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推出一大波惠民舉措

昨日,全市民政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會傳出消息,以"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為契機,今年我市民政工作聚焦最底線的民生保障、最基礎的社會治理、最基本的社會服務,圍繞社會救助、養老服務、社區建設、殯葬改革、服務二青會等重點工作,推出一大波惠民利民新舉措。

兜住底線

今年,我市制訂了2019年社會救助扶貧行動計劃,將抓好婁煩、陽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探索貧困縣低保邊緣人口的特殊救助政策,把建檔立卡返貧戶及時納入臨時救助範圍,減少和防止脫貧人口返貧。

將進一步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及特困供養標準,制定出臺城市特困群眾幫扶政策,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服務。

開展“2019年救助管理機構服務能力大提升”專項行動;探索開展長期滯站人員政府轉移安置試點;加大“互聯網+救助尋親”、政府購買服務和社工介入服務工作的推進力度。

探索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提高孤殘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教學質量。完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提高未成年人保護機構保障能力。加強兒童動態監測,健全全市困境兒童信息臺賬。支持引導專業組織為兒童提供關愛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兒童權益保障工作。

提升服務

推進“1+10”市縣兩級老年福利院建設,其中萬柏林區、尖草坪區、清徐縣、陽曲縣老年福利院年內要投入使用或具備使用條件,晉源區老年福利院年內建成。新建15個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完成社區“一園兩中心”項目,年內投入運營。

探索多元化養老服務模式。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積極申報康養小鎮項目,拓展完善智慧養老信息平臺,引進全國先進養老企業和管理服務團隊,在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方面實現新突破;探索建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託第三方進行市場化運營的農村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新模式,全力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創新婚姻登記服務。推進標準化婚姻登記機構建設,加大婚姻家庭社會工作創新力度,推動移風易俗,引導良好社會風尚。

還將全面提升志願服務工作水平。以二青會志願服務工作為重心,完成好二青會太原賽區城市志願者招募、選拔、培訓、演練工作,確保7月份前所有志願者具備上崗能力。

改善條件

深化殯葬改革。加大縣級殯儀館、城鄉公益性公墓建設力度,開工建設清徐縣殯儀館,啟動古交市、婁煩縣殯儀館籌備工作;打造生態葬獎補制度新亮點,加大殯葬環保改造力度,健全殯葬服務網絡,滿足群眾基本殯葬需求。

市社會(兒童)福利院遷建項目在年內要力爭竣工投入使用。市社會福利精神康寧醫院遷建項目、市救助管理站遷建項目年內均將竣工投入使用。

加快建設市老年社會福利院,爭取2020年投入使用。加快牛駝寨公墓二期建設。本報記者 郝曉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