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的“火眼金睛”

“這小夥兒特別能幹,我們掃黑辦所有的線索核查審核全是他一個人負責。”銀川市西夏區公安分局副局長陳宏宇說起張鵬頗為驕傲。

31歲的張鵬從警8年,先後在刑偵大隊、派出所工作,打擊刑事犯罪、抓捕逃犯、解決民事糾紛、掃黑除惡,在不同崗位上積累的豐富工作經驗,讓他練就出一雙“火眼金睛”。

2012年10月的一天,銀川市興慶區公安分局刑警大隊偵察員的張鵬,接到群眾報案稱,公交車上有兩人發生爭執,一方被對方連捅數刀,被害人生命垂危。接警後,張鵬和協警迅速趕往現場,犯罪嫌疑人已經逃跑,他在聯繫救護車將受害人送往醫院搶救的同時,根據群眾描述開始在附近搜捕嫌疑人。

此時,一名神色慌張的男子引起了張鵬的注意。

“你好,我是警察,有事情想問問你。”張鵬走到該男子面前對其說道,沒想到該男子轉身就跑。張鵬和協警立即追了上去,急追了1000多米後,男子跑不動了,卻從身上抽出一把刀具對著張鵬揮舞。面對危險,張鵬沉著冷靜,趁其不備將男子手中刀具奪下並將其制服。“最後得知這個人是吸毒犯,並不是公交車上的犯罪嫌疑人,也算是辦案過程中的意外收穫。”

在張鵬的從警生涯中,有一次“10分鐘破案”的經歷,讓同事們都對他豎起大拇指。

2017年10月,西夏區某小區居民賴某到北京西路派出所報案,稱其在懷遠市場擺攤時手機被一名顧客借用後,微信中的5000元被轉走。接到報警後,時任北京西路派出所副所長的張鵬經調查詢問,發現嫌疑人高某曾在9月至10月期間多次在西夏區某招待所入住,結合當天天氣突然轉涼,嫌疑人高某又不是本地人,張鵬分析高某可能再次入住之前的招待所,便立即帶民警前往招待所守株待兔。果不其然,當日19時15分許,高某回到招待所正準備上樓時,被蹲守在此的張鵬及民警抓獲歸案。“整個案件從被害人報警到抓獲嫌疑人,只用了10分鐘,被害人的5000元也如數追回。”張鵬笑言,很多犯罪嫌疑人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要被他盯住就全招了。

工作中屢創佳績的張鵬,2018年2月被調到西夏區公安分局掃黑辦工作,專門負責線索核查審核。怎樣從已有的線索中審核出有效有質的線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為了審核一條線索,張鵬反覆推敲並多次到實地核查,加班加點不回家是常有的事。“基本沒有節假日,今年只有大年初一回家看望了家人,雖然累,但每偵破一個案件就覺得自己沒有愧對這份職業。”張鵬坦言,既然選擇穿上了這身警服,就要堅守使命,不讓群眾失望。

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西夏區公安分局共核查涉黑涉惡線索140餘條,辦結90餘條,共打掉5個涉惡犯罪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66人,破獲案件121起。

“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無論在哪個崗位,對這身警服的承諾永遠不會改變。”張鵬堅定地說。(記者 張曉慧 實習生 馬林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