、標準作了相應刪改和調整。據介紹,在這次調整中,乾旱、沙塵暴、臭氧三類預警信號被刪除;鑑於近年來上海極端低溫天氣頻現,市民關注度高,低溫預警信號成為新成員。調整後,上海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共有颱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低溫、霜凍、高溫、雷電、冰雹、大霧、霾和道路結冰13類。

同時,新版的暴雨預警信號藍黃橙紅四個等級的發佈標準都進行了調整,時效由原來的“未來12小時以內”縮短為現在的“未來6小時以內”,將雨強概念進行了統一,降雨量標準調整為“1小時”和“6小時”。而且,在寒潮預警中取消了風力的要求,讓預警發佈更及時。“暴雨標準提高和城市防澇能力提升有關,而增加了1小時降雨量,能讓暴雨災害的防禦更精準。”

今後低溫也要拉“警報”了!戳進來看上海新版13類氣象災害預警

此外,新起草的《規定》也明確了預警信號發佈和傳播的相關要求。上海的預警信號要求以上海中心氣象臺在預警信號發佈中有業務指導職責,強調預警信號的統一發布。同時,媒體傳播預警信號更要有時效、有內容等,以保證預警信號傳播的及時、規範。

今後低溫也要拉“警報”了!戳進來看上海新版13類氣象災害預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