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河南洛陽牡丹、山東菏澤牡丹已是名滿天下,大多數人或許並不知道,在燕趙大地河北,邢臺市柏鄉縣龍華鎮,憑藉7株2000多年曆史的漢代種植並流傳下來的牡丹,逐步發展為有產業、有文化、有歷史、有傳說的牡丹小鎮。是什麼支撐柏鄉人單單依託這7株現存的牡丹就能擎起“中國漢牡丹文化”這面大旗並發展了牡丹產業?在柏鄉縣舉行的“第八屆中國漢牡丹文化節”期間,記者帶著這個疑問走進了這裡。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先來看看柏鄉縣龍華鎮這座牡丹小鎮的發展現狀:柏鄉為“中國牡丹文化之鄉”,龍華鎮獲批國家級特色小鎮,核心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現有漢牡丹園、聖丹油用牡丹基地、漢都牡丹世界、大漢牡丹博覽園等項目,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有牡丹籽油、牡丹全花茶、牡丹花蕊茶等系列產品。註冊了“柏鄉漢牡丹”國家級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漢牡丹”、“漢牡丹園”、“錦聖丹”等產品商標。同時,由中國民協、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聯主辦的“中國漢牡丹文化節”,今年已是第八屆。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由7株千年牡丹總領群芳的漢牡丹園是小鎮核心所在,記者第一站來到這裡,園區680餘畝,除了千年漢牡丹,還引進洛陽、菏澤和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國內牡丹九大色系的名貴品種800多個,引進日本、美國、法國等國外牡丹精品100多個,姚黃、魏紫、花王、日月錦、黑牡丹、綠牡丹等國內外珍稀品種應有盡有,是中國科學院牡丹芍藥品種資源保護基地。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漢牡丹碑亭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千年漢代牡丹,並不高大,因為牡丹長到二十年左右,老枝會慢慢枯死,新芽再慢慢長高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柏鄉漢牡丹傳說“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看完千年漢牡丹,再看看園子的其他景緻。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記者還走訪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市級龍頭企業——河北聖丹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體驗館全面瞭解了牡丹系列產品,並參觀了牡丹籽油的加工場所,年產200噸的牡丹籽油深加工項目於2018年底投入生產。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牡丹體驗館環境優雅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豐富的牡丹加工產品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牡丹全花茶和牡丹花蕊茶組合套裝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牡丹籽油和牡丹花蕊茶組合套裝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牡丹籽油加工生產線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油用牡丹品種‘鳳丹’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油用牡丹籽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萬畝油用牡丹花海

回到最開始的疑問,是什麼讓柏鄉人單依託這7株牡丹擎起“中國漢牡丹文化”大旗,並打造出良好的牡丹產業發展氛圍?

是悠久的歷史?7株漢牡丹由來的故事在這裡家喻戶曉:舊志殘碑記載,西漢末年,王莽新朝為免後患率兵捕殺漢室宗親劉秀,劉秀逃到柏鄉縣北彌陀寺,追兵將至,劉秀尋找藏身之處,情急中鑽進牡丹花叢,剎那間,那牡丹舒枝展葉,枝粗如椽,高可七八尺,花大如盤,鮮花盛開百餘朵,把劉秀遮蓋得嚴嚴實實,劉秀因此得救,為感謝牡丹救命之恩,揮臂在斷牆上題詩一首:“蕭王避亂過荒莊,井廟俱無甚淒涼。唯有牡丹花數株,忠心不改向君王。”後來劉秀在柏鄉千秋亭登基稱帝,史稱漢光武帝。因這裡的牡丹對漢光武帝劉秀有救命之恩,所以稱漢代牡丹。

是古代的傳說?很早以前,柏鄉縣北郝村有一座寺廟叫彌陀寺,一日黎明,彌陀寺僧智空和尚最早起來打掃庭院,忽覺一陣香氣撲面而來,不覺一愣,抬頭看時,只見一對少男少女,身著紅衣,手捧仙花,飄然入寺,急忙追去,沒入階下,牡丹芍藥隨即而出,轉眼間舒枝展葉,花蕾綻放,濃香四溢,人們爭相觀看,驚喜不已,方知是天上花仙下凡,男作芍藥,女化牡丹,便一起下跪,拜迎花神。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漢牡丹園的牡丹和芍藥仙子塑像

是不解之謎?這七株漢代牡丹有幾大奇異稟性:一是牡丹本為自然花卉,花齡一般20年左右,但漢牡丹卻兩千多年枝繁葉茂花盛不衰,被視為“人間奇葩”;二是同株異花,其花色有深淺濃淡之分,花朵有單層、雙層、多層之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對其復花進行剖檢,一朵花的花瓣多達215瓣,實屬罕見;三是易地不活,漢牡丹雍容華貴、富麗多姿,歷代權貴富豪和酷愛者多有移栽繁衍之想,但它易地不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聽了漢代牡丹的傳奇故事,看了漢牡丹的芳姿,寫下了“漢代重氣質,牡丹留正色。雍容見神姿,有幸伴君側”的詩句。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來河北柏鄉,賞千年漢牡丹,聽“牡丹救主”傳說,看牡丹產業新發展

在記者看來,最大的原因或許是柏鄉人的守護和傳承吧。從記者和當地人的一小段對話可窺斑見豹:建國後這7株牡丹起初種植在小學校園內,未有官方保護措施,記者不解地問:“小孩多不懂花,花不會被破壞嗎?”當地人笑言:“漢代牡丹在這裡有口口相傳,代代相傳的家庭教育,孩子們打小就知道,這花不是普通的花,要保護。”近年發現的一塊宋代青石八稜碑證實,漢牡丹早在宋代就被奉為“牡丹仙子”立廟奉祀,在柏鄉人眼中,漢牡丹有品格、有靈性,是國興、業旺、家和的法寶,是精神寄託,有文化內涵,每年穀雨前後,扶老攜幼、呼親邀友賞牡丹、祭牡丹,已經成了柏鄉人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種守護和傳承下,7株現存牡丹擎起“中國漢牡丹文化”大旗,牡丹產業發展在良好氛圍下穩步推進,也就不足為怪了吧。

賞花時期

今年第八屆中國漢牡丹文化節為4月10日至5月10日。

路線參考

石家莊遊客

路線1:從石家莊107國道南行(70公里)至鎮內路口向東8公里經柏鄉縣城至城北5公里即到(柏鄉縣城有數十輛路經漢牡丹園的公交車);路線2:從石家莊京珠高速公路南行(70公里)至柏鄉路口向東7公里經柏鄉縣城至城北5公里即到。

邢臺遊客

路線1:從邢臺107國道北行(60公里)至鎮內路口向東8公里經柏鄉縣城至城北5公里即到(柏鄉縣城有數十輛路經漢牡丹園的公交車);路線2:從邢臺京珠高速公路北行(60公里)至柏鄉路口向東7公里經柏鄉縣城至城北5公里即到。

北京遊客

從北京永定門長途汽車站乘直達柏鄉的高客,每日下午1:30分發車。(柏鄉縣城有數十輛路經漢牡丹園的公交車)

(經濟日報社“牡丹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採訪調研組。執筆:薛光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