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律師諮詢專場吸引200餘名市民“趕場”,76名勞動者獲得暖心法律援助

楚天都市報4月30日訊(記者餘皓 劉中燦)為迎接“五一”國際勞動節,4月29日上午,楚天都市報聯合湖北省司法廳主辦,由武漢市司法局、武昌區司法局承辦的黨員律師法律援助勞動維權諮詢專場,在武昌區水果湖街行政事務服務中心舉行。現場擺攤的10名公益律師均是黨員。這是本報聯手司法行政機關舉辦法律公益活動以來的首次黨員律師專場。

該公益活動吸引了200餘名市民“趕場”,公益律師為其中76名勞動者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獲援勞動者感嘆:“這是五一勞動節收到的最好的禮物。”

党员律师咨询专场吸引200余名市民“赶场”,76名劳动者获得暖心法律援助

圖:吳爹爹手持兩份鑑定證書求解疑惑

【現場直擊】

6年討不回3萬餘元工錢

老父替子討公道

4月29日一大早,67歲老人王爹爹便趕到現場。見到湖北省十佳律師、湖北大綱律師事務所主任熊茂垠律師後,老人彷彿看到了“救星”:“熊律師,我兒子的這3萬餘元工錢討了6年都討不回。法院判決也生效了,還是沒討回來,還有什麼辦法嗎?”

據王爹爹介紹,其子小王今年33歲。小王曾在位於洪山區的一家瑜伽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3年,公司欠他一年多的勞動報酬3萬餘元。老人提供的一份維權名單顯示:該公司還欠100餘名顧客200餘萬元的健身卡費。“在兒子打官司之前,該公司早就人去樓空了。訴訟時,該公司都沒派人出庭。”2015年,經洪山區法院判決,該公司應向小王支付拖欠的勞動報酬3萬餘元。

在小王申請了強制執行後,因暫未查到該公司可供執行的財產,洪山區法院於2017年11月下達執行裁定終結本次執行。

“我們再該怎麼辦呢?”王爹爹雙手一攤,有些無可奈何。“該公司的行為,輕者屬欺詐,重者涉及詐騙。”熊茂垠律師建議王爹爹,積極查找被執行人的財產線索,向法院申請恢復執行。同時查詢該公司股東是否出資到位,如果沒有按比例出資到位,其他股東應當在出資到位規定的額度內承擔責任,這樣就擴大了本案被執行人的範圍,最大程度地保護申請執行人的權益。

王爹爹聽到解答後,頻頻點頭。

党员律师咨询专场吸引200余名市民“赶场”,76名劳动者获得暖心法律援助

圖:黨員律師法律援助勞動維權諮詢專場現場

兩份鑑定等級不同引疑惑

律師釋法支招解難題

84歲的吳爹爹退休前是鐵路職工。他告訴記者,1971年他在修鐵路時,鐵屑飛到眼中擊傷左眼,1999年鑑定身體損害程度為九級傷殘。2017年,他左眼幾近失明,做了工傷鑑定為七級。“我1985年退休時多發了百分之五的工傷工資,現傷殘等級提高了二級,卻沒有拿到一分錢的補助,這太不合理了……”

吳爹爹說,他為此事多次上訪,但無果,遂向現場接待他的徐傑恆律師求助。徐律師現擔任洪山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律師調解員,他熱情接待了吳爹爹。

在瞭解了詳情後,徐傑恆律師指出,兩份鑑定性質是不同的,前者是人身損害鑑定,後者是工傷鑑定。一般來說,工傷鑑定的傷殘等級要高於人身損害的傷殘等級。吳爹爹的工傷因年代久遠,現在想要再獲補償,可能性不太大。再加上左眼失明的因素很多,不一定完全是當年工傷造成的,證據也不足。因此,現在最可行的方案是,鑑於其工傷及家庭困難,可向社區申請殘疾津貼以及困難補助等。

党员律师咨询专场吸引200余名市民“赶场”,76名劳动者获得暖心法律援助

圖:群眾踴躍向公益律師諮詢

沒簽勞動合同,上班十幾天受傷算不算工傷?

