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他們拼盡全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不知不覺間,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都說三十而立,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比較晚熟,可一談起人生啦理想啦,又振振有詞。然而面對父母輩的催促時,他們也會焦慮、恐懼。

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他們拼盡全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90後年輕人在談到自己的生活狀態時,常喜歡用網絡上的一句話聊以自嘲: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在20歲出頭的時候,大家總是充滿鬥志,也會給自己立下很多目標,如今面對被延遲了的夢想,迷茫又焦慮。

你問一個九零後,現在的工作,是你一直以來所期待的嗎?

絕大多數人會告訴你: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並不是那麼滿意。

然而當你問他,對於自己預想的人生,有怎樣的規劃時。

這位年輕人多半又會陷入沉默。

他會覺得,自己好像也沒有什麼特別擅長從事的工作。

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他們拼盡全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調查顯示,在90後的年輕人裡:單身、沒那麼強事業心,也說不出自己究竟想從事什麼工作的人最容易陷入焦慮。

為什麼即將要步入30歲的這一批90後年輕人,越來越頻繁地感到焦慮?

忙碌的一天結束後,是更深層的焦慮

小嘉,90後女生,研究生畢業後來到深圳一所公辦學校當起了小學教師。在朋友眼中,她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生贏家”:不俗的學歷,還不用像其他人一樣硬著頭皮到處找工作;優異的業務技能,令許多同事欽羨。

然而實際上,她自己卻常常不這麼認為。

在她看來,自己工作之後與日俱增的似乎只有年齡,而不是餘額寶裡的存款:宿舍裡堆積如山的是各種淘寶打折後卻也並不便宜的衣服,書架上是一排又一排自己想看卻一直沒有看的書本,以及一臺心血來潮買來要學現在卻落滿了灰塵的尤克里裡。

因為工作性質的緣故,她常常加班,感覺似乎也沒有更多時間去認識學校以外的人。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現在會問我要微信號和電話號碼的異性只剩下了兩類人:除了學生,就是學生家長。”

小嘉坦言,自己常常感到不快樂。談過幾次戀愛,條件好的覺得對方不夠愛自己,夠愛自己的覺得對方條件不夠好。每每刷朋友圈,看到老家的同學一個個結婚生子,而自己臨近三十仍然獨身一人。

暗滅屏幕,看看鏡子裡因為失眠而脫髮越來越嚴重的自己,小嘉再一次陷入了焦慮。

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他們拼盡全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事實上,工作與生活中的巨大落差,令越來越多的九零後開始陷入焦慮。

她們常會覺得這與自己最開始選擇來到一線城市工作的初衷有著很大的出入。

這種感覺像極了王小波在《黃金時代》寫的那段話一樣: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

焦慮,源於不夠悅納自我

歸根結底,臨近三十的九零後們,她們的焦慮從何而來?

源於六個字:無法自我悅納。

自我悅納在心理學上是指個體能正確評價自己、接受自己,並在此基礎上使自我得到良好的發展。自我悅納不僅指接納自己人格中的優點、長處,更要接受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在接受不足這個情況的基礎上,努力改進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妄自菲薄,失去信心。

對工作狀態不滿時,九零後常常喜歡自嘲著說:“何以解憂,唯有暴富”。言下之意為她們覺得如果薪酬可以再豐厚一點,生活就會幸福多了。

會覺得如果可以有個條件足夠優越又死心塌地地愛著自己的人,那日子就會過得很圓滿了。

可是實際上,當自己變得更有錢了,找到伴侶了,焦慮就真的會消失嗎?

答案不言而喻。90後有車有房有伴侶的人,依舊有著屬於她們自己的焦慮。

有了一套房,會想著怎麼貸款買第二套作為投資好好經營。

有了一輛車,還可以想著幾年後把經濟型跑車改成豪華型。

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他們拼盡全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幸福與否,與你是否有錢,是否擁有伴侶無關。因為人的慾望就像它伴隨而來的焦慮一樣,永無止境。

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不滿意,剔除掉外在因素,更多的問題其實還是出在自己身上。它源自於——你對自己不夠滿意。

如何更好地悅納自我

如果你的心裡,一直有個超高標準立在那裡,那麼現實中的我們,只會不停地被它頤指氣使。就像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說的那樣:“小時候,誰都覺得自己的未來閃閃發光。但是長大以後,自己的夢想,卻沒有一個能變成現實。”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嘗試鬆一鬆心裡那根弦,會發現焦慮的狀態並不那麼難以擺脫。

嘗試問問自己,我是否能夠接受這樣一個事實:

我,從小到大那個全宇宙獨一無二的我,其實只是這座城市芸芸眾生中的平凡一員。

終此一生,我可能都成不了名人也做不了榜樣,寫不了歌,演不了戲,更沒有什麼其他的突出貢獻。

也許這一輩子,我用盡全力,也依然會比那些成功人士差了一大截。

第一批90後也要30歲了,他們拼盡全力,為什麼還是不快樂?

自我悅納,從學會對自己說“沒關係”開始。

當你感到焦慮時,試著對自己說:沒關係,我知道你已經努力做到你目前所能做到的最好了。

因為只有當你可以心平氣和地接受自己時,說明你的內心已經不那麼偏執,也開始變得慢慢能夠接納真實生活中的那個你了。

帶著悅納自己的心,過好每一天。生活,它便只是平凡,但不平庸。在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和你一樣過著平凡的生活。

而這平凡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細細體會,也依舊能夠品出其中那份來自平凡的美好。

文/黃馨舒荷(燕園心理合作心理諮詢師)


你的人生理想是什麼?

在追逐理想的過程中,遇到過哪些挫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