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打造“百姓身邊的紀委監委”

□ 本報記者 孟 一 姜國樂

本報通訊員 陳曙光 馬叢叢

“原本以為監督對象只有支部書記、村主任和村會計,沒想到還有小組長、計生專職主任,加起來竟然有21個人!”“你瞅瞅!咱組的陳明晨也選上廉情網格員了,以後反映問題不愁找不到人,也不用擔心面子上抹不過去了。”4月24日,在曲阜市石門山鎮河東村張貼出的紀檢監察對象、廉情網格員名單公開欄前,村裡的老百姓正你一言我一語地駐足討論。

隨著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農村利好政策的出臺,基層政府、尤其是村一級集體經濟正在迅速擴張,而與之伴生出現的則是公共權利的濫用隱患。為規避這些潛在的隱患點,去年起,曲阜市紀委監委積極嘗試進行監察體制改革,探索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基層特點的監督工作體系,把加強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作為著力點。截至去年11月,曲阜市12個鎮街派出監察室全部掛牌成立,與鎮街紀委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能。

改革意味著破舊立新,難免遇到堵點和難點。很多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時發現:監督擴面使得村級監督對象大幅增加,監督力量人手不足、制度機制不夠順暢等問題隨之暴露出來。為破解這些難題、確保改革持續推進,日前,曲阜市紀委監委在石門山鎮部分村居試點設立“蓮心驛站”,探索構建“1+1+X”(1名駐村紀檢監察專員、1名村紀檢委員、若干名廉情網格員)工作機制,從基層群眾中選拔廉情網格員,將日常監督延伸到群眾觸手可及的地方,打造“老百姓身邊的紀委監委”。

“蓮心驛站”工作平臺作為日常監督工作的“前哨所”和廉情信息收集的“情報站”,計劃廣泛設立於各村居,由村紀檢委員擔任站長,經過鎮街黨委的嚴格篩選,選派政治素質高、適合紀檢監察工作崗位的機關幹部,並經過統一培訓後正式上崗擔任駐村紀檢監察專員,負責監督指導“蓮心驛站”開展工作,形成“1+1”的核心架構。與此同時,各村居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推選若干名廉情網格員,按照網格劃分開展工作,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對於群眾反映的違規違紀問題線索直接向鎮街紀委報送。

“這就像是鎮紀委在村裡安裝的一個‘監控探頭’,群眾關心關注的廉情信息不僅能夠第一時間直達上報,上級黨委紀委的部署要求也能夠及時精準傳達到群眾身邊。”曲阜市石門山鎮紀委書記、監察室主任劉國良表示,新的工作方法務實接地氣,推行以來很多村釐清了村裡的監督對象並進行公示,監督的“神經末梢”得到進一步激活。剛剛當選情網格員的石門山鎮北村村民孔祥平說:“誰不希望村裡風清氣正,幹部身子直,老百姓才願意跟著走。俺一定不辜負村民的信任,全力以赴履行好監督職責。”

“監察體制改革後,我們圍繞推動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加強對農村黨員幹部、公職人員的有效監督,在石門山鎮部分村居探索設立‘蓮心驛站’,實行‘1+1+X’工作機制,目的就是使全面從嚴治黨、強化監察監督覆蓋到‘最後一公里’,讓群眾感到正風肅紀反腐就在身邊、紀檢監察工作就在身邊。”曲阜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高西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