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價格到底是升了還是降了?

用戶1729018118116木


感覺這個問題有點籠統啊,大哥,看看和上面時候比,如果和改革開放前比,那時候2塊錢一升,現在6塊多,考慮到人民幣貶值,那就是降了。如果是和上個星期比,那就是升了2毛錢一升。

首先你要明白,為什麼油價會變化,有時升價,有時降價,就像股市一樣,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絕大部分的油都是靠進口,既然是進口的那就存在一個匯率差價。所以石油的價格基本每一天都在變化的。

那為什麼我們不自己開採石油呢?原因是受開採技術的影響,其次就是石油儲量的影響,第三是極大的需求量,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我們自己的石油開採。

汽油的升降對於我們老百姓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有沒有錢加油,其實這裡面也是國家在考慮,汽油升價了,升多少才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而不是一味的升價;降價,降多少才是最合適的,不影響到市場秩序。


C位車道


作為一名消費者,十多年來對汽油價格的直觀感受當然是貴了很多。相比2008-2016的隨意用車,現在是越來越算計著用車。相比收入,油費佔比的的確確是越來越大了一一相信這是大部分車主的感受吧。那麼油價到底貴在哪裡?恐還得具體原因具體分析。

首當其衝的是稅和費。民間笑談:一桶油,半桶稅。此言道出了真相。十年來,燃油附加的各類稅費日漸繁多,上調達到八次之多,且只加不減,直接推高了油價。下圖簡單示意了中美油價的稅費結構。對比之下,一目瞭然。國內油價中各類稅費佔比超過48%,高!實在是高!



為什麼國內油價中的稅費如此之高?這個問題很難分析,更難回答。官方解釋不外乎: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客觀上需要廣開稅源、投入基礎建設,以提高民生質量云云。對此,讀者自有見地。

其次是國內油價調節機制。發改委曾經公佈了每十天跟隨原油國際市場漲跌調整國內燃油價格的具體辦法,貌似公正,但民眾的直接體驗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大漲小跌”。唉,又讓大家發現了。最近國際原油價格僅有2007年高點的一半,國內零售價卻已持平。不得不說,油價的確漲了不少。好在人民百姓的承受力強大,一句“桶貴了”喜大普奔。但實在無法掩蓋現行調價機制的窘境。

最後是國內石油經營的壟斷。石油作為涉及國際民生的基礎資源和戰略資源,中國採用的政府授權壟斷經營模式。三桶油幾乎完全控制了原油製品的上中下游全部環節。國企以其眾所周知的低效率推高了全部環節的生產、運輸、銷售成本。結果就是無論油價高低,三桶油總有部分資產在嚴重虧損,因此年年享受政府的各項補貼。即使紀檢機關出重手,將某些高層領導抓捕法辦,石油系統內部的貪汙腐敗現象依然難以根治。

綜上所述,適當放開石油市場化運營權限,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才是打破行業壟斷,實現惠民利民的不二手段。


猴思猴想


多貴也得加呀老百姓沒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