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五一”話勞動節的意義與佛教的關聯

傳統節日——“五一”話勞動節的意義與佛教的關聯

傳統節日——“五一”話勞動節的意義與佛教的關聯

五一國際勞動節(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稱國際勞動節、勞動節,是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勞動節。

勞動不僅有關人的健康和智慧,也有關人的快樂和美好。勞動使我們生活豐富多彩,勞動鍛鍊和造就了我們人類。人的偉大其實就在於會勞動、能勞動和愛勞動。沒有勞動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能體現勞動的生活是充滿幸福的。

在佛教中,佛陀以洞悉宇宙真相的大智慧教導在家弟子,如何獲得人生的幸福和快樂,其中第一條就是要勤勞具足。

《長膝經》中,一位在家弟子請教佛陀:一個俗務纏身、享受欲樂的在家人要怎樣才能獲得今生的幸福快樂以及來世的幸福快樂?

佛陀說:有四樣東西可以帶給在家人今生的幸福快樂:

1. 勤勞具足:“在家人通過從事耕種、商業、公務,或正當任何一種技術的工作來維持生計,他對該工作熟練、不懈怠,擁有充分的思考能力,勝任工作、勝任安排,這叫做勤勞具足。”

2. 守護具足:妥善地管理保護勞動所得;

3. 善友:結交良師益友,並且見賢思齊;

4. 生活平衡:維持日常收支的平衡,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來生活,既不奢侈,也不貧寒。同時也應避免四種損耗錢財的途徑:沉湎於女色,沉湎於飲酒,沉湎於賭博,狐朋狗友。

傳統節日——“五一”話勞動節的意義與佛教的關聯

佛陀又說:有四樣東西可以帶給在家人來生的幸福快樂:

1. 擁有信仰:信仰佛陀教導的宇宙真理;

2. 擁有戒德:避免殺生、偷盜、邪淫、虛妄語和服用麻醉品;

3. 樂善好施:克服慳吝,經常施捨、親手施捨、歡喜施捨;

4. 培育智慧:擁有觀照五蘊、觀照一切世間法生滅的智慧,具足導至苦之完全滅盡的智慧。

傳統節日——“五一”話勞動節的意義與佛教的關聯

勞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些人誤解勞動僅僅為體力勞動,在佛陀在世的時代,曾經有在家耕種者不理解佛陀遊化講法,對佛陀說:

“我有得吃,是因為我耕種了田地,你也應耕種。只有勞動後,才有飯吃。”

“我也耕田種地,只有勞動後,我才享受飯食。”佛陀回答道。

“你說你是一個耕種者,但是,我們並沒有看見尊者你的犁具、牛軛、耕牛及牛鞭。”婆羅門迷惑不解地說道,“請告訴我們,你到底怎樣耕田種地?”

佛陀回答道:“信(saddha)為種子,戒(tapo)為雨水,慧(panna)為牛軛,中道(hiri)為犁具,意志(mano)為韁繩,靜念(sati)為牛鞭。言行謹慎,飯食適量,以真誠去除雜草,以禪定達到圓滿的解脫。精進(viriya)為載物大白牛車,載至苦盡樂生的涅盤之境。如此耕種好了的田地,定會結出不死之果,獲得徹底的自在。”

傳統節日——“五一”話勞動節的意義與佛教的關聯

佛法傳到中國,禪宗祖師,馬祖道一和百丈懷海禪師根據中國當時社會的實際情況,開啟了佛教的農禪並重的禪門習慣,並有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傳統,他們身體力行的勞動不僅讓道場得以延續也僧眾的基本生活保障,從而讓佛教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普及大江南北做出了重要奉獻,直至現在仍舊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個現代世間中依舊有很多大乘佛弟子他們效仿諸佛菩薩善知識無私付出的慈悲精神,默默無相佈施中不求回報的踐行諸佛悲願,並真修實幹的勇猛精進修行,在世間不同的領域中也有佛教義工,佛教志願者乃至默默無名佛弟子的身影,他們用實際的行動給世人做出了榜樣,處處彰顯人間佛教的菩薩精神。

在勞動節中作為佛弟子我們更要堅定信心修學正法,學習諸佛菩薩善知識默默付出無私奉獻的精神,用實際行動自覺覺他,實行實做真修實幹不空談,勤勞刻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熱愛工作,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為社會為國家做出應有的奉獻,讓生命活的更加有意義有價值,最終引導萬源眾生修學正法迴歸本源究竟解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