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縣城的高中班主任,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

張破浪


我叔叔是縣城高中的數學老師,這次過年他給我講了一下縣中的發展情況。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我們縣中是一個很普通的學校,每天能考上本科的人都不多。但是我叔叔告訴我,最近這幾年,學校的發展非常好。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上重點大學。轉折點在哪裡?有一年,縣中有一位同學考上了清華!這起到了巨大的示範作用。接下來的幾年,學生們的學習熱情都被激發了,內心對自己的期望也更高了,最後的高考成績也是越來越好!


這個事情給了我們一些啟示:

1、打破心理的限制

羅森塔爾效應,這也是“教師期望效應”,當教師對學生抱有高期望時,那麼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學生對自己也有更好的心理暗示,最後得到的成果往往會更好。

這是一所普通高中,以前教師都覺得學生再怎麼努力也考不上好大學。就算是口頭上鼓舞學生,內心實際上也是不抱太大希望。直到有一位同學考上清華,老師突然意識到實際上這些學生考上好大學是完全可能的,因此也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最後學生們確實也變得更加好學,對自己的期望更高,行動上也更加願意付出努力。

打破內心的限制還有一個經典的例子:突破“一英里跑四分鐘”的極限

1945年時一英里(1609米)跑的世界紀錄為四分零一秒。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很快便可有人超越這一秒之差,突破四分鐘大關。然而這一紀錄卻保持了近十年。曾試圖打破這一紀錄的頂級跑步運動員甚至也開始相信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時的世界一流運動員約翰·蘭迪(JohnLandy)說:“這就好比試圖穿越一堵牆,四分鐘跑完一英里已非我能力所及。”

然而1954年5月6日,在英格蘭的一次競技賽上,英國醫學院學生羅傑·班尼斯特(RogerBannister)僅用3分59.4秒便跑完了一英里,而蘭迪名列第二。

最神奇的是,僅在時隔六週之後,約翰·蘭迪再次刷新了這一紀錄。蘭迪在自己此前的基礎上提高了整整4秒,僅用時3分57.9秒便跑完全程,堪稱奇蹟。在此後的三年中,又有16位運動員先後突破了曾一度被認為“無法逾越”的四分鐘大關。


這個事實告訴我們,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可以做到。只有看到希望,他們才能主動努力去爭取。


2、榜樣的力量,學習的氛圍

班級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於保護那些主動學習的學生,對於破壞學習氣氛的行為要及時制止。


3、指導學生如何取捨

這一點非常重要。普通學校的學生,一般都很難兼顧所有科目的,必須要從這些科目中做出適當地取捨。否則,每天被動地學習,一方面會疲憊不堪,另外一方面也非常容易迷失方向。


到底是發展優勢科目,還是多補補較弱的科目,這涉及到一個平衡。學生在選擇時往往會比較迷茫,一既要考慮到老師的要求,又要考慮自己的高考的總分。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我也曾是一名高中生,93畢業,學校排名前十左右吧。那時升學率低,班上六十名同學左右。考了十多個,最好的復旦和哈工大。但那些沒考上的,復讀後九成考上了。一個班只有幾個沒考上,包括我,我成績很穩定,倒數第十內。😂😂😂唯一氣的是,有個成績比我還差的,居然考上大學了,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個時候能考上大學,真的是人才。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同學非常聰明。但被黃色錄像和書壞了,上課不聽課,在桌上睡覺,但我吃驚的是,數理化居然可以打八九十分,百分題目,高二讀不下去了,不讀了。班主任可能怕浪費人才。到他家做了思想工作,沒成功。可能回家討老婆去了。😂😂😂但我相信,那麼聰明的人,應該混得好。我有點後悔,但又不後悔,我不是讀書的料。估計當時努力一點,復讀二三年,也可能考上,讀書時,天天桌球和小說。偶爾那點黃色錄像,那真的很爽。😂😂😂我想說的是,有些人真不是讀書的料。如果有些確實是人才。老師該幫的還是幫一下。現在社會多元化了,大學也擴招了,讀書也不是唯一出路了。謝謝。


