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清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國藩在創建湘軍之初,曾給他的幾位部下佈置了這樣一個任務:要求他們在三天內,分別制定一份士兵訓練方案。這幾名部下數羅澤南性格耿直,當大家一起討論王鑫制定的方案時,羅澤南直接問王鑫:“你制定的這個方案也不太合理,對吧?”

王鑫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一直記恨,從此兩人面和心不和,經常勾心鬥角。好在曾國藩看了出來,之後將二人分調領軍,才沒有讓兩人矛盾激化。其實,羅澤南對王鑫的提問也並非出於惡意,只是羅澤南因為不會提問,就失去了同事間的和氣,實在因小失大。

職場上,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本想和同事聊天增進感情,卻不知道哪個問題沒問好,傷了同事自尊心,從此心生罅隙;領導開會討論方案,問你還有沒有其他問題,你只會說“好好好”;有機會請教行業專家,本來自己有很多困惑,但不知問題到底該如何提出才好……其實我們知道,提問是最好的與外界學習交流的機會,很多信息和知識都通過提問獲取,只是我們對於高效提問還不得要領。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提問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只有高效提問才能獲取更多的知識。

為什麼職場提問能力如此重要?

如果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職場上正確提問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因為表達歧義,引發不利於自己的連鎖反應,是非常被動的。著名企業家俞敏洪,就曾因為表達失誤引發企業品牌危機。不僅職場精英如此,普通的職場小白更是如此。

1、提問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手段,會提問的人學習能力更強

日本著名學者齋藤孝在他所著的《如何有效提問》一書中指出,提問能力是一種想要發揮自己其他能力的舞臺時所必備的能力。比起回答問題,有效提問不會過於依賴個人的專業知識、經驗、語言能力等,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就可以從優秀的人口中得到有效信息,可以說,提問是性價比非常高的一種學習途徑。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會溝通的人不是會說話,而是會提問。

清朝戲劇家李漁在讀私塾時,遇到了一個困擾自己的問題,當時,先生講到《孟子》一書中提到的“褐寬博”是窮人穿的衣服,這種衣服又肥又長。李漁聽罷便問,窮人為何不把衣服做的儉省一點,還能省錢呢?先生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李漁便一直帶著這個問題尋找答案。15歲那年,李漁到塞北遊歷,還專門打聽“褐寬博”的由來,最終他弄清楚,當地窮人之所以把衣服做的又肥又長,是為了白天當衣服穿,晚上當被子蓋。

李漁在一生中憑藉不斷的提問,不斷鑽研,不放過任何一個不懂的問題,使他獲取了更多的知識積累,最終,成為了清朝著名的戲劇家和理論家。

2、提問是個人能力的反映,不會提問容易被貼負面標籤

2010年英國首相卡梅隆訪問中國,卡梅倫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時,有位同學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作為英國的領導人,您能從中國模式中學到什麼?”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失敗的提問,這一問題大而無當,問了等於沒問。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有些低質問題往往讓被問者一頭霧水、手足無措

職場上,其實很多領導和前輩,都會從下屬提出的問題中判斷其個人能力,比如,面對不會提問的下屬,領導會貼標籤:“都到現在了,還問這種問題,這傢伙簡直沒救了。”面對會提問的下屬,領導則會這樣想:“知道問這個問題,將來前途無量,一定是在認真學習啊!”

可實際上,一個問題並不能反映一個人能力的全貌,但如果因為問題沒問好,被領導貼上了負面的標籤,實在是不值當。

3、提問能夠暴露隱藏意圖,讓他人判斷你的個人特質

我們在參加面試時,通常會在結束前聽到HR問我們,“對於我們公司和這個崗位,你還有什麼問題麼?”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暗含深意,HR是想通過提問來獲得應聘者身上隱含的一些特質。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提問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我們有必要進行巧妙掩飾。

比如,面試者的問題是關於薪酬待遇還是職位晉升,雖然表面看差別不大,但在HR眼中,他的形象就可能完全不一樣。HR會認為問職位晉升的人更有上進心,問薪酬待遇的則更安於現狀。

在心理諮詢中,很多心理諮詢師也是讓諮詢者問問題,以達到了解其內心世界的目的。職場上,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我們需要掩飾意圖,才能為自己營造安全有利的環境,所以,如何巧妙地問問題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職場上,我們想要高效提問,可以從改變思維、營造氛圍、掌握提問方法三方面入手:

