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個信念讓你活著,哪怕生不如死

總有一個信念讓你活著,哪怕生不如死

她每次抑鬱症發作的時候,很想一死了之,隻言片語都不想留下,隨便別人去猜去議論。不想把這幾十年的痛苦一一歷數,告訴別人其實她真的很辛苦很辛苦了。

她知道沒用,無論你曾經多麼悲慘,總有人關心的不是那些,他們只會好奇,好奇你發生了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他們會在茶餘飯後把她的死當成談資,然後告誡自己,要為自己而活,你看,生命是多麼脆弱啊。

她曾經在一年時間裡去了三次殯儀館,走的人都是她的好朋友。她看著他們靜靜的躺在那裡,沒有生氣的面孔化了妝,變得快認不出來。

她看見那些去看他們的人,有親人、朋友、同事。

哭得撕心裂肺幾近昏厥的是至親,時不時落淚的是關係很好的親朋好友,剩下的人們在開追悼會的時候都落淚了,追悼會的音樂和大屏幕上他們的生平,讓人無法不動容。

她看到儀式未開始前,有人三五兩個聚在一起聊天,還在笑。

她想,她死的那天,不要那麼多人來,她想見的大概只有父母。很殘忍,但依然想見。

因為,幾個月後,她看到跟他們關係好的親戚好友也能把他們的死當成談資了。彷佛他們跟他們沒有多大關係。

只有他們的父母,留著他們的東西,留著他們在時的習慣,一想起就會哭。幾年後,依然如此。她想,她不能讓她的父母往後餘生活在這樣的痛苦中。

她很累,很累。

那個念頭時不時出現在腦海中,但彷彿父母跟她有心靈感應似的,每當她迸發出強烈的求死意念,甚至開始著手準備自己身後事的時候,父母的一席話往往能把她從死亡邊緣拉回來。

有一次,她跟父親吃完飯,臨別時,父親突然回頭對她說:“孩子,你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啊,你就是我的命。”

她的心突然像被針狠狠刺了一下,細小但綿長的痛讓她喘不過氣,但臉上依然嬉皮笑臉:“我知道啦,放心吧,你們開心我就開心,你們照顧好自己就好啦。”

其實就在前一天,她又想死了。

總有一個信念讓你活著,哪怕生不如死

圖片來自真實生活

那天早上,她突然收到母親的微信,是一條鏈接,加一段話。

她只看到鏈接的標題就忍不住心痛。父母老了,要走了,是她最不想面對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她早就想好了,父母離開之日也是她的歸期。

但即便如此,看著他們頭上的白髮,臉上的皺紋和老年斑,她依然會有深深的恐懼。

小時候,父母總愛以大人自居,講很多道理,無論那些道理行得通行不通,作為小孩,你就得聽。

長大了,你學習、工作,見識越來越多,父母不再跟你講大道理。一來你有了自己的主見,不見得會聽。二來其實他們越來越怯懦,孩子大了,他們覺得只要不給你帶來麻煩就已經很不錯了,再對你指手畫腳,怕你嫌棄。

她真的很累,很累。

但再累她也覺得值得。

她覺得人活著的意義真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活。

你有七情六慾,但凡有情,那就是你活著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