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純電動不適合開長途!”這是很多“電動黑”抨擊純電動技術路線的重要理由之一。為此,各大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們,除了努力提高產品本身的電池續航里程外,也在努力嘗試解決這一問題的相關服務方案。

但這些努力,真的能讓用戶滿意麼?

純電動車不適合長途出行,目前來看這是事實,筆者作為純電動車車主,對此深有體會。無論是續航里程還是能量補充的效率,純電出行與燃油車相比,依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例如,今年年初,蔚來的一鍵加電/換電服務,作為長途出行解決方案之一,被某些媒體無限放大,成為黑點。那麼,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需求,究竟該如何滿足,這些純電動車的製造商,在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時,又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現有的長途解決方案,存在哪些共同點?

根據《童濟仁汽車評論》歸納,在解決長途出行問題方面,純電動產品(以造車新勢力為主)推行了以下幾種方案:

>以特斯拉、小鵬為代表的超級充電方案,以高於行業水平的充電功率,快速補充電能;

>蔚來的換電、“一鍵加電”方案;

>愛馳的電池“B包”方案;

>車和家的增程式方案;

>……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整體上看,這些方案都以“車”本身為核心,希望給自己的產品補給足夠的能量,以支持最終行駛到車主的目的地。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蔚來、特斯拉、小鵬等企業的方案,依賴大規模硬件的投入,屬於“重資產”運營模式,希望達到或接近燃油車的“能源補給/續航效率比”,但是對服務、營銷的投入,佔比相對較高。

同時,車和家的增程式方案,將純電的簡單技術形式重新複雜化,與純電出行的初衷在某種意義上相違背。愛馳的模式從成本、投入角度比較理性,但是其本質依然是純電驅動,不能做到徹底的“無焦慮”。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那麼如果換個思路,會不會有更好的純電長途出行解決方案誕生呢?

用戶為什麼選擇純電?

什麼是好的解決方案?想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或許要從一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說起——用戶為什麼要選擇純電?

筆者認為,或許要用“二八現象”進行解釋——對於大部分城市用戶而言,純電出行方式便捷廉價,保養省心,在80%的城市用車場景下,純電出行的體驗是優於燃油車的。以筆者親身體驗看,即使有條件駕駛燃油車,在市區內,筆者依然願意首選自己的純電動車型。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對於所有的純電動車型而言,解決長途出行問題,都在努力優化剩下那20%的用車體驗,或過度增加電池成本,或設立大量服務網點……

但這一切受制於純電動車型固有的技術特點,永遠只能做到接近,甚至很難達到燃油車長途出行的體驗,甚至給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授以話題炒作的口實。

因此,通過給純電動車產品本身“打補丁”,以解決長途出行痛點,是純電動車型在產品運營時,投入產出比極低的一環。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不跳出這一思路,換個方式思考呢?

其實,有一類的產品,就是跳過這一環的典型車型——寶駿E200、長城歐拉等。這類定位於城市代步車的微型純電動車,在國內微型車市場整體大幅萎縮的前提下,它們每月依然能達到2,000臺左右的銷量水平。

它們設計時速僅僅夠到高速公路的最低限速標準,沒有為長途旅行做過多考慮,但他們依然受到用戶的歡迎,為什麼?因為在滿足出行需求這件事上,它們已經拿好了80分的“基礎分”。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定價更高的純電動車型,意味著相比這類廉價微型車,擁有更高的服務溢價。那麼,是不是可以換一種思路,不花錢給自己的產品“打補丁”,而是真正以服務的手段,彌補產品體驗的不足?

輕裝上陣,可否一試?

對於大部分用戶而言,純電動汽車長途出行的真正短板在中長行駛距離區間:現有純電續航里程難以覆蓋(大於300km),而公共交通在便利性上又沒有優勢,需要駕車出行。

在這樣的條件制約下,真正不利於純電動出行的用車頻次相對較少,因此,交給共享或租賃經濟形式補齊這一短板,不失為一種很好的用車服務策略。

例如,純電動車型生產企業可以與網約車服務供應商合作,每年給予高端純電動車型用戶一定的優惠補貼,鼓勵用戶採用公共交通+網約車的形式,解決長途出行的需求。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或者,每年支付一定天數的租金,協助用戶租賃燃油車輛,滿足長途自駕的需求,在發揮燃油車的傳統優勢同時,將燃油車的維修保養方面的劣勢轉嫁給租賃服務的供應商,而不是純電動車主。

這樣的模式將會非常“輕資產化”——車企無需投入大量硬件資產,而僅僅通過購買服務來實現,可以將自身產品的服務溢價合理地釋放,並讓專業的服務供應商,做專業的事,充分利用“邊際效應”原理達到共贏,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提高社會資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有誰願意這樣嘗試?

這樣的方案,相信企業內部肯定也有過類似的討論,但落地成行的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少見有大規模宣傳與投放。這又是為什麼?

原因可能來自以下幾方面:

1、對於高端定位的純電動車型,供應商能否保證服務的一致性,或許是不可控的風險。試想,如果一位蔚來的用戶,在網約車平臺預約到一臺空間侷促的緊湊型代步車,乘坐體驗必然大打折扣,這與品牌提供優質服務的理念不符;

2、品牌出於自身形象的保護,還是以蔚來為例,在NIO Power的宣傳圖上,蔚來特地隱去了大通V90的品牌logo,可見蔚來並不希望幫他的運營商品牌進行宣傳;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3、高端用戶依然希望駕駛代表自己風格的車型出入各種場合。無論是特斯拉或是蔚來,在高端圈層中,都已樹立起特定的品牌形象。設想一位特斯拉車主,駕駛著臨時代步用的寶馬5系出席正式場合,或許會顯得有些過於“平庸”。

因此,高端化純電動品牌,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品牌,依然樂意大投入地“捨近求遠”,建設完全自有的服務體系,去補齊剩餘20%產品劣勢,這是由其特有的品牌定位與產品邏輯所決定的。

《童濟仁汽車評論》認為,上述模式或許不適合造車新勢力們,但對於擁有足夠寬泛傳統燃油車產品線的傳統汽車製造商而言,在進入產品純電動化初期,如何實現那20%需求的超預期滿足?低投入的輕資產模式,也許更適合他們,理由如下:

1、品牌溢價能力,大部分傳統車企差異有限,你的產品往往與其他產品一道,同時存在於潛在客戶的備選清單中,解決了用戶的核心痛點,用戶自然會做出選擇;

2、純電動產品定價卡位中等偏上(20-30萬區間),在接下來純電動車BOM成本逐漸降低的趨勢下,本身有一定的利潤空間,可用於未來對產品服務的投入;

3、在網約車、租賃車領域,往往已有一定佈局,對用戶而言,可以延續品牌一致的認知,對於企業而言,盤活目前不溫不火的閒置資源,是對內部資源最好的“邊際效應”利用。

純電動車的長途出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所以,對於傳統車企未來打算推出主流價格區間的純電動車型,在解決潛在用戶剩下20%的出行焦慮問題上,我們認為,這樣“輕負”的方案,還是值得傳統汽車製造商認真考慮。

寫在最後

事實上,廠商在推出純電動車產品的同時,確實應該思考如何更高效、更集約化地為用戶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務(或替代解決方案),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以四兩撥千斤的方法,有效規避自身產品的劣勢。

另外,目前的產品運營解決方案,也不意味著可以放鬆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和研發。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均需認清這一事實:有效提高續航里程與充電效率,只有更好的產品體驗,更低的產品價格,才是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唯一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