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曾經親密無間,為何現在兩國水火不容?

以色列和伊朗都是中東國家,兩國相距1000公里之遙,兩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關係比較親密,以色列還向伊朗提供導彈技術的援助,兩國在多個領域有合作。但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後,兩國關係惡化,相互之間的合作也被迫終止。而如今兩國劍拔弩張,以色列頻繁空襲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目標,兩國為何出現水火不容的局面呢?今天銘蘇先生就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以色列和伊朗曾經親密無間,為何現在兩國水火不容?

兩伊對抗


第一、伊朗伊斯蘭革命是兩國關係的轉折點。

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和美國、以色列關係都很好,伊朗裝備的79架F14戰機都是那個時候的購買美國的,以色列作為美國的盟友也同伊朗進行軍事合作,伊朗最初的導彈技術就是以色列援助的。但是,以色列和伊朗的蜜月期並沒有持續多久,1979年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這種合作關係而終止,以色列撤回了援助伊朗的技術專家。之後,隨著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事件爆發,美國和伊朗關係惡化,美國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以色列和美國是鐵桿盟友,以色列與伊朗的關係也隨之惡化。

第二、伊朗對其他什葉派力量的支持,引起以色列的不滿。

以色列和伊朗曾經親密無間,為何現在兩國水火不容?

什葉派新月地帶國家聯盟


伊朗是中東什葉派的大本營,而什葉派和遜尼派存在長期的矛盾和衝突,伊朗為了擴大什葉派的力量開始對中東什葉派國家和組織進行支持。比如伊朗支持也門胡塞武裝、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伊拉克什葉派武裝,而哈馬斯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巴沙爾政府這些國家和組織都與以色列存在矛盾衝突,伊朗對他們的支持直接威脅到以色列的安全,由此以色列對伊朗的極為不滿。

在伊朗的主導下,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建立了什葉派國家聯盟,以同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對抗。在敘利亞發生內戰以後,伊朗出兵支援巴沙爾政府同美以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對抗,伊朗藉此機會將自己的軍事力量投放到靠近以色列的敘利亞南部地區,以色列認為伊朗的出兵威脅到自身利益,所以以色列不斷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目標進行空襲,以迫使伊朗早日從敘利亞撤軍,這直接激化了雙方的矛盾和衝突。

第三、以色列支持庫爾德武裝,觸動了伊朗敏感的神經。

以色列和伊朗曾經親密無間,為何現在兩國水火不容?

庫爾德人分佈圖


庫爾德人是中東古老的民族,目前主要分佈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交界地區,總人數在3000萬左右,庫爾德人長期以來一直有獨立建國的強烈願望,因此受到所在國家的打壓。一旦庫爾德人建國成功,無疑直接威脅到四國的國家安全利益。而美國和以色列長期以來對庫爾德人進行支持,引發四國的不滿,去年土耳其還直接出兵敘利亞阿夫林地區打擊庫爾德武裝,以色列對庫爾德武裝的支持,也引發伊朗俄強烈不滿。伊朗境內有約400萬庫爾德人,一旦庫爾德人在中東建國成功,無疑會直接影響到伊朗西部地區的安全。

第四、伊核問題成為兩國關係的引爆點。

伊朗的核能開發計劃始於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國家的幫助下,建立了一個核電站、6個核研究中心和5個鈾處理設施。在20世紀80年代,美伊斷交以後,美國擔心伊朗以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對伊朗採取制裁,由此伊核問題產生。國際社會擔心伊朗在核能利用方面繼續發展很有可能會製造出核武器,經過長期的談判,2015年英法美中俄德六國同伊朗達成伊核協議。伊朗通過遵守伊核協議,換取國際社會放鬆對伊朗的經濟制裁。

以色列和伊朗曾經親密無間,為何現在兩國水火不容?

伊朗核設施


以色列作為中東地區唯一的擁核國家,堅決反對伊朗研發核武器。以色列領導人多次表示,如果國際社會無法阻止伊朗研發核武器,那麼以色列可能採取單方面的行動打擊伊朗核設施,以色列是敢說敢做的,在此之前,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核設施都是被以色列摧毀的。去年以色列通過秘密渠道還搞到了伊朗重達半噸的核計劃資料,可見以色列對於伊朗研發核武器的重視。當然,伊朗也不甘示弱,伊朗國防部長曾明確警告說,如果以色列敢於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摧毀以色列的迪莫納核基地,並讓“這個猶太國家在地球上不復存在”。

以色列和伊朗曾經是親密的盟友,但是隨著伊朗伊斯蘭革命的爆發,兩國之間的關係也出現重大轉折,從此之後兩國不但變成陌路,而且由於各種利益衝突成為中東地區水火不容的兩個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