用戶cuqwhjs3ja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我應該有發言權。先說一下背景吧,本人參加過兩次高考,第一年高考之前的四月,幾乎緊張得吃不下飯,去醫院檢查,醫生也沒發現什麼毛病,堅持到高考,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志願沒填好,然後復讀一年。第二年復讀的整整一年,輕鬆自在,又考了一個更不錯的成績,認真填報專業,然後現在即將畢業。

現在回答這個問題,我身邊很多同學,在現在這個階段會找我談心,他們常常跟我說,很後悔以前沒有認真讀書,現在吃盡了苦頭。所以說,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習是個階段性的事,有的人成績比較好,覺得大學有盼頭,高中就努力學習,希望考一個好的大學;而有的人對未來是迷茫的,既不知道讀大學有什麼好,也不知道現在出去工作有多麼累。對於這種同學,需要一定的刺激。我個人認為言傳身教的方式最直接了當,只不過言傳身教的人不能是老師,而是剛剛高中畢業的前幾屆學生。有機會的話,多組織這樣的交流活動。

當然環境也十分重要,建立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能夠促進學生進步。想要學生完全自發的學習,基本上很難實現,可以通過獎勵機制,在外地刺激他們。獎勵機制要全面,不能只對成績好的同學有獎勵,還要讓成績不好的同學從中收益,需要班主任老師根據各班的具體情況,採取具體的辦法。


乧吉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之所以不好好學習是因為他們還不能夠懂得好好學習的目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只教會了孩子怎麼做題,怎麼考分,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東西,為什麼學!只有帶著目的的去學習才會有興趣。我認識的一個高中老師很有想法,他給孩子們發了很多種卡片,這些卡片功能強大,有早上睡懶覺一小時的綠卡,有獲得玩手機一小時金卡,有獲得禮物的購物卡等等,只要你達到老師的要求,集齊這些卡片,就能得到!全班的同學都想要這些能夠讓他們快樂的卡片,所以學習興趣提高了!





孩子魔法師


古人云:親其師才信其道。

高中的學習深度和難度和初中相比,又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跨度很大,有的學生偏科現象嚴重,孤獨感和焦慮感比較強烈,遇到挫折就自我懷疑,存在著對高考的期待與恐懼。他們需要的是老師和家長的引領與心理上真正的關心,而不是分數和排名的壓力。作為班主任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上如果能定期開展積極的心理團輔課就好了,如《插上理想的翅膀》《時間都到哪兒去了》等,讓學生自己去對未來充滿希望腳下便有力量,懂得時間是由自己把控的,未來的路很長很美好值得期待。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情緒,何愁沒有學習動力?如果有的學生確實沒有學習動力,那就說明他確實學習跟不上了,老師也可以鼓勵他走職業技術學校,讓他看到學習不是唯一出路,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開一扇窗,說不定窗外就是春暖花開。

關鍵是,老師要真正的去愛他們,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他們的前途打算,用心靈去溫暖他們。而不是打著愛的旗號而又讓學生們感受不到愛。無論是小學生還是高中生,他們都還是很單純的孩子,老師真心的付出他們感受得到,從老師身上散發出來的愛和包容,他們一定能接收到的,這就是他們學習的動力。

面臨高考,我們的家長也要通過與老師和孩子的溝通,瞭解孩子的當下情況。家長在調整自己心態的同時,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情緒,對於學習,他們自己壓力就夠大了,家長就不要過於操心,切勿因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因此,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也是孩子學習上的動力。


182號渡老師卿曦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讓學生突然熱愛上學習也是很難的。但有些辦法我覺得還是實用的。

第一,時不時利用主題班會教育學生,學習的重要性,能讀書不苦,不能讀書的才苦(不要放空炮,用你身邊真實案例來舉例才能讓學生更信服你)

第二,多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沒良心,不懂感恩,但怎麼才算感恩呢,我們很少教學生。你可以用自身的例子也可以給學生看些感恩微電影綜藝節目來告訴學生,只有懂得感恩父母,尊敬老師,我們才能學會更好的做人,也能更好的學習。

第三,養成教育很關鍵。要讓學生熱愛學習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多數不愛學習的學生他們時不時也想好好學習,只是很難長久堅持而已,所以我們應該多關心一下這類學生,學生其實都想學好的,他們也看得到哪些老師關心他們,會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學生其實大多數都是善良的,多對他們有點信心,多關心他們,他們會進步的。

