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螭吻

明朝末年,紫禁城失陷前夕,崇禎帝密令太子出宮,本是絕密行蹤,卻陰差陽錯天機洩露,少年太子從此流落江湖,經歷了無數坎坷磨難。亂世中多方勢力競相角逐,各種歷史事件風起雲湧,王侯將相、江湖豪傑、熱血書生和文臣武將紛紛登場,其中更有冰魄玉魂、才貌無雙的江南奇女子,身份卑微、卻負劍膽琴心的各色小人物裹挾於歷史洪流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蕩氣迴腸的家國情仇和人世的離合悲歡,展現了明末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明崇禎十七年三月,大明王朝最後一個春天。河山破碎,朝廷風雨飄搖。

關外,兵強馬壯的滿清屢犯邊境,已佔據遼東七十餘城,戰火甚至數次燃燒到京畿地區。而多年前,這橫掃東北的滿清只是一個對明朝俯首稱臣的建州女真部落。

國內,稱為“流寇”的起義軍攻城掠地,摧枯拉朽。令朝廷聞風喪膽的王嘉胤、高迎祥死後,李自成、張獻忠部又迅速崛起。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黃河兩岸大部地區盡收囊中。

兩月前,李自成稱帝於西安,國號大順,大張旗鼓地封侯拜將、開科取士,並鑄造錢幣、頒行曆法,以一派嶄新的帝王氣象向搖搖欲墜的朝廷公然示威。

張獻忠為避免與李自成正面衝突,則帶兵進入蜀中,盤踞在中西南大部,隨時準備伺機而動。

如果說這三方勢力先前只是朝廷背上的幾顆芒刺,那麼現在年深月久,這幾棵久未拔除的刺已經引起大面積的傷口潰爛和惡化,顯示出無藥可救的徵兆來。內部是癰疽遍佈的腐朽機構,革新除弊、脫胎換骨已絕無可能;外部是日益龐大的敵人,它已毫無還手之力。加上接踵而至的天災和饑荒,積重難返的朝廷隨時可能傷重不治、倒地身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