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主義的新加坡,是怎樣讓人感到絕望的?

huoluomo


實行精英教育的國家不少,包括此前號稱“寬鬆教育”的日本,在公立學校寬鬆之下,也是層層選拔的“私塾教育”。而相對全球其他國家而言,新加坡哪怕跟以教育森嚴聞名的中國、韓國相比,也要殘酷的多。

這個殘酷倒不是考山題海,而是從幼兒園開始就不能行差踏錯一步。而且不僅僅是對學生而言,如果父母沒有足夠的資本,可能就會讓孩子從開始就落後。

新加坡學生第一個人生抉擇點發生在幼兒園升小學的時候,如果父母是名校小學的校友,那麼學生就能天然領先一步,而如果沒有這個背景,有幸在名校學區裡,也有機會被抽中入讀。

當然,如果沒有足夠的背景也並非不能入讀小學名校——在一般學生九歲小學三年級時會遇見第一次分流考試,但這個被稱作為“高材班選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的考試,是為成績與智商極其優異者所準備,只要考進新加坡全國排名前1%,就能轉而進入名校就讀“高材生課程”。

而名校小學和普通小學的區別在於哪裡呢?

新加坡教育體系裡,小學看起來並不是最為關鍵的一環,看似最關鍵的一環在於中學階段。從中學開始,能夠有幸繼續獲得國家資源支持的優等生會進入TOP學校,而成績中下的人則會進入普通中學。

在普通中學裡,只有其中的佼佼者可以進入“快捷班”,因此還有一絲機會考入TOP中學(高中),避免淪入為藍領階層甚至低端勞工,而剩下的所謂“學術”“技術”二班,在未來人生最好的機會也不過是進入“理工學院”(相當於高職,但文憑等於大專),理工學生中的前5%有機會考入大學。

因此想要在新加坡成為“體面人”,必須進入TOP中學就讀,而名校小學升學進入TOP中學的錄取率是98%。

而一個新加坡人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進行階層躍遷或者避免階層下滑的話,大概只有四次關鍵機會——除了幼升小,小學高材選拔以及升學考試以外,就只剩下中考。

至於高考,對於普通中學快捷班以外的學生而言,雖然名義上還有這個機會,但其實學校和老師估計從頭到尾都沒從這個角度去準備過學案,更不鼓勵自己的學生這麼“不知天高地厚”。

所以如果身在普通中學快捷班以外,除非自己課後瘋狂補習,否則連一絲機會都沒有——當然你補習之餘,TOP學校的學生也一樣在廢寢忘食得攻讀,而能依靠私塾輔導而成功考入大學的新加坡學生幾乎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

當然新加坡敢號稱精英教育,政府對此的投入也堪稱大手筆,教育支出佔到了新加坡公共支出的17%,不僅大額補貼新加坡學生的學費——新加坡學生每月的學費低到13-33新元,而外國留學生卻需要支付606.5-1300新元每月的學費。還以極其低廉的價格為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高配臺式和移動電腦(做義工或者支付667新元)。

同時為了鼓勵學習,新加坡每年還為在學齡的學生提供二百多的教育基金,並且為遊學費用報銷60-80%。

但不管怎麼說,新加坡學生估計從懵懂的孩提時代開始,就必須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也是有些過於殘酷,而一旦行差踏錯,又沒有超越別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天分和足夠的運氣,估計這一生便就此定格了。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更多內容敬請關注真實星球


真實星球


人在澳洲,一同事是新加坡的第二代華裔。然後一次閒聊,他說新加坡是幼稚園就開始分班教育了,然後整個國家的競爭意識和壓力都非常大。


每日澳洲


你是為什麼覺得別人會覺得絕望的?



國際遊學找我深藍哥


其實不只新加坡實行精英教育,全世界每個國家都有一套自己的精英教育方針,唯有最頂尖的人才方能把國家帶入另一程次,國家要進步,要比其他囯家更先進就必須有精英人才的優勢,否則將被拋至幾幹裡外,達爾文進化論說不進則退,唯有那些智力不如人或是承受不了壓力的將會落在人後。

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沒有天然資源,唯一可以讓囯家前進把是人才,所以精英教育對新加坡而言是前進的推動力,在新加坡每個公民要過怎樣水平的生活,就看你能承受多少的壓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個人的前途都的靠自己爭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