最後,其實我也只是一名年輕教師,當了幾年的高中班主任,不過我做好這幾點之後,我發現,我和學生們的距離拉近了很多,大多數家長也喜歡我,教學成績也一直是前幾名……班主任工作比其他普通老師累很多,但只要用心去做,我相信我們都會做的很好的,謝謝


米粒56665


大家看電視看綜藝刷視頻,1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但很少有人能真正沉下心去看一小時的書。人天性就是懶惰的,想要最輕鬆的獲取快樂(看視頻、小說、聊天…),不想要接受挑戰(考試),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是逃避(成績跟不上就自暴自棄)。

今天的對象是學生,那我們就來說說,作為一名老師,如何去改變學生這樣混日子的心態?如何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找出他們心中的渴望,並展示出現實的可能性。

舉個例子:

遇見過一個學生,數理化都不行,只能剛及格,英語語文還可以,她夢想著當一名醫生。(醫生這個職業就是她內心的渴望)


你就告訴他,其實你就努力一下,就能考一個二本的醫學院校。英語語文還可以,那就繼續保持,這個提分也有限。之後的一段時間,將另外三門提上普通分數,你就能實現夢想了。(現實可行度)

美國有個當代思想家提出人有三種驅動力,一種是生理本能,一種是外部賞罰,一種是發自內心和自然的內生動力

什麼是發自內心和自然的內生動力?

舉個例子:有實驗人員做了個小盒子扔給一群猴子,這個盒子既不能吃,也滿足不了猴子的其它生理需求,也不會因為玩得好給它們獎勵或玩不好給它們懲罰,但這些猴子就不由自主的玩起來,最後掌握了這個小盒子的玩法。這就是第三種驅動力,就是來自於事物本身的興趣和動力。你看給小貓一個線團,小貓也玩的很開心。可見人和動物都有第三種動力。其實學習本身也有樂趣,就像有人寫文章,這件事很少有人喜歡,但他就是覺得很爽,這就是第三種驅動力。

學生不願意學習,是因為從學習中感受到的樂趣很少。沒有激發出第三種驅動力,第二種驅動力也陷入了惡性循環。感覺不到學習的樂趣,學習越來越差,於是老師父母也天天批評,那就更不願意學習了。

下面三點,我覺老師可以嘗試著和學生們聊一聊:


1、你必須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為自己,不是為了父母或其它人。高中生的話,年齡也16、7了。過去這個時候,就已經算是成年,要獨立生活了,但獨立生活需要長硬你的翅膀才能飛。老師,你問問他們:看看你父母、你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你想過他們這樣的生活嗎?你不想見識一下豐富多彩的美好世界嗎?

2、現在中國有十五億人,而大學本科和專科學生加起來只有六千萬人,大學生看似多,其實並不多,你不想上大學也是可以的,大多數人也沒有上大學,你可以去學個廚師,以後也能自謀生路。這個社會是很殘酷的,奮鬥的好,生活是豐富精彩成功的,奮鬥不好,你就要墮入社會底層,永遠過不上你理想中的生活。當然底層也沒什麼,一輩子就混過去了。

3、高考,是一生最簡單的時候,因為只要付出就有回報。你做對一個題,你就能多得幾分,做對的多,就能上好學校。而且你知道會考什麼, 知道標準答案是什麼。這是努力最能得到回報的一個時期。等以後上了社會,大家就只問會不會賺錢,能不能升官,而這些問題,沒有人教你,也沒有標準答案,你努力了,也很可能完全見不到結果。

還有一點是最重要:


老師要去讓學生髮掘自己的夢想。讓他們想一想,當夢想實現,是多麼驕傲和幸福呀。人和人其實沒有什麼大的差別,大家根本不用自卑,我們完全可以驕傲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別人比你有錢,又不給你花,別人比你有權,你又不求他。你挺胸抬頭把雙臂打開,不管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以後就是這個姿勢,要得瑟的活在這個世界上。

總之,老師就是要激發了學生的動力和鬥志,讓他們找到了堅持的意義,感受到了來自內心的興趣和動力。如果能正向反饋循環下去,同時得到第2種驅動力,那就很容易堅持下去了。


教習網


我有18年的學校教育與管理經驗,希望我的簡要的看法,能夠給你一定的借鑑。


之前看到這樣的故事,我曾經作為班會和家長會的分享故事給學生和家長朋友:

說:雞蛋有幾種打破的方式?