男子求助公益律師獲援助

47歲男子凃志剛在現場愁眉不展,兒子的賠償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成了他的“心病”。見到林松律師後,他打開了話匣子:“兒子今年22歲,事發前在一家餐廳當服務員,僅工作了10余天。今年1月23日,兒子在餐廳工作時,左手拿著一個玻璃杯,因地滑摔倒在地,手被割傷縫了十幾針。老闆在墊付了6000餘元醫療費後,拒不支付兒子的工資、後期護理費、生活費等。我曾提出後期費用2萬元以內可了結此事,但老闆不答應。”

“別急,這事是能夠解決的。”公益律師林松一邊勸慰一邊支招,他建議凃志剛先到派出所收集報警回執單,固定相關證據。再申請仲裁確定雙方的勞動關係,最後再打工傷賠償訴訟。

林松律師當即為凃志剛之子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當天,200餘名求助者中,公益律師為其中76名勞動者辦理了法律援助手續。

党员律师咨询专场吸引200余名市民“赶场”,76名劳动者获得暖心法律援助

圖:諮詢現場

【真實案例】

汽車維修保養工受傷致殘 公司拒賠

本報公益律師伸援手助其獲賠21萬元

2015年6月,吳某入職湖北某車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稱車行公司)從事技師工作,車行公司並未為吳某辦理社會保險手續,也沒為其繳納工傷保險。

2015年11月29日,吳某在做汽車維修保養工作時,因地板有油不慎摔倒致眼部受傷。車行公司支付了住院醫療費,並安排兩名員工在醫院照顧吳某。吳某出院後在家繼續治療及休息,於2016年2月底回崗上班。

因車行公司拒不為吳某申請工傷認定,吳某便自行向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請工傷認定。2016年8月2日,該局認定吳某所受傷害為工傷。2017年3月27日,武漢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作出勞動能力鑑定結論,鑑定吳某工傷致殘程度為七級。

此後,吳某和車行公司協商賠償事宜,但車行公司拒不賠償,且解除了吳某的勞動關係。

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吳某向武昌區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該中心指派本報楚天公益律師團成員、湖北瀛楚律師事務所曾勝勇律師提供援助。

2017年6月,曾律師代理吳某向武昌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請。同年10月20日,該仲裁委裁決:車行公司支付吳某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工資差額、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共計21.7萬餘元。

車行公司不服仲裁結果,向武昌區法院提起訴訟,後又向武漢中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車行公司無需向吳某支付賠償費用。開庭時,曾律師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2018年10月29日,經二審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車行公司於2019年3月20日前向吳某支付21萬元賠款,吳某放棄其他請求。

今日,曾勝勇律師告訴記者,吳某已收到該筆21萬元賠款。

党员律师咨询专场吸引200余名市民“赶场”,76名劳动者获得暖心法律援助

圖:現場

【綠色通道】

武漢加大援助力度 引導勞動者依法維權

出現勞動爭議,勞動者該如何維護正當權益?今日,湖北誠明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許高真指出,勞動爭議的多發類型往往是在農民工欠薪、勞動合同的解除及補償和工傷事故賠償等領域。

許律師稱,出現農民工欠薪時,其救濟途徑有向主管部門投訴,提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出現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時引起的補償糾紛,可由勞資雙方協商調解,便於矛盾的化解。調解不成,可向勞動關係所在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如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向有管轄權的法院起訴。出現工傷事故賠償的爭議,要先確認勞動關係,再申請工傷鑑定,對工傷鑑定不服可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在前置程序完成後,才能提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乃至向法院起訴。“倡導勞動者在出現勞動爭議時,應當是有理、有序,依法維權。”

今日,據武漢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8年以來,武漢法律援助機構提供勞動爭議法律援助諮詢等事務35427件,辦理勞動爭議法律援助案5935件,佔全市法援案件總數的37%以上。

勞動爭議法律援助案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有些用人單位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忽視對勞動者利益的保護以外,也與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受援人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和依法維權能力有關。

該負責人稱,武漢市司法局將進一步組織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多舉措加大對勞動者的法律援助力度。開通綠色通道,對農民工討欠薪或工傷索賠的法律援助申請,優先受理、優先審查、優先指派;前移窗口,主動引導勞動者依法維權。通過在勞動者勞動爭議案件多發高發的人民法院、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勞動保障監察機構設置法律援助公告欄,公佈12348熱線電話、援助範圍、受理程序等維權信息,引導勞動者通過法律援助依法維權;加強武漢“1+8城市圈”勞動者異地援助協作,推動欠薪糾紛從集中化解到及時就地化解;組織和深化“送法到企業、到工地”等活動,攜手媒體和勞動監察部門聯合開展為勞動者維權行動,向企業宣傳欠薪違法行為的法律後果,督導企業規範勞動合同用工制度,推動建立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長效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