一、擺脫縱向思維束縛,學會橫向思維

牛津大學的愛德華·博諾非常推崇“橫向思維”,他認為傳統的縱向思維總是束縛人們的想象力,讓人們在固定思維中跳不出來。為了說明什麼是“橫向思維”,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棟寫字樓裡,電梯總是不夠用,很多員工抱怨電梯太慢,電梯太少。為此,有幾個解決方案可選擇:

1、在用電梯高峰期,一部分電梯只停奇數樓層,一部分只停偶數樓層

2、安裝室外電梯

3、強制要求各部門上下班錯峰使用電梯

4、在電梯旁邊安裝鏡子

這幾個方案中,1-3是典型的縱向思維,只有4是橫向思維。因為安裝鏡子能夠讓員工用更多的時間觀察自己和別人,反而不會覺得等待電梯的時間太久。事實上,寫字樓裡並不缺電梯,二是人們缺乏耐心。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職場上,很多人都是縱向思維,思維容易僵化。

可見,橫向思維能夠讓人們跳出刻板印象,從一個新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更有建設性的問題,拓寬視角。研究顯示,隨著職場從業時間的增長,人們越來越傾向使用縱向思維解決問題,那些擁有橫向思維的人往往創新性高,思維活躍,業績也普遍領先。因此,有意識鍛鍊自己的橫向思維,才能在競爭中佔據主動。

二、表達自己的同時融入對方的世界,營造好的提問氛圍

職場上,不乏說話幽默風趣的人,和他們聊天總是感覺妙趣橫生。但是,幽默風趣也不等同於交談高手,遇見交談雙方都只想表達自己的意見時,雙方可能會很難融入對方的世界,交談氛圍也不會和諧。

4月23日,在綠公司年會上,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認為,做企業的人犯錯誤都是在商業常識上,不自信的人才覺得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每句話都對。兩人在年會上互相提問,當馬雲文郭廣昌,“像你這麼聰明的創始人,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在公司裡面的未來?”

郭廣昌直言:“我覺得要找到我這樣的人不容易,確實不是很容易,但要找到像你這樣的不是更難嗎?”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企業家之間的對話,有時也因為氛圍不對火藥味十足

馬雲回答道:“找到像我這樣的人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有其他辦法。”

郭廣昌接茬:“找到你這樣的是不可能的?我覺得也有可能。現在科學發展之後,有一種克隆技術。基本上我已經把馬雲很多的基因偷偷收藏了,所以未來我會克隆很多。開個玩笑。”

可以看出,兩人的這一提問過程已經聞到了一絲火藥味,原因就在於,馬雲與郭廣昌都在表達自己的意見,卻都沒有融入對方的世界。

為了營造愉悅的談話氛圍,融合彼此的經歷是十分必要的,適當時可以由側面切入對方的過去來提出問題,能夠讓對方體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當一個人感受到他人對他的主觀世界感興趣時,他通常會放下戒備,與他人分享更多的經驗會體會。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由側面切入對方的過去來提問,是一種很好的提問方式

三、利用“座標軸思考法”,提出具體且本質的問題

想要確保自己提出的問題是有意義且值得對方回答的,使用下圖這一座標軸對問題進行歸類,是十分必要的。假如,我們有機會與專業人士交流經驗,下面X軸的本質性與Y軸的具體性,將涵蓋所有問題,具體分為以下四類:

第一象限:具體且本質(問專業人士專業問題)第二象限:具體且非本質(問專業人士的隱私八卦)第三象限:抽象且非本質(問專業人士哲學類問題)第四象限:抽象且本質(問專業人士生存的意義)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我們的問題之所以沒有含金量,往往是我們的問題所處的象限不對

多數沒有經過提問訓練的年輕人,通常會問第二及第四象限的問題,但實際上,在很多有意義的談話中,真正有創意、有價值的問題都是集中在第一象限的問題。

職場上,能夠向大佬及精英請教的機會其實並不多,因此,我們有必要隨時養成使用“座標軸思考法”的習慣,在每一個問題問出口之前,都好好將其對應到相應的象限中,不要因為問錯問題錯失機會。

不會聊天得罪人?遭遇冷場太尷尬?職場不會提問結果比這更可怕!

職場上問大佬問題的機會一定要好好珍惜

當我們想要思考“自己的職場天花板在哪裡?”這一問題時,除了客觀衡量我們的能力和素養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我們要問問自己是不是真的會學習?是不是真的會提問?學會提問題不僅僅能夠提高職場上的有效溝通,而且還會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有效提高你的職場成長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