答:兩種。從外部被打破,或者從內部被突破。

有什麼差別?

從外部被打破的,最後變成了煮雞蛋、炒雞蛋或者蛋炒飯,只是一定價值的體現;

從內部被突破的,最後變成了新的生命——小雞,是一種新的生命的開啟;

看到這裡,不知道是否回答了您的問題:如何讓學生主動學習。


同樣,還有我的經歷,也可以作為回答。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農活做過不少,也知道在農村的不容易。起初,我並不覺的在農村,有什麼累的,因為我沒有進過城市,不知道有什麼比農村更好的。

機會在一次進城市。

我的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因為在部隊特別優秀,復員的時候被安排在國企工作,當時是很好的工作單位。

在我7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週末,家裡有事,我被父親騎著車帶到他的單位,也就是進城市了。我看到還有柏油馬路,有那麼多的汽車,有那麼多的飯店……這是在農村看不到的,或者說是很少看到的情況。

中午吃飯,是大米,有兩樣菜,其中有肉菜一個。很興奮。因為,當時在農村,很少平時吃飯有超過一個菜的,還有肉菜。

這次或許是父親無意中的帶我“旅遊”,勾起了我想進入城市的夢想,想要走出農村的想法。而當時,最好的出路就是讀書,不用怎麼幹活,還能實現自己的內心的想法。

這就是支持我讀書的內在的動力。

再有我跟家長溝通的事例,供你參考和思考。

我在城市的學校工作,經常碰到不學習、不聽課、不寫作業的學生,家長也是無奈,我們也邀請家長到學校來溝通了解情況。

如果,你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是很重視讀書學習的。所以,他們都毫無例外的選擇滿足孩子的一切的需要,輔導班、書籍、資料、電子學習工具,甚至為了孩子的能夠學習,滿足孩子的

無理條件:給孩子配手機,配流量卡。

事實呢?我想絕大多數家長和老師都能直接的想到結果:孩子更不願學習了,更難管理了。

為什麼?

我想:上邊的例子就很好的對比中告訴了我們。

當你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是你最想改變自己,也是最有動力改變自己的時候。我們現在恰恰相反,把孩子的需要都給滿足了,那麼,孩子還有什麼需要努力的嗎?

您的問題:縣裡高中的學生,這個年齡段,到了考慮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選擇的階段,而這,就是機會。當然,更需要生活的需要去刺激他們的人生定位。

最後,很喜歡的一個電視欄目:《變形記》。

或許,是被隔離在校園內的學生們的一個“窗戶”。


爭辯出真理!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與觀點。


眾享君


高中的學生主動學習的話,基本上還是責任心的問題。很多孩子如果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基本上是能夠主動學習。在高中階段如果在談及學習興趣的話,基本上是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大多數孩子都已經慢慢的變成了成人。

成人的世界哪有什麼興趣,不過是負重前行而已。

所以說作為高中的學生,作為高中的班主任,如果想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話,絕對不可能從興趣方面來入手,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培養的就是孩子的對於家庭,對於社會的一種責任。我們曾經瞭解的就是周總理曾經說過這幾句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責任,作為學生可以有遠大的理想,也可以有一些為家庭為個人的理想。

所以說對於高中的學生來講沒有責任,不是,沒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一個注意的方向我們很仍然需要注意,那就是興趣對於學習的影響,可是高中階段的興趣,是一些偏科的興趣,對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們不能否認興趣對於學生的一種促進學習的作用,但是我們卻不能把興趣當作唯一的一個讓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因。

社會在發展,人類的進步,教育的一些手段也在不停的發展著,在我們原來所使用的一些機械的普通的,沒有任何正面效果的,這種方式或者體罰方式應當慢慢的被廢棄,作為班主任老師應當加強學生的責任培養,之後提升他的學習責任心,然後才可以明確的讓學生主動學習。

總之我個人覺得有責任心,才有了一切動力。

可能每個人對於學生的教育手段有所不同。大概也就是責任心,另外實在要附加一個的話,我想不過是夢想而已。


宜城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