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孝莊老祖宗說媚兒開了就多花兒,是在暗示康熙九龍奪嫡開始了嗎?

清水空流


“順治種稻,孝莊養花”在《康熙王朝》裡都是有著極為深刻的隱喻的。大繁為簡、大象無形,說的就是此間道理。


《康熙王朝》裡,孝莊那不是一般的聖明。康熙親政之後,孝莊就極少出現在乾清宮了。她就安心地在慈寧宮種種花、養養草。不到緊急關頭,一般的事情不過問。但是要過問,那必然是大的不能再大的事情了,甚至關係到大清的危急存亡。

她處處維護孫子康熙的權威,所以他從來不正面干預自己孫子的決斷,哪怕孫子做錯得無可挽回。但是她一面支持者孫子重新站起來,一面縱橫捭闔出手替孫子解決殘局。老太太用一心一意地伺弄她的那些花兒的耐心,層層打開,慢慢破局,總能撥雲見日。這種政治智慧非常人可及。


實際上雖然孝莊在深宮多年為露面,但是她實際上時候時刻關心著整個朝局的,事實方式不一樣而已。(順治在京郊種稻另文再說,感興趣評論裡留言。)

“媚兒”幾十年不開花,一開就開九朵花。這是隱喻康熙盛世之下隱藏的“九子奪嫡”的危機。

以前康熙面對的是一個“主少國疑,內有權臣,外有強敵”極端不利的環境,所以那時候後要培養康熙的自信與魄力,讓他一步步從擒鰲拜除權臣,親政乾綱獨斷。


“媚兒”是孝莊養了多年的一株茶花,還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當初為刺探朝廷是否真的下定決心撤藩,專門從雲南遇到北京送給孝莊的。

這株“媚兒”見證了康熙“平三藩”時,由於意氣用事,未做全面統籌,差點導致了鑄成大禍時,康熙遇到的挫折開始,到如何振作起來,力挽狂瀾,接著“平三藩”功成、收臺灣,攻打準噶爾。一件件建功立業,即將成就萬世之君的過程。

但是這裡也隱藏著康熙面臨的巨大危機,那就是盛世如何傳承的問題。太子胤礽和皇長子胤禔之間已經勢同水火,他們背後的力量已經攪弄朝局,形成了巨大的“黨爭”,變成了大清的定時炸彈。


孝莊知道康熙一直在隱忍,因為準噶爾尚未平定。但是一旦有了機會,康熙必然會對胤礽和胤禔以及其背後勢力動手。她太瞭解她的孫子了。她的孫子對待敵人總是冷酷無情的,斬草除根的。

可是以前對敵人可以冷酷無情,但現在手心手背都是肉,殺伐是萬萬不可行的。廢黜只會引起更大規模的“奪嫡”,以及更多人被捲入的內鬥。


但是,孝莊雖然知道這種事情有可能會發生。她卻不能直言,因為她必須要秉承一點,那就是“從來都是引導康熙,而不主動強加任何意志給康熙”。但是這種擔憂,有時時刻刻圍割著自己,令孝莊夜不能寐。

此刻“媚兒”本來生長於南方溫暖而潮溼的氣候中,四季花常在。而如今在寒冷乾燥的北方,突然開出了九朵花。這正式隱喻了“九子奪嫡”的序幕即將拉開。


康熙出征噶爾丹,身患寒熱症,幾欲駕崩。而此刻自己的兒子胤礽在國丈索額圖的慫恿下,連龍袍都準備好了。而皇長子胤禩在後來處理胤礽的時候,為了皇位,竟然要手刃自己的兄弟。

滿眼荒涼,以前困難時期擰成一股繩,而如今皆是爾虞我詐。這是康熙面臨的一個新的難題,一個巨大的挫折。


孝莊在暗示無用之後,充滿了對康熙的擔憂。但是她還是做了後手的安排。


當孝莊發現,康熙只有在容妃那裡能夠得到一絲內心的寧靜的時候。她再一次像要求蘇麻那樣把康熙託付給了容妃。

希望容妃的善良、溫柔與包容,能夠喚醒康熙心中對胤礽的諒解。並且在臨終前,託付容妃一道遺旨,讓容妃千萬要阻止康熙廢黜胤礽,避免九子奪嫡,禍起蕭牆。



其實孝莊知道,容妃也是阻止不了康熙的。但是,到這會兒,已經誰也阻止不了康熙了,唯獨只能拿容妃去試一試。



容妃結果闖太廟,聲稱孝莊遺旨,不能廢胤礽。結果因為“後宮不得干政”,碰觸到了康熙的底線,容妃無辜地被打入辛者庫去洗馬桶。


康熙事實上並不是不知道容妃並沒有騙她,容妃也不想幹政。只是處在他那個位置,他不這麼做,他那就無法服眾。所以容妃死後,風光大葬,追封為皇后,作傳立說。凡見過她刷過馬桶的太監一律殉葬。


炒米視角


孝莊太后口中的媚兒暗指大清的江山,九朵花寓意是康熙的九子,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孝莊太后的這番話在當時只能說是一個預言,也是給康熙提個醒,讓他知道朝中的大臣和皇子們的動向。

前言:

康熙御駕親征準格爾王葛爾丹,讓大皇子胤褆任隨軍主將,明相(納蘭明珠)等大臣隨軍出征,太子胤礽在朝理政,索相(索額圖)輔助太子親政。葛爾丹在蒙古逐漸吞併其他各部族,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其心想學習鐵木真,橫掃大清,統一天下。

為什麼說孝莊太后口中的媚兒開了九朵花僅僅是一個預言呢?

其一:康熙在胤礽剛出世已讓立其為太子,除非常時期,太子不能提前登基,或太子被廢易出現奪嫡現象。

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時因氣候不適,身患寒熱重症(瘧疾),輔政大臣索額圖,在宮中散播康熙病重的消息,並且讓太子胤礽提前做好龍袍皇冠,準好提前登基的準備。

雖然如此,但是這算不上奪嫡,因為胤礽本身就是太子只是想提前登基而已,算不上奪嫡之意。

其二,太皇子胤褆隨軍出征也是想建功立業,讓康熙有廢黜太子胤礽立自己為儲的想法。

納蘭明珠身為輔政大臣之一,也是大皇子胤褆的舅舅,自然想方設法讓胤褆在康熙面前一展其勇。

這也是康熙在位時兩大黨派,明黨和索黨之爭。

康熙雖遠在漠北,但是朝中不只是太子一人做主,真正看透朝政的而是年邁的孝莊太后,就在康熙病重的消息傳入宮中之時,孝莊太后拄拐上朝,穩定軍心。但是孝莊太后畢竟年邁,時日不多,在其死前向康熙傳達有可能出現奪嫡的現象,故留給容妃遺旨,讓康熙不要廢黜太子,否則預言即將成真。

當時有能力爭奪皇位的只有太子胤礽和大皇子胤褆,其他皇子年紀尚小,而且在朝中並無自己的勢力和實力。孝莊太后的九朵花兒其實是在告誡康熙太子的重要性和其離朝期間,自己的孫子有提前登基和奪嫡的可能性而已。

我是追溯歷史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


是題主的暗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