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陽科技的“科創含金量”:研發投入佔營收比不足4% 陷專利訴訟被索賠

近日,寧波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陽科技”)提交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招股書顯示,長陽科技擬發行不超過7064.22萬股,計劃募集資金約5.3億,分別投向年產9000萬平方米BOPET高端反射型功能膜項目、年產5040萬平方米深加工功能膜項目、年產1000萬片高端光學膜片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和研發中心項目。

研發投入略低 身陷專利訴訟風波

公開資料顯示,長陽科技主要從事反射膜、 背板基膜、光學基膜等特種功能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10年以前,國內光學膜領域基本處於技術空白期,同時國外光學膜廠商對我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導致我國光學膜嚴重依賴進口,而長陽科技改變了這種局面,2016年公司完成了反射膜的全面進口替代。

長陽科技在招股書中強調“注重研發和創新能力”,但中國網財經記者發現,長陽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佔營收的比例卻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長陽科技研發投入共計0.5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84%,而同期可比公司裕興股份和航天彩虹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68%和5.08%。對此,長陽科技在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的函件中表示:公司為非上市公司,存在創立時間短、資金實力有限的實際情況,有限的資金需要兼顧研發和生產的平衡。未來隨著公司上市後融資環境的優化,公司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公司將不斷增加研發投入,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將大幅上升,達到並超過行業平均水平。

长阳科技的“科创含金量”: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不足4% 陷专利诉讼被索赔

注:裕興股份 2018 年年度報告尚未公告,表中按照2016年和2017年兩年數據計算。

此外,中國網財經記者還發現,長陽科技曾陷入專利訴訟。2017年5月和8月,日本東麗以長陽科技侵犯其擁有的兩項專利為由,將長陽科技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犯發明專利權行為”、向支付侵權賠償金等合計2610萬元。

雖然,在國家知識產權專利複審委員會宣告“發明專利權”無效後,深圳中院駁回日本東麗的起訴,但隨後日本東麗方面又將國家知識產權專利複審委員會告上法庭。案件已進入審理階段,但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尚未正式開庭。

長陽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在上述訴訟中敗訴,將可能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一定不利影響。不過,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金亞東承諾,如公司因該等事宜在任何情形下被要求承擔賠償、補償或其他責任的,其將全額承擔因該等要求致使公司承擔的全部支出及費用,且在承擔後不向公司追償,保證公司不會因此遭受任何損失。

不過,由於“科技含金量”是科創板企業的“生產力”,如果在專利訴訟中敗訴,是否會影響長陽科技的IPO進程,中國網財經記者給長陽科技發去了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覆。

經營性現金流波動大 負債率偏高

業績方面,2016-2018年長陽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037.74萬元、46746.02萬元和69103.99萬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2777.73萬元、2597.48萬元和8678.78萬元。

长阳科技的“科创含金量”: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不足4% 陷专利诉讼被索赔

與業績穩定增長不同的是,長陽科技的經營性現金流波動明顯。數據顯示,2016-2018年,長陽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分別為6377萬、1486萬和10787萬。以此推算,公司2018年的經營性現金流為2017年的7.3倍,至於原因,長陽科技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主要是公司營業收入規模擴大,客戶以票據方式結算貨款的比例略有下降使得公司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大幅增加,同時公司加強對應收賬款管理並加大了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應收賬款回款情況良好所致。”

長陽科技的高負債率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截至2018年末,長陽科技的資產負債率為51.91%。雖然與2016年的80.37%相比有所下滑,但仍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據悉,2016-2018年,裕興股份、航天彩虹最高資產負債率均不超過20%。

為什麼資產負債率偏高?長陽科技回覆中國網財經記者稱:“同行業公司均為國內上市公司,融資渠道及資本實力均顯著強於本公司,而公司融資渠道相對單一,主要通過債務融資方式滿足資金需求。”同時,長陽科技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盈利能力較為穩定,盈利能夠得到有效的現金流支持,銀行資信狀況良好,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和資產流動性相對穩定,不存在償債風險。(記者 魏楊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