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4月26日,央視《24小時》欄目的【今夜面孔】用10分鐘帶觀眾走近了夏穗生教授的一生。夏老一生都為器官移植事業拼搏,遺願也是將眼角膜進行捐獻。“一輩子一件事”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奮鬥、堅持、篤定,當然更在於那份樸素而執著的信仰——人生一世,需對國家、社會懷揣擔當、承擔使命、盡到責任。

4月14日,央視《新聞聯播》在【愛國情·奮鬥者】欄目中報道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時評價:他把手術檯當作報效國家的平臺,開創了中國的肝膽外科,創造了世界醫學領域的無數個第一。

還有還有,去年底讓觀眾忍不住屏息觀看的微電影《護心跑男》,點擊量突破了1億次!

雖然專注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他們的經歷中都擁有著共同的底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學在華中大”已經是共識,但今天小編要告訴你,學醫也要在華中大!

因為——

歷史夠悠久——

為中國現代醫學教育發源地之一

1907年,寶隆等在上海創建了“德文醫學堂”,為中國現代醫學教育發源地之一,後發展成為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1950年2月,醫學院及其附屬同濟醫院內遷武漢。1951年8月,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併,組建中南同濟醫學院。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1956年,國家首次給高校教師評級,將教授分為一至六個等級。高校林立的武漢地區評了13個一級教授,他們都是所在領域的學術權威,中南同濟醫學院就佔其中7席,撐起武漢高等教育界的半壁江山。

1985年中南同濟醫學院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2000年5月26日,與華中理工大學合併,成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師資夠權威——

湖北省僅有的三位醫科院士全在這裡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裘法祖,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如今,回憶起中科院資深院士、著名醫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外科奠基人之一,中國器官移植主要創始人裘法祖教授,很多人都會想起這句話。他被稱為外科全才,在腹部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領域均有很深造詣。近70年的醫學生涯,技術上的千錘百煉和豐富的經驗累積,造就了“不多開一刀,不少縫一針”的“裘式刀法”。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陳孝平,201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孝平院士從理論到實踐首創了親屬間輔助性部分活體肝移植。與此同時,他首先提出了可行肝癌切除聯合脾切除手術治療等,一系列的原創技術讓我國在肝移植領域不斷突破技術瓶頸。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馬丁,201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30多年來堅持醫療一線工作,擅長婦科腫瘤及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施行婦產科手術逾萬臺,精於婦科手術、腔鏡及機器人手術。同時注重臨床實踐中重大難題的系統研究,在婦科惡性腫瘤防治和遏制腫瘤轉移臨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貢獻。

不僅有三位醫科院士,從2012年至今,同濟醫學院在頂尖人才梯隊建設方面實現了巨大突破。醫學院擁有“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5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5人。在這些人才的帶領下,同濟醫學院在全國綜合性大學醫學院中位居前列。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協和醫院率先在全球首次開展MR混合骨科手術,並在微軟中國總部發行全球第一本《醫學混合現實》專著,推動了MR技術在全球的推廣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來自迪拜的白血病女孩麥吉(化名)在同濟醫院接受Car-T細胞免疫療法後成功治癒

社會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要還想活,趕快送協和;只要還有一口氣,趕快趕快送同濟。從中不難看出大家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和附屬同濟醫院的信賴。

多年來,協和醫院和同濟醫院主動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努力創建國際一流醫院,在一些領域治療水平享譽國際,國際病人慕名而來。

除此之外,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還有(考驗肺活量的時候到了!):附屬梨園醫院、附屬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附屬武漢中心醫院、附屬武漢兒童醫院、附屬湖北腫瘤醫院、附屬武漢普愛醫院、附屬武漢精神衛生中心和附屬湖北婦幼保健院!

前景夠廣闊——

新時代呼籲複合型醫學人才

2000年以來,同濟醫學院充分發揮綜合性大學的多學科優勢,不僅繼續保持全國醫學高等教育第一方陣,而且面向國際醫學科學前沿,面向健康中國發展需求,構建和完善了覆蓋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等學科領域的重點科研平臺。

據統計,近20年來,醫學院共承擔國家“973計劃”項目6項,國家“863計劃”38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3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45項,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共130餘項等,累計到賬科研經費近20億餘元。2014年以來,連續五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突破300項。醫學院9個學科進入ESI國際科學排名前1%;5個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排名前十,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更是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位列全國第一,其校友中共有多位分別當選中國、美國院士。

同舟共濟、開拓創新。新時代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也正以高昂的精氣神再出徵。

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高性能診療設備、逐步擺脫高端醫療器械依賴進口的局面,近年來作為國家重大需求屢屢被提及。而醫工結合優勢,正在形成我校繼工科、醫科優勢後的第三大優勢。位於中國光谷腹地,57.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4億元的國際醫學中心將以高端醫療儀器設備為支柱,以醫工醫理相結合、多學科交叉及臨床應用為特色,融醫工醫理國際精英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為一體。

在國際醫學中心,除了佈局醫學儀器與裝備、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等重大研究項目,學校還將打造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為提供產業化支撐能力,孵化健康產業新業態,全方位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保駕護航。

都說“學在華中大”,為啥學醫也要在華中大?看完就明白!

位於國際醫學中心區域內的生物醫學中心效果圖

----------

聽完了小科編的介紹,這樣一個歷史悠久、師資權威、醫院頂尖、前景廣闊的醫學院,是不是也足夠吸引愛醫學、想要在醫學領域發光發熱的你呢?

底氣,來自歷史的積澱

更源自歷練的昇華

實力,來自多年的厚積

更源自創新的激發

後勁,來自巨擘的開創

更源自後輩的開拓

以後若有人問:

為什麼學醫也要在華中大?

記得將此文轉給TA!



華中科技大學(ihuster)

來源 : 華中大新聞網 同濟醫學院主頁

文字 :尤紅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