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華北大的考生越多,學校的教學質量就一定越高嗎?

廖栩


這個還真不一定。在當今社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到。最新的例證就是深圳富源中學。

富源中學是深圳市的一所民辦中學,在最近結束的深圳市高三"二摸"考試中,總分前10名的學生中,竟有6位來自富源中學,前50名的學生中,也有13位來自富源中學。富源中學的這個成績可謂十分靚眼,不僅創造了該校的歷史,也一舉把深圳傳統的四大名校遠遠地甩在了後面。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在2019年高考中,富源中學考上清北的學生數將遙遙領先於深圳其它幾所傳統名校。

富源中學是不是很牛掰?教學質量是不是應該遙遙領先於深圳市其它的幾所名校?然而,你錯了,錯就錯在你太單純、腦洞遠沒有富源中學管理層的大!

富源中學一鳴驚人後,有人吃驚地發現:在今年高三"二摸"和去年高考中成績優異的好幾名富源中學的學生,竟然都曾就讀於河北衡水中學,甚至有一個學生在高二時以衡中學生的名義參加競賽獲獎,高三又以富源中學學生的名義參加競賽獲獎,如此神奇操作,豈是一般人所能為?

一石激起千層浪。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針對富源中學涉嫌"高考移民"的質疑,深圳市教育主管部門已於日前做出回應:經調查,被質疑的那些富源中學學生(家長丿均不存在違反深圳市落戶政策的情況,其高考報名資格合法有效。

怎麼樣?你還認為考上清北的學生多,學校的教學質量就一定好?

不過,富源中學與衡水中學存在合作關係倒是事實,你甚至可以認為,富源中學是衡水中學在深圳的一所分校。然而,無論如何,富源中學教育質量很一般,這是全深圳人都知道的事啊!




我愛語文


在新的一天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在這裡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以下那我為大家分享,我首先分享下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與想法,同時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幫助,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

富源中學是不是很牛掰?教學質量是不是應該遙遙領先於深圳市其它的幾所名校?然而,你錯了,錯就錯在你太單純、腦洞遠沒有富源中學管理層的大!

富源中學一鳴驚人後,有人吃驚地發現:在今年高三"二摸"和去年高考中成績優異的好幾名富源中學的學生,竟然都曾就讀於河北衡水中學。

甚至有一個學生在高二時以衡中學生的名義參加競賽獲獎,高三又以富源中學學生的名義參加競賽獲獎,如此神奇操作,豈是一般人所能為?

一石激起千層浪。面對來自社會各方針對富源中學涉嫌"高考移民"的質疑,深圳市教育主管部門已於日前做出回應:經調查。

被質疑的那些富源中學學生(家長丿均不存在違反深圳市落戶政策的情況,其高考報名資格合法有效。

對於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想法,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我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最後在這裡,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身體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淡淡考證


衡量學校的教學質量的指標很多,考上清華北大隻是其中一項民間指標,並非官方指標。

但是的確有許多地方政府、學校把考上清華、北大等名校作為一條重要的衡量標準。這其實是不科學的,它並不能全面反映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

第一,高中招生採取“掐尖”辦法,擇優生而教。

許多高中學校為了三年之後高考,只要探聽得到初中聰明有潛力學生,不惜血本,千方百計把他挖來進行培養。有的學校給予一次性獎勵高達20萬元,並簽訂協議書,三年之後考上清華北大再獎勵50萬元。

優厚的條件吸引優生富集到該中學;因為佔據著生源優勢,這類學校很容易在高考競爭中脫穎而出。

第二,有的學校甚至拔苗助長縮短初中學制,強化高中應試教育。

許多學校設有“尖子生”班。這項工作從初一就開始,在小學裡選擇有潛力的學生,集中到一個班級,加班加點,“教學趕進度,超綱加難度”,把三年初中課程用一年半結束,然後就進行高中內容教學。

這類學生將有2年時間用於高考複習。學生天賦本身就不錯,再加上這樣大量重複地學習,對於部分特優生也能夠起到一定輔助作用。

第三,學校不惜本錢,送優生參加各種競賽,走單招加分路線。

這一條是和前面兩條形成的組合拳。從我們學校來看,近幾年很少有通過“裸考”上清華北大的。

相對於高考來說,考取清華北大的重心是前移的,除了教學,就是各種準備工作,比如說,早早結束課程,就是要送這些學生到高校,請專家教授進行針對性輔導;參加各種競賽,力爭獲獎,努力爭取獲得招生大學“夏令營”、“冬令營”加分資格。

通過我這樣分析,您就知道,考上清華北大配套措施了吧?它與學校正常的教學基本上兩條線,所以說,學校考上清華北大隻是學校名聲好聽,至於是否真的反映學校整體教學水平,大家可以自己去判斷。


亂語三千


我覺得,這是一個比例問題,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能有幾個?能代表什麼?這樣的優質生源是不是自己培養的?還是高薪挖來的?

但是家長相信這個,一俊遮百醜,看的就是結果,沒考上清北教學質量就不行,導致優質生源爭奪戰愈演愈烈,有的學校竟然達到了十萬年薪,生活費全包,高檔豪華宿舍,徹底無語了!

急功近利思想到底害苦了誰?





清風小寒


我想三問:一問:一個學校利用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地位提高,從而提高學費,增加收益。這樣一個沒有誠信的學校,能培養出有誠信的學生嗎?沒有誠信的清華北大畢業生,有誠信的社會存在嗎?二問:北大清華大學招生辦,如果你只認分數不問生源的來歷。一個沒有人最基本的誠信都沒有。可以做你們學校的畢業生嗎?三問:廣東省教育廳,這樣的事情為什麼在北京上海不會發生。廣東就存在呢?賣手機的可以防止省級經銷商串貨而打價格戰。而一個政府部門管不好這個現象呢?


老四來說事


高考工廠,拔高的是學生的分數,扼殺的是學生的個性和創造力!


用戶4513203782018


有一